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拼命越焦虑,该如何排解内心的焦虑?

用户1261845523210744


你好,我是张滴滴,一名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一起用心理学美好生活。

首先想提出一个反问,因为焦虑的不断增加,所以你在不断的努心,这成就今天的你,不是吗?

可以反角度思考,焦虑产生的努心,让你更加上进,而不是颓废、沮丧、失去行动力,这其实是焦虑感积极的一面。

这里想说明一下焦虑的根本,焦虑是存在于每个人内心之中的,没有一个人存在于人类社会,能逃离焦虑的情绪,所以不要把它想像成为恶魔,它其实也协助了全人类的进步。

从吃饱穿暖的焦虑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从满足生理需要的焦虑感发展到社会比较的焦虑,终其一生,其实我们只是在用一种焦虑替代另一种而已。

那么,要学会的,其实是如何与焦虑相处。

1、感受到焦虑感太强时,学会调整情绪,这里有很多的方式,瑜伽的呼吸方法、运动带来的多巴胺、社交正反馈中的肾上腺素分泌、甚至是恋爱带来催产素,都能够从行为影响到生理的变化,让人的情绪得到缓解。

2、身份焦虑常常是因为过多地进行了上行比较,你永远看着比自己好的、优秀的,适当的人,上行比较可以让你进步,而如果感觉到压力太大,适当的进行下行比较可以提升你的幸福感。

3、不要尝试与焦虑对抗,而是理解它是你个性中的一个部份,适当调试,增加兴趣爱的培养,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度。

希望以上这些能够帮到你,也欢迎继续讨论。


咨询师张滴滴


既然选择了努力,就开心走下去。


现代生活中我们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无法回避,因为回避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而如果我们希望过的更好,做更好的自己,无疑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或者说“拼命”。


人们对自己的努力总是期望一个好的结果,最好是很快能看到的成果。但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发现还有很多意料之外、不能控制的情况。这种差距会让人产生新的挫折感,从而加重焦虑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越拼命越焦虑”。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焦虑情绪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焦虑情绪过多,会导致人的精力下降、效率降低,会抵消一部分自己的努力。同时,感受到自己的焦虑正在影响自己的生活的时候。焦虑本身也会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进一步加重焦虑情绪。


要摆脱“越拼命越焦虑”的圈子,可以从下面几个地方着手:

1. 肯定自己的努力

可以说,“拼命”的人都是上进的人。既然已经选择了努力,首先应该肯定自己。并相信自己的努力正在不断的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

2. 适度的焦虑不是问题

适度的焦虑使人不至于过分松弛。适度的焦虑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需要努力,从而有一种紧迫感,促使人们采取积极的行动。

3. 调整自己的预期

人与人面对同样的境况时,触发的情绪却会不一样。就像有的人考试成绩中等,依然毫无压力,而有的人考试没得第一、第二都会感到焦虑。

这么说并不是让你过分调低目标,而是建立一个相对现实的目标。目标一定要明确,并可以随着自己的进展对目标做适度调整。

4. 设定阶段性目标

有时候,目标太大,持续的时间太长。努力了很长时间却看不到成果,从而导致焦虑情绪的加重。这时,可以设立一些阶段性目标。让自己努力一段时间就有一次成功的体验。同时也会对整体目标的进度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估。

5. 调整自己的节奏

不要把时间安排得太满,太紧张。给自己留出来足够的调整、思考的时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也要一件一件地做。保持足够的耐心,努力的状态才能持久,才更容易成功。

6. 学会放松,享受生活

人们常常会忘记了,自己的努力是为了什么。所以经常问一下自己,自己的努力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借用一句流行的话,就是“不忘初心”。

平时腾出一定的时间来听听音乐、散散步,或者是重拾自己的业余爱好。

7. 运动也有助于减轻压力

适度的,规律的运动能让人保持更好的精力。现代的研究证明,运动可以产生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可以更好的应对平时产生的压力。

首选的运动是户外运动,但只要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做一些伸展类的运动。推荐保持每周不少于三次中等运动量的运动。



结语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逐步改善自己的焦虑情绪:


  • 认知方面:肯定、接纳自己;适度的焦虑不是问题;

  • 实现目标方面:调整预期;设定阶段性目标;调整节奏,保持耐心;

  • 生活方法:享受生活;适度运动


真心希望你做得更好。



遇见慕平


一个会让某些人(比如我)沮丧的事实是,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焦虑。早在希腊就有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观察到人似乎有着不同的气质类型,而如今的科学家们也证明,人在出生之处就有不同的气质类型。


