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注意,这种理财行为不能碰,害人害己

阅读之前,麻烦朋友们点个“关注”,每天定时更新行政事业单位职场故事。

前段时间,一位公职人员朋友在网上炒外汇赔了20多万,而与赔钱相比更为严厉的是,他投资的所谓外汇平台,被公安机关定性为传销性质,而他也涉嫌参与传销被调查。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注意,这种理财行为不能碰,害人害己

其实,现在社会上很多所谓的高利润赚钱项目,都是穿着外汇理财、游戏,甚至是国家重大项目的外衣,却实际干的是传销的勾当。早在2014年,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法院审判“1040阳光工程”传销活动中,就至少有7名公职人员被调查。2019年年底,打着外汇名义的“ptfx普通外汇”被公安机关定性为传销,涉及31个省市22万个投资者,其中更不乏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公职人员被骗参加传销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注意,这种理财行为不能碰,害人害己

时至今日,传销与我们过去想象的坐在一个房子里,靠着打电话、拉人头骗钱的方式已经不太相似了,他们更多地借助了互联网上合法的外衣开展传销活动,更具迷惑性,让人真假难辨。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注意,这种理财行为不能碰,害人害己

为什么说公职人员一旦加入传销,就会后患无穷呢?主要是因为公职人员的工作稳定、威信高,如果去帮助传销组织拉人头,很多人便会因此放松了警惕,选择相信,最终被骗。加之传销的放大效应,一级骗一级,导致被骗的人越来越多。小编这位朋友就是一名事业单位的小领导,在单位上颇具威信,很多人对他都比较信任,这也直接导致了他在自己投资的同时,也拉了很多人进行投资。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注意,这种理财行为不能碰,害人害己

公职人员怎样才能认定哪些是传销项目呢?一般来说,任何形式的传销都跳不出一个怪圈,那就是高回报、拉人头,只要是符合这两个要素的理财项目,公职人员就要慎重了。另外,传销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洗脑,给你灌输赚钱的厚黑学思想,比如你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个别微商发布的那些内容一样,让你看上去很有吸引力,感觉很简单就能赚钱,其实就是在给你潜移默化的洗脑。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注意,这种理财行为不能碰,害人害己

最后,提醒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不管任何形式的投资理财,收益超过10%以上就一定要警惕,可能连本金都回不来,甚至可能是传销陷阱或者违法行为。也一定要认清传销的真实面目,不要被合法的幌子而骗了,更不要利用自己机关干部的身份骗取干部群众的信任,帮助传销组织拉人头,最终如果被定义为传销组织者,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注意,这种理财行为不能碰,害人害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