為什麼你一邊渴求讚揚,一邊卻喜歡責備別人?


在《西遊記》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們看得無比過癮,不由自主給孫悟空點100個贊。

唐僧卻不領情,不分青紅皂白地說:“你是個無心向善之輩,有意作惡之人,你去罷。”直接把孫悟空趕出了取經團隊。無論孫悟空如何解釋,都不聽。

每次看到這一段都深感遺憾,怪唐僧不識好人心,乾脆被妖精抓走受一番苦頭就明白了。

最近看了《讚揚與責備》這本書發現我也常常犯同樣的錯誤,回家看到老公拿著手機不分青紅皂白地說:“天天就知道打遊戲,你能有什麼出息。”

為什麼你一邊渴求讚揚,一邊卻喜歡責備別人?


如果老公解釋就會翻出各種舊賬來應證,最後還不忘諷刺一句:“我算是瞎了眼了,能看上你。”

反過來,老公來說我的時候,我就各種委屈不服。明明我做得很好,很努力,卻得到這麼一個結果,下次我不做了。

讚揚和責備在我們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我們卻習慣於尋求別人的讚揚,而給出責備。

這本書的作者是特麗·阿普特,她是英國的心理學家、作家、劍橋大學的導師,獲得了《泰晤士報》《衛報》等多家知名媒體的高度評價。她的研究領域涉及家庭動力學、同一性和人際關係,多部作品獲得“《紐約時報》年度優秀讀物”。

《讚揚與責備》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時刻都在給出評判,卻因社會偏見、第一印象、社會比較等帶有主觀性,給出的讚揚中會暗含利用和諷刺,責備中隱含歧視和推脫責任。

讀完這本書讓我思考了三個問題:讚揚越多越好嗎?責備別人的時候,我們能獲得快樂嗎?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平衡好讚揚與責備的關係?


為什麼你一邊渴求讚揚,一邊卻喜歡責備別人?


讚揚越多越好嗎?

林肯說:“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讚。”

在心理學上有個“皮格馬利翁”效應,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到了一所學校,隨意從每個年級抽取3名學生共18人寫在名單上,離開學校時,他鄭重其事地把名單交給校長,囑咐道:“名單上的學生智力超群。”

幾個月後,羅森塔爾再次來到學校,發現這18個學生學習成績有了較大進步,後來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也做出了突出的成績。

這麼看,讚揚真的是越多越好。

很多父母會對孩子說“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一開始這種讚揚像是一劑催化劑,鼓勵孩子去探索新世界。

漸漸會發現,沒有讚揚,孩子就沒有動力。或者每做一件事都等著家長來讚揚。

為什麼你一邊渴求讚揚,一邊卻喜歡責備別人?


正如那些尖子生在升入新的學校,第一的寶座被別人牢牢佔據時,難以接受曾經的讚揚如今都給了別人,覺得是自己的屈辱,開始自暴自棄,甚至付出了生命代價。

如此看來,讚揚也有其反作用。

你是否聽到過這樣的讚揚,“你最懂老人心了,還是你去給爸媽買禮物吧。”“你做的飯最好吃了,還是你去煮麵吧。”

這種讚揚方式容易把人禁錮在某種角色中,被作者稱為獨裁式讚揚。讚揚的背後是想利用,特別容易讓人光火。

還有的讚揚中隱含著諷刺,“看小王多努力呀,天天加班。”意思是你即使天天加班也不過如此。

你是不是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讚揚確實不是越多越好。

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說:“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辛苦勞作、來回奔波到底為了什麼呢?被他人注意、被他人關懷,得到他人的同情、讚美和支持。”

看起來是不是很矛盾?人類本質上最渴求的就是被人認可,卻出現了兩個極端,不是在苦苦求得讚揚,就是容易被讚揚的潮水淹沒。這就需要我們掌握正確的讚揚和求讚揚的方式。

給出的讚揚不泛泛而談,真誠地欣賞別人身上的優點。

求讚揚時,不要讓人猜來猜去,更不要撒嬌賣萌或撒潑打滾,這樣顯得自己太小兒科,更容易讓人厭煩。

讚揚應該在重質的同時,慢慢提升量能。滿足別人實際期望的同時,得到正向回饋,從而培養積極的關係。

就像畢淑敏所說:“誇獎人的時候,不可靜如秋水,要七情上臉。不要以為喜形於色是不老練的舉動。別人的進步,值得我們為之歡欣鼓舞,並且讓對方毫無疑議地感知我們的讚美和歡愉。”

為什麼你一邊渴求讚揚,一邊卻喜歡責備別人?


責備別人時,我們能獲得快樂嗎?