有的婴儿活泼好动,而有的婴儿则表现出更多的行为抑制、敏感退缩,在3岁的儿童中,有些孩子更外向、愿意社交,而有些则从小就表现出更多的害羞,研究也证明了如果孩子在3岁时表现得非常害羞的话,会在儿童晚期或青春期有更高的概率患社交焦虑障碍。


因此,从焦虑是否为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来看,焦虑也可以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特质焦虑就如同某种人格一样,是相对稳定的个体对威胁做出反应的倾向,表现在个体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而状态焦虑则更像是在压力事件下产生的暂时性的焦虑反应,焦虑的强度会随时间和情境发生变化, 并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如呼吸、心跳、血压等)的唤醒与激活。通常来说,特质焦虑水平高的人,会在很多情境下都表现出状态焦虑,并且状态焦虑的强度也要高于一般水平。


特质焦虑高的人,也会有更高的概率患上各种焦虑障碍,尤其是广泛性焦虑障碍。正如广泛性焦虑一样,高特质焦虑也是心理学范围内的人为的概念,其内涵是指一种弥散性的焦虑的人格特点。


对于这些人群而言,他们对特定压力事件的反应可能要远远超过一般人群,他们会有更多的焦虑反应,包括焦虑带来的躯体不适和情绪痛苦,以及更多的回避行为。而毋庸置疑最影响他们社会功能的,就是这些对焦虑情境的回避行为。


缓解焦虑,从呼吸开始


有的焦虑水平高的人,可以察觉到自己的问题,但可能常常会苦恼没有一个方法可以立竿见影地消灭自己的焦虑。


常常会有来访者希望咨询师有个更好的办法去帮他消灭掉焦虑。然而,任何“缓慢”的方案可能都会让他感到“焦虑”和“不满意”,他可能会说,“我做了一些练习(也许只有几周),但我还是很焦虑,我觉得这个帮不到我”。


不过这种表述本身就是一种焦虑的表达。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底色是“焦虑”的话,那么焦虑势必是一个长期慢性的问题,而没有任何方法是可以很快地去解决一个长期慢性的问题。长期慢性的问题需要长期的解决方法。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耐心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我们要格外关注呼吸在焦虑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容易焦虑的人的呼吸是更加急促的,在日常状态下,他们很少能够深长地呼吸。而我们也知道,焦虑常常引发呼吸急促的躯体感觉,而呼吸急促反过来也会带来更高的焦虑感受。


因此,高焦虑的人似乎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他们急促的呼吸说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很难放松下来,而这样的呼吸方式也势必会让他们的焦虑雪上加霜。如果你们有机会可以观察初生的婴儿的话,你会发现婴儿的呼吸是非常深、非常慢的,我们要有意识地学习更加使人放松的呼吸方式。


学会缓慢深长的呼吸是帮助缓解焦虑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这并不是心理治疗范畴的专利。其实很多非心理学的练习,比如禅修、瑜伽都有着对呼吸的训练,也有无数的人们从中获益。


当然,这不是神奇的方法,不会在你刚开始练习时就立刻让你觉得所有的焦虑都消失了。甚至练习的过程可能会带来新的焦虑——很多人会责备自己,为什么不能够很好地呼吸,为什么还没有见效。不过如果可以持之以恒地练习的话,这对高焦虑的人来说,是一个彻底改变生活方式的机会,真正地学会慢下来。


目前非常流行的,而且是大量研究证明对焦虑障碍(尤其是广泛性焦虑或者特质焦虑)非常有效的“正念”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一个练习叫做“观呼吸”。这个方法是要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练习缓慢深长地呼吸。


正念练习中非常强调自我观察,所以在练习观呼吸时,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自己有很多杂念,而这些杂念会让人转移注意力到这些杂念上。当注意力被转移时,呼吸又跑到了我们的意识之外。

那么这个练习中重要的是,你要接纳自己的杂念,因为它一定会发生,所以不要去批评、评判它,不要因为杂念而感到自己做得不够好,你唯一需要做的事情,是在意识到杂念之后,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你的呼吸上。


正念对杂念不评判的这个理念,也可以给高焦虑的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焦虑很多启示。对于高焦虑的人来说,你需要接纳自己的焦虑是人格的一部分,它势必会时不时发生,让你的躯体不舒服,或让你的情绪不那么好,但也不要去批评、评判它,因为这个评判不会带给你任何好处,相反会让你觉得自己更加糟糕。


