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之不去的記憶(五):嶺東煤礦——黑龍江雙鴨山礦務局百年紀實

主編:於耀森

二、發展歷程

嶺東煤田的發現

據吉林省歷史檔案記載嶺東礦區煤田,最早發現於中華民國3年(1914).同年4月27日,富錦縣行政公署代理知事陸邁,將煤樣包隨一百號文呈送吉林省行政公署。文稱“本縣西南有煤礦一區,在七星砬子之東南-----------”文後附圖中記述:“煤田面積約長6裡,寬2.5裡許,試探土深3尺見有煤苗,深及6尺始見層石,原礦無人探採。”同年5月20日,吉林省行政公署以業字第307號文批覆富錦縣,中稱:“吿第二區礦務監督屬已設在長春,將報礦的礦圖,礦質原件函送該屬接管,逅行核辦”。又據吉林省歷史檔案記載:民國8年(1919)原籍大興人胡漁,在安邦河以南5400畝範圍內進行測量,電信天津英租界小白樓的河南項城人袁克權。同年9月,袁克權向吉林省政府申請試採富錦縣南山安邦河右岸5400畝煤礦。從這一記載看,時間距第一次煤苗發現僅5年,地點在安邦河右岸,這正是現在的嶺東煤礦區。另據民國10年(1921)6月5日發行的《吉林省東北部松花江沿岸地方經濟事情》一書第二編《富錦的礦物》載:“縣內作為正在開發的礦業還沒有,但縣城之南安邦河流域煤的埋藏量甚多--------其煤質優良,與撫順煤相似”---------這一記載足以證實,此區域有煤之說。關於煤田的發現者胡漁一說獵人,一說技師,但從測量這一點看,這與胡漁是技師之說相符。至於對這位煤田發現者的身世及其如何發現的煤田等情況已無從查考。

(一)富安煤礦公司

據《雙鴨山文史資料》第一輯中段寶堃《回憶創業初期的雙鴨山煤礦》一文載:民國16年(1927)初冬,太平溝裡出煤的消息在三江省富錦縣集賢一帶傳開,趙萬德得知後,便率人在現一井山腰挖到煤,沿煤走向開一個水平坑,取名“老三號”。不久,因物質、糧食拮据,趙萬德同大家商量,決定找個“靠山”。所以,他們以“老三號”為主,去富錦縣找段有銀當財東。

據《富錦縣文史資料》(第三輯)記載:“段有銀是吉林榆樹縣馮文屯人,清末宣統年間到富錦縣二龍山墾丈放荒,後成富錦東部有名的大地主,因與摯友拜把子排行老五,故人呼之為段五爺”

段有銀接受了趙萬德等人的請求,遂於民國17年(1928)5月,讓原籍登縣人霍紹光繪製五千分之一試採煤礦礦區圖,由段有銀向吉林省政府呈報,並申請發照開礦。與此同時,他們集資招股,籌建富安煤礦公司。民國18年(1929)10月,吉林省實業司(廳),發下吉字第108號礦照一紙。同年10月7日,段有銀執照正式開礦,並定名為“富錦縣富安煤礦公司”。據湯永生回憶,起初有工人30餘名,由把頭矯志朋牽頭以土法開採,先後有9個斜坑出煤,年產量約一萬二千噸。每噸原煤售價約十二元。另據日本人編寫的《富錦炭田調查報告》記載,當時產煤必須在冬季用馬車運出至集賢鎮,運費約十二元,每噸煤售價約二十四元;運到佳木斯、富錦縣每噸煤售價可到30至40元。生產規模雖有擴大,但是,交通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富安煤礦公司經營後,各坑採掘亦仍只限於冬季。故時有“道響山響,樹葉關門,人也關門”(道響山響就是冬季到來,道路結冰達到了能通行車輛的程度,才能來人開始挖煤;樹葉關門就是春季到來,樹葉長滿的時節,挖煤人也就關門下山了)之說。


揮之不去的記憶(五):嶺東煤礦——黑龍江雙鴨山礦務局百年紀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