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教練:如何讓口才圍觀者,成為口才練習者?

昨天晚上,我在社群裡邊組織了一場即興表達實戰場的訓練,邀請了我們社群的幾個優秀同學,我們現場通過出關鍵詞,然後現場構思現場來講。

其實挑戰還是有點大的,如果你對這個感興趣可以在我的喜馬拉雅電臺上去聽一聽昨天晚上的即興表達實戰直播回放(文章最下方點擊”閱讀原文”就可以到我的電臺)。

我們其中練到了一個關鍵詞,是在場圍觀夥伴出的一個關鍵詞——“圍觀”。

要現場來構思和講,我們幾個同學講了一些不同的思路。

其中,有一個同學,他就講到了,我們在現場也有很多圍觀並且想練口才的小夥伴,當時他講的這個話題,我也由此想到了一個角度,所以當時我也分享了一個思路,在這裡也分享給大家。

也就是如何能讓"口才的圍觀者"成為"口才的練習者"?

其實,我們很多人看見別人口才很好,然後想去圍觀,看看別人是怎麼練的,也希望自己可以通過練習而改變,但是往往圍觀了挺長時間,也不一定敢去行動。

這裡面深層次的原因,還是恐懼

,那我們怎樣才能幫助他們成為"口才的練習者"呢?

第一個,就是利用“場”的概念。

我以前分享過一期節目《Tom教練:選擇“場”,讓當眾講話不再恐懼》,裡面有說到場的力量,那什麼叫“場”呢?

就是利於某些行為發生的環境,給他塑造一個環境,這個環境利於他去做那一件事情。

比如說,像我們在現實中,有時候不太敢講話,往往是因為擔心講的不好,被別人嘲笑,留下不好印象等等。

但是,像在我們社群中,我們就塑造了一個“場”,來這裡同學,都是來練口才的,沒有嘲笑,無論你在我們哪個直播間,無論是公眾表達還是實戰聊天,或者是即興表達,這都是一個“訓練場”。

來這裡不是比賽,沒有輸贏,就算你講的不好,教練給你反饋,那也是幫你看到自己的不足,進而去提升和改變自己,這裡面更多的是鼓勵和包容。

當你意識到這裡原來是這樣的一種環境,那你慢慢的其實就敢參與了。

所以,首先我們幫他塑造了一個場,一個練習場,一個包容、鼓勵的場。當然光有“場”還不夠,那還需要什麼呢?

我們其實還有一個,就是要“拉”你一把。

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通過契約金來倒逼你參與和行動起來,還有我們的班長、教練督促你,指導你,給你一些方法、工具,讓你知道你在這個場裡應該往哪裡走,而不至於進入誤區,不至於迷路。

這樣,你藉助這個場的力量,再加上我們給你的方法,教練的指導和督促,你就能更好地往前走。

所以,這兩者的作用我做個類比,就像我們在大海里航行,你首先要藉助一個順風的環境,那你這個船就更容易走起來,不要逆風走。

另外一個,僅有風還不夠,你還要有發動機、船上還要有水手,要讓這個船產生動力,加上你的動力,加上環境對你的助推力,這個時候,你想不往前走都難。

Tom教練:如何讓口才圍觀者,成為口才練習者?

所以,你在我們這邊圍觀,想練習口才,通過我們對環境的作用和我們班長、教練給你的指導,這兩者的相互作用,其實你就能從一個“口才的圍觀者”變成“口才的練習者”,最終,通過持續的刻意練習,實現口才蛻變,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兒,

也歡迎想練口才的朋友,來到我們口才界社群,你一定是可以實現蛻變的,希望大家都開始訓練,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