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华航!让苏贞昌骑牛去欧美送口罩吧

万万没想到,华航只是送几个航空小件儿就又摊上事了。

  

原本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球航空公司都是天下飞机一般惨,消减航班、停飞、推迟交付、裁员……华航,全名“中华航空”,这个在台湾创立超过六十年的老牌航空公司,正靠着18架全货机苦苦支撑,最大程度地用货运弥补客运的损失,可即使是这样,3月合并营收82.63亿元新台币,年减39.96%,主管减薪一成,员工被鼓励去休无薪假。

  

就是在这样艰困的时刻,只因为在卸载捐赠欧美的口罩时,搭了块儿带自己公司LOGO的方巾,莫名就炸了马蜂窝了。


放过华航!让苏贞昌骑牛去欧美送口罩吧

  

华航LOGO上的英文名称“China Airlines”一时间刺痛得岛内的“独派势力”双目充血,完全不顾华航的立场和意愿,自顾自就开始呱啦什么“华航正名的时候到了”。民进党当局“行政院长”苏贞昌带头围剿,表示因为华航机身上标有China,让很多国家民众误以为是中国大陆送的口罩,“我们吃这种亏很多”。

  

台湾一千六百万个口罩洒向欧美大地,如同一场大秀,关怀帮助只是其次,让欧美承情谨记并认清恩主才是重点,否则口罩送到便能提供助力,又何来误会吃亏一说?这苛扣全台供应,省吃俭用而来的口罩,带着政治使命出岛,预期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戏,绝不能被谁抢占了风头,更不能效果不佳。如果这些一次性口罩分散到诸多地区,最终只是“Taiwan Can Help,But Nothing To Speak Of”,如果宣传效果不佳——华航啊华航,那该着你“因名获罪”,并将成为一个完美的背锅侠。

  

事实上,“华航正名说”不是首次提出,民进党看不顺眼“中华航空”四个字由来已久,从陈水扁时期就已经开始“去中”操作。之前三次也是沸沸扬扬,最后不了了之。撇除国际航权等复杂问题不谈,华航工会估算只涉及烤漆、人力、商标等成本,就已超过新台币10亿元。另据会计师精算,单是“China Airlines”这块被民进党几番嫌弃的招牌本身,就价值10亿美元。

放过华航!让苏贞昌骑牛去欧美送口罩吧

  

华航虽号称民股过半的“民间企业”,但台当局迄今仍拥有华航49%股权,12名董事全由当局委任。所以面对这些政治上的猛虎商业上的白痴,提再多失心疯的要求,华航高层也不敢发声自辩,只能谦卑回避。然而,华航公司名下雇员超过一万名,陆港澳航线占华航公司营收的22%,民进党政治操作猛如虎,不惜以岛内经济发展和民众权益为代价,“独派”嘴炮爽翻天,巴不得促成此事,符合他们“去中国化”的“台独”之路,但是具体的损失由谁负担?由谁承受?却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犹记得华航在三月初发公开信表示这次疫情是“雪崩”式影响,呼吁华航同仁共度难关。台“交通部长”林佳龙说:将视疫期发展,“穷尽所有方法”支持华航、长荣度过寒冬。言犹在耳,如今寒冬未尽,刚涉“毒航班”(3月30日自纽约飞往台湾的一架华航班机因为有多人确诊被岛内喻为“最毒班机”),华航又被卷入岛内政治操作,“绿委”不计后果,言语施压,迫其更名,林佳龙却在脸书上声称对此“持开放态度”。 疫情之下,一个个如此乐见华航“雪上加霜”,怎么,是因为华航现在没有免税烟敬献民进党的诸位大人了吗?

  

台湾航空界人士纷纷忧心,改名兹事体大,除了数10亿元新台币成本,还可能丢掉航权,使华航飞不出岛外。说到航权,不知道岛内民进党诸位大人懂不懂?航权是世界航空业通过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的一种国家性质的航空运输权利,而ICAO将台湾列为中国的一部分。

  

飞机要有航权,首先要有个自己的航空器注册号,如同人的身份证号码,由字母和数字组成,首字母表示飞机所属国籍,中国的飞机是用首字母B表示。ICAO和各国民航规范都以此编号认定该架飞机的国籍,所以台湾中华航空在欧美甫一入港,就被认定为是中国的飞机了,因为它的航空编号首字母是B,当然,长荣、星宇等岛内其他飞机也一样。

  

要想不被人误会是中国大陆送的口罩,建议民进党还是放过华航,让苏贞昌亲自骑牛去欧美配送,最为稳妥。“看!天上有牛在飞,地上有人在吹”,民进党吹牛皮南波万,绿能环保,相信他一定会飞得又快又好。(唐堂)


放过华航!让苏贞昌骑牛去欧美送口罩吧

  * 文中新闻图片来自台湾媒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