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知多少?防控慢病必須知道這幾點!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正式對外公佈。這份由國家發佈、事關每個中國民眾的重磅文件,不僅提出了到2030年的一系列健康目標,也為民眾在健康領域細化了“國標”。

其實很多人根本沒有聽說過這回事!說實話,大家真的要多多關注健康這個話題了!特別是有關於“慢病”,因為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疾病發生率逐年遞增,我國糖尿病患病率也早已超過美國,由糖尿病引發的腎病、足病、眼底病變和周圍血管病變等併發症嚴重威脅著國民的健康,給患者、家庭、國家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而且中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受慢病威脅的老年人群數量也在逐漸上升,而老年人的患病率普遍高於人群平均水平。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呼吸系統疾病等是造成60歲以上老年人群期望壽命損失的重要原因,精神障礙也已進入老年人死因的前十位。

老年人群不僅慢性病患病率高,同時存在大量慢性病患病風險。

“慢病”知多少?防控慢病必須知道這幾點!

新誠智慧健康配圖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吸菸率為22.4%,危險飲酒率為9.3%,有害飲酒率為11.4%,近50%的老年人有中心性肥胖(誘發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超過40%的老年人有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

此外更加不利的是,在老年人群中,對這些危險因素的知曉率和控制率很低。危險因素大量蓄積,勢必增加老年人患病的風險,慢性病患病率依然存在上升的可能。

這對於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毫不誇張的說,70%的慢性病是吃出來的!吃出來的病,我們最後還是用“吃”去治療它,也就是——營養干預。

世界衛生組織很早之前也提出,合理、科學、健康的營養干預一定是預防慢性病的一個必由之路,同樣也是是解決慢性病的關鍵。

營養干預分為兩種:

1、對不同年齡的健康群體進行良好飲食習慣的健康教育,用良好正確的飲食習慣來預防疾病。

2、根據不同患者病情及檢驗指標,通過對飲食等攝入量的科學個性化有效管理,達到在患病中逐步減少用藥量,實施個性化營養干預以達到疾病的逆轉與痊癒的目標。

營養治療是解決慢性病的關鍵,衛生部曾經在“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中提出過明確建議,啟動全國醫生營養知識培訓項目,旨在能夠先教會全國800多萬醫生正確科學的營養知識,再由他們傳遞給百姓,整體提升民族健康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