你需要做的事情,是意识到你在焦虑之后,用呼吸的方法让自己慢下来,并且在你的生活中,将“观呼吸”当成是一件你永远需要去做的事情,时刻对自己的情绪保持觉察,当你“焦虑”、当你的节奏太快的时候,用深长的呼吸让自己慢下来。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8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4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私信 回复“心理咨询”即刻获取更专业的心理援助吧~


简单心理


相信点进来看的朋友,大概都跟你深有同感。我也不例外。

不努力也焦虑,越努力也越焦虑,焦虑的时代,怎样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说到该怎么办,我们就先说说,自己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怪圈。

我认为可以从“无效的努力”和“有效的努力”这两方面聊聊:

一,“无效的努力”。努力的方向不对,越努力越南辕北辙。有一种努力叫“不撞南墙不回头”。就是说,个性固执或偏激,自己认为对的,就怀着至死不渝的决心,不顾一切地坚持到底,就算全世界与自己为敌,也要坚持己见。殊不知,虽然坚持不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用智慧去分辨何时该坚持何时该放弃,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一味与别人打赌,或者试图用坚持来彰显自我的努力方式,都是被情绪控制的奴隶,结果也只能滋生更多烦恼。这就是接纳承诺疗法(ACT)所说的“心理僵化”,而与其相对的提升人的“心理灵活性”,才是出路。努力的方向对了,才能事半功倍。

二,“有效的努力”。越努力,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亲爱的朋友,你属于这种类型吗?当你越努力掌握更多知识和规律,知识的触角就伸地更广更远,你就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反而更多了。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患上“知识焦虑症”了呢?如果患上了,那么恭喜你,至少说明你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但患了这个病,毕竟身心不舒服,患病不可怕,怎么应对这种焦虑、跟这种焦虑和睦相处,让焦虑帮助自己而不阻碍自己,也是需要智慧的。同样的,接纳承诺疗法(ACT)也给出了应对焦虑的药方。ACT有一个完整的六边模型,其中包含了千变万化的好玩有趣又有效的方法,这里就为大家举个小例子,你来感受一下。

这个方法叫“感谢焦虑小淘气”。(嘘,别笑,人家很正经的呢~)操作是这样的: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像孙悟空那样跳出自己的身体,像观察从没见过的怪物一样观察自己的焦虑情绪,如果把它比喻为一个形象的话,你觉得你的小焦虑长什么样?几只眼睛几只鼻子?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它总会跟你说些什么话呢?它什么时候会蹦出来骚扰你,什么时候又安安静静地让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它什么时候蹦出来是有用的,也就是能让你努力做你想做的事?它什么时候蹦出来是没用的,老是阻碍你并且让你心烦甚至分散你注意力?当它有用的时候,你可以跟它说“感谢焦虑小淘气,感谢你提醒我要努力”;当它没用的时候,你可以跟它说“焦虑小淘气,我想一个人安静地待一会,你先自己玩别打扰我哈”。当你能这么做,其实就跟焦虑拉开了距离,你能自主选择要不要受它控制,自己到底做些什么才能奔向想要的生活。

你觉得这个方法好玩吗?好玩就在下面留言分享吧!哈哈~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曹静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您好!

非常理解您的这种内心焦虑!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弄明白为什么会越想拼命的摆脱焦虑,而内心越是焦虑!

先来举一个例子,加入明天就要高考了,您做为一个考生,可能父母为了供您上学付出了很多,您想要用考上一个好大学来报答父母,不使父母失望,可是您又总觉得自己复习的不够好,因此而产生了焦虑情绪。因此您想克服自己的焦虑情绪,使自己能够平静下来学习,您开始想:我不要再焦虑,我要安全的学习!可是您越是这样想就越是静不下心来。

原因分析:当您暗示自己“不再焦虑”的时候,其实您的潜意识接收的是“焦虑”,您大脑当中思考的更多是焦虑时候的样子,比如这个地方没复习好,那个地方也没复习好,而经过这样的暗示后,更加加剧了您的紧张和担心,所以就变的更加焦虑。

解决方案:要克服焦虑,您要有这样的一条信念“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因为结果并不是由您准备的情况而决定的,还和运气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您总是想着要考好,其实是在无形中给了自己很高的期待和压力,那您就很难平静下来。而如果您降低自己的期望,反而能使自己平静下来,而内心平静下来以后,就可以超常发挥。这就是一种克服焦虑的思维方式!希望对缓解您的焦虑有所帮助!