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寫道:但凡有些成就的人,都在追求屬於自己獨有的那種優越感。它取決於人們賦予生命的意義。這種意義不單單是浮在表面上,還體現在一個人生活態度和生活模式上。

正是因為這種優越感加上生存的需要,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著評判,給出評判的前提是第一印象、經歷、別人的介紹,很明顯帶有很強的自我意識。

心理學上有個自利歸因偏差,自己取得了成績,會將原因歸結為主觀因素,而別人取得了成績,就會認為他是依靠外力的結果。

單位裡,有人升職了,就會有這樣的聲音,“聽說她和老闆關係不一般。”“她是個有手段的女人。”“她還不是有個有錢的老爸。”

在網絡上,我們常常不加判斷地人云亦云,這會降低主動反省和反思評判的衝動,不僅讓思維僵化,還會加深偏見。同時,影響著別人的生活。

研究顯示:在責備別人時,我們的情感和身體狀況會變得更差。責備以及無法寬恕別人,能造成神經緊張,進而威脅健康。

很明顯,責備是把雙刃劍傷人傷己。

特麗說:“評判所表達的是我們心中根深蒂固的、從兒時就開始記錄的關於愛與接納、信任與焦慮、恐懼與被拒絕的經歷。”

假期裡,我們總想睡個懶覺,父母卻會說:“幾點了還在睡覺?我都跑完步回來了……”一番喋喋不休後,直接進門掀被子,搞得誰心情都不好。

英國政治家格萊斯通早上吃飯時,發現全家人都在睡覺,他就會大聲說:“英國最忙的人在樓下等你一個早晨啦。”

雖然依舊在催人起床,不過換個方式就容易接受多了。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期待讚揚,別人也同樣。那在給出責備時,就應該拋棄有色眼鏡,發揮同理心,明白責備的目的是讓對方改正錯誤,就事論事,不要進行人身攻擊。

在一次生意中,洛克菲勒的合夥人愛德華·貝德福特,導致公司損失了100萬美元。洛克菲勒自然非常生氣,卻也明白指責於事無補。

洛克菲勒選擇了別的事情來激勵愛德華,說他為公司節省了60%的投資,最後說:“誰都不能保證永遠處於巔峰。”

洛克菲勒既表明了態度,又給了愛德華啟示,這樣的責備讓人容易接受。

在責備的時候,要學會將無助益情緒減到最少,將有助益情緒儘量增多,運用好同理心,多表達那些積極情緒,避免給出不合理的意見,打擊對方的積極性。同時傷人傷己,不利於關係的發展。

愛默生說得很對:“批評不應該是一味抱怨,全盤貶斥,或者全是無情攻擊和徹底否定,而應該具有指導性、建設性和鼓舞性,要吹南風,不要吹東風。”

為什麼你一邊渴求讚揚,一邊卻喜歡責備別人?


如何平衡讚揚與責備的關係呢?

有個農婦,端上給家人準備的晚餐,不僅沒有得到讚揚,反而被責問:“你瘋了嗎?”

原來農婦給家人準備的晚餐是一堆乾草。農婦委屈地說:“我給你們做了20多年的飯,你們從來也沒說不吃乾草呀。”

很明顯,20多年來,農婦辛苦地為一家老小做飯洗衣,卻從來沒有聽到過讚揚的話,為了得到認可,她想到了這麼一招。

農婦是機智的。經此一事,家人不會再吝嗇於他們的讚揚了。

生活中,我們既要有欣賞別人的能力,也要有容忍責備的擔當。

心理學家布魯斯·胡德說:“人類是社會化的動物,他人對我們的看法,霸佔了我們的全部心神。人們重視迫使我們與他人保持一致的社會壓力,因為大多數人的‘成功’,歸根結底是被他人的看法定義的。”

評判是我們發展人際關係的關鍵,“情緒標籤化”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的行為常常受到情緒的影響。

在大腦中,杏仁核負責情緒反應和記憶處理,受到外界刺激時,杏仁核就開始工作,這時候我們就會焦慮、恐懼,啟動“逃跑-戰鬥”模式。

前額葉皮質是腦部命令和控制中心。當杏仁核受到的刺激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前額葉皮質的反應就會弱化,導致我們做出衝動的決定。

基於這個原理,我們就需要學會弱化杏仁核的活動,加強前額葉皮質的反應。這樣也就能分辨自衛和偏見帶來的情緒反應。

《溝通的藝術》裡說:許多無助益的情緒來自於我們接受了一堆非理性的想法,這些想法導致不合邏輯的推論,而無助益的情緒就會隨之而來。

往往我們忽視了非理性的想法,讓無助益情緒獲得上風,從而使得我們處於情緒淹沒中。

正如特麗所說:“學習駕馭我們心中那張複雜而混亂的評判表,是我們一生都要用心去做的事。”

讚揚最怕的是,不用真心,隨意敷衍,讓人意難平。

責備最怕的是,一個人居高臨下,過度指責,傷人傷己。

《讚揚與責備》這本書,讓我們認識情緒的力量,放下衝突,從中立的角度重新評估心中的評判表,真誠地表達欣賞,給出中肯的責備。最終讓我們的誇獎恰到好處,讓批評利己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