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要怎麼做決定

昨天在社群裡,有人提到他現在帶實習生的困惑:"太懶散,態度不端正,學東西慢,做事效率也很低"

但當他的上司詢問他是否能留下這個人時,他卻說:"人年青,比較浮躁,但人還是挺聰明的,可以再培養一下"。

大家問他為什麼,他也很無奈:"公司給的薪資不高,不容易招到人,這又要年底了,事也多。新人雖然效率不高,但多少能分擔一些事情,他要是走了,事情也就全落在我頭上了"。

本來是不滿意,卻做了接受的決策,很多事情,我們還是從當下的切身利益出發來做決策,而不是就事論事。即便知道這個決策是不太正確的也會雲做,所以做決策也絕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能決定的。

生活中你要怎麼做決定

你去看電影,走到電影院,發現價值50塊的票丟了,這時候大概率,你會選擇不看了。但如果,你去的時候沒有買票,但走到電影院發現,掉了50塊錢,這時候你還是會買票看電影,基本都不太會去考慮不看這件事情。

同樣是損失50塊錢,我們做的決策確是截然不同。這就是心裡帳戶的問題,錢用來做什麼,一旦打上標籤,就容易僵化,票丟了,就覺得支取過了,就不想再買了。

明明不喜歡,卻要接受,同樣的損失,卻是不一樣的選擇,很慌繆吧,但生活中這樣奇怪的決策可不只這些

小白說,這世界上最蠢的事,就是用自己的嘴去幹涉別人的生活,而用別人的腦子,來潛自己的人生做決定。

生活中你要怎麼做決定

我曾勸說一個同事把手裡的股票拋了,因為股市上,他花費的精力太多,已經做不好本職工作了,加上還一直虧錢。拋了後一刀切了,就能徹底解決問題,何樂而不為呢。但他沒有接受我的建議,還是沉禁在他的服票夢裡。

他常說的是:"哎,又跌了, 4個車輪子又賠進去了"。雖然股價可能還會降,但他持有的這些賠了輪子的服票,卻捨不得出手。相反,掙了一點錢的股票卻會很快出手。

我們討厭損失,當損失已經造成的時候,會加強我們的賭徒心理,會更願意承受風險,放手一搏,所以我們捨不得賠了輪子的股票,即便知道它下跌的可能更大。

但那些掙了錢的,我們往往忍不住想出手,就是在已有利益的時候會變的謹小慎微。怕到手的鴨子飛了,已有實實在在的收益,就不想再冒險了。

生活中你要怎麼做決定

受到了損失我們不甘,到手的收益讓我們不敢,這都導致我們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

週末永逃超市搞活動,人爆滿,有些你熟悉的東西確實很便宜,但有得只是亂寫了一個原價200現價99,你也覺得很划算也是入手了,讓你產生這種划算感覺的,其實就是原價200這個數字錨定了你,這時候是別人的智慧替你做了決策。

這樣的手段商家應用的是非常多的,雙11馬上要來了,其實也有非常多的"錨",有真的很便宜的,也有你看不清的,真真假假,不要只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去想這個我佔了便宜,那一個我也很需要。還需要從賣家的角度思考,這麼低的價格,我要怎麼才能掙錢呢,大多情況,就只能降低成本,比如50%的羊絨被,為了配合平臺活動,又能讓自己掙一筆,就只有將羊絨做到40%,狠一點的話甚至30%。

用自己的腦多想想,其實生活有時候就是道算術題。

同是2塊錢的彩票,一種100萬獎金,百萬分之一的中獎率,一種1000獎金,中獎率千萬分之一,往往我們會選擇後者,反正都是憑運氣,肯定選擇獎金高的。可是兩者的概率差距其實是非常大的,我們卻不太能注意到這一點。

而我們常說的運氣事件,其實往往是概率事件,就像打麻將這種人們常以為是靠"手氣"的東西,在專業人士眼裡也就是對概率的把控。大概率能做大牌的局,你選擇了平湖,而卻要為別人的大牌買單,輸贏的關健就在這兒了。

生活中你要怎麼做決定

一位朋友的父親打牌贏的時間較多,他說他的打牌秘訣就是心平氣和,當年聽時,覺得也就是忽悠性的說辭。

現在想來很有道理,當你輸牌後,情緒受損,根本就做不到理性分析和判斷,情況往往是越輸越多。但情緒高昂也不行,會導致小牌不想和牌,局局亂來做大牌。到感覺要合理打牌時,概率可能就不在你那邊了,這時候想和小牌都變得難了。

拋開個人的成見,人情關係才能做出理性分析。

而且在做決策時不能只追求利益,還要考慮社會範規和道德,以及人性。

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大量的收集信息,分析概率,從而做出更準確的判斷。如果你確實搞不清了,那問一問別人的意見。

還有時,不是我們的決策能力有問題,而是沒有重視他,沒有花時間和精力去做決定。

這世界上,每一件事都是沒那麼簡單,你用心決策,"中獎"的可能才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