如何提升自信


首先要找准焦虑的原因

什么原因让你焦虑呢?是外界的干扰?还是内心的恐惧、担忧?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的原因,自己不能乱,深呼吸,一个人静下来分析。找准原因才能解决问题。其实无论什么原因就是现实与自己的想法之间存在差异而造成的,也就是说现实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好,最后出现了焦虑不安情绪,看不到希望,努力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怀疑自己,嫉恨别人。还有就是对未来的恐惧,不知这样努力下去有没有结果,怀疑人生。

出现这种越努力越焦虑后该怎么办?

1、先让自己静下来。可以深呼吸;可以出去散步;可以听音乐;可以做运动;可以约个知心朋友一起吃顿美食,谈谈心,倾诉一下自己的想法;可以在卡拉ok厅大吼几声;甚至可以哭出来,把那种焦虑情绪发泄出来。

2、独处,写下自己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越努力越焦虑的,是不是自己选择做的事情上出问题了。选择很重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有发展前途的事去做。如果自己选择出问题了,立即去修改,如果自己选择是对的,那就要相信自己,坚持下去,要知道没有一个人不经过失败,不遇挫则是不会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坚持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谁坚持到最后谁就会成功。

3、克服恐惧心理。把自己做的事情会出现的最坏结果写出来,由轻到重的顺序标上序号列出来。然后想办法,找渠道去一一解决,到最后你会发现不是你想的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你脑海里一片混乱,不去清理它,任它的负面情绪影响自己。让自己看清前方的路该怎么走。

4、迅速行动,不要拖延。什么事,想好就立刻去做,不拖延,越拖越害怕,越焦虑恐慌。做了才踏实,才自信。例如一个孩子的作业没有写完,又怕第二天老师检查,挨骂,但就是不去完成,那只有越想越担心了哟。有你这担心害怕的时间不如迅速去做,做完了多好,既可成长,又不会担心未来。

5、给自己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我们不要想一口气吃成个胖子,事要一步步的做,路要一步步的走。没有一蹴而就的事,如果努力了一段时间而看不到自己的终级目标你当然焦虑了,你太浮躁。你先完成短期目标,尝点甜头,培养出自信来,然后再去实现中长期目标呀。

6、多学习,提高自己。当你学习成长后,你的境界合变高,你的抗压能力会增强。你想问题会更透彻。做事情会有条理。

焦虑出现后要迅速解决,不要任其发展,否则你会出现连锁反应,就像蝴蝶效应一样,让你心情越来越糟糕,生活乱七八糟。



周民伟


越努力,越焦虑的情况有可能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努力,是在勉强自己做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自己觉得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枯燥,无趣,但是却又认为是正确的,是该做的,所以逼自己去做。也有可能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事,然后希望通过量化的努力,和外在的痴狂,来安慰自己已经尽力了,结果造成了越努力越焦虑的情况。

想要收获内心的平静,首先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不适合做什么后,就果断抛弃,专注于自己能做好的事。减少内心的挣扎和内耗,就可以收获内心的平静。

另外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时候,需要先认可自己,回顾自己类似的成就事件,明晰并认可自己的能力之后,再提取相应的经验,就会更高效的成长了。





策略催眠师毅君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这样来跟你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01、一个重点

🌼谁的+“问题解决前的状态”+变成/能不能+“问题解决后的状态” 。

一条一条列出面对问题的当前事实即可,不用很长的句子,只描述不加主管评价的客观事实。

这里有一个小tip1🎒,就是在做一张纸的笔记术时,就要设定好时间。比如: 我要用15mins完成笔记术的整理,具体分配如下:

目的:2mins

事实:5mins

主观分析:3mins

行动:2mins

行动1-3:2mins

结论:1min

注意:要按照设定好的时间来写,时间到了,就进入下一项,这样对时间的分配上才会有节奏感。



02、四个步骤

STEP1.主观分析

从事实进入主观分析的时候,用➡️过渡,在➡️上加入连接词表示两者的关系,比如为什么/原因(问题处理场景)。

tip2🎒节奏感很重要,在写主观分析的时候,不要停下来,从A➡️B。

暂时写不出来的,先放下,有想法时,再写下来,补充上即可。

STEP2.行动

从主观分析的格子换到行动的格子,同样使用➡️,使用连接词进行链接,在问题处理场景中就是“因此/so what”,这也是行动的思维方式。针对原因,列出执行的选项。

tip3🎒在这里写的行动方案并不一定都是可执行的,所有你能想到的“可能”的行动方案都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写下来。

STEP3.行动1-3

接下来就是从所有头脑风暴的行动中选出马上可以做的1-3件,开始行动。

tip4🎒这里的重点是选出最容易、可以马上执行行动的动作,开始做!不要犹豫,马上行动!

STEP4.一句话总结

以上就是问题解决的思路:反复问自己,想要的结果状态是什么➡️列出事实➡️分析,为什么是这样,原因是什么➡️因此,我要怎么做➡️我现在马上可以做的3件事是什么➡️一句话总结。



03、三个笔记本

最后,分享我的3个笔记本,用于自我管理和成长学习,希望对你有启发。

梦想笔记本—明确目标。

行动笔记本—明确行动。

思考笔记本—整理思想。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非常你说说你的看法,提出建议,一起交流学习!

我是明月,标签:读书,写作,画画,自律管理,时间管理,英语达人,手帐爱好者,希望在文字中跟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相逢!


在下明月


焦虑实际上是我们情绪的一种反应,一种普罗大众都会有的情绪。我们为什么会焦虑,是因为某件事让你感到了一种威胁,而且这种威胁让你有一种无能为力。如果有焦虑,真的不要压抑焦虑的情绪,不要肆意发泄,也不要试图马上就消除它。

你需要做的是,觉知到这种情绪的存在,去感受它,或者进一步去想想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呢?为什么会感到焦虑、感到生气、感到难过呢?

比如说,因为某项时间很紧的任务,你担心完不成而感到焦虑。

这时候你可以停下来,去感受一下你的焦虑,去体会它:哦,我现在正在感到焦虑。

然后也可以进一步去思考焦虑的的原因。

“我为什么感到焦虑呢?因为担心任务完不成。

任务完不成会有什么后果呢?事情进度会受到影响,老板也可能因此很生气。

任务真的会完不成吗?我有什么办法可能先把任务完成了?

即使任务完不成,事情进度一定会受到影响吗?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吗?老板一定会生气吗,还可以沟通吗?”

这样思考,有利于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本身上,而不是困于无明的情绪之中。

当然,很多时候,即使不做这些思考,你只需要停下来去感知你的焦虑,观察它,你的焦虑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西方心理学有一个观点“人生苦难重重,这个是伟大的真理”,其实就是对无常的通俗解释。.

人生充满了无常,但是人的动物性本能却是趋利避害,也就是人性的本能是抗拒无常的,所以人们很容易焦虑。

从这个层面上看,要克服焦虑,就需要摆脱对无常的抗拒,接受无常,并且时刻都准备迎接无常的到来。


人与人心理研究所


好像也没有尽头,一旦松懈反而有了内疚感,越来越焦虑,如何缓解?

因为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努力(尤其是努力方式)都是没有希望的。

本来我想用这句话结束回答,却看到了支持率最高的答案竟然是:“不要缓解努力带来的焦虑!不要缓解努力带来的焦虑!不要缓解努力带来的焦虑!”于是,我决定多说几句。

让我们回到这个听起来反常,却又极其普遍的状态:越努力越焦虑。这是知乎上关注度高达4万多的一个问题,足见这种状态的普遍程度。显然,焦虑的原因并不复杂。

所有的焦虑都来自矛盾。

努力带来的焦虑,自然是包含努力在内的两种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冲突:一方面相信努力是必须的,努力必有回报,另外一方面,却又清晰的感知到一如既往的努力下去可能永远都无法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东西。无论这种东西是成绩、业绩、职位、爱情、金钱、或者是愉快的感觉,哪怕是短暂的回报、甚至仅仅是进步。于是,这两种持续的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产生了焦虑。

简单说来,没有希望的努力让人焦虑。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越是努力就越焦虑。因为,努力越多,白白浪费的光阴和感情就越多。

相反,如果你每努力一分,就感到距离目标进了一步,那么这带来的是成就感,继而是越来越多的喜悦,而不是焦虑。

人生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我们身处迷宫之中,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在迷宫中寻找道路并走出迷宫。

越努力越焦虑的罪魁祸首是:“努力”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成了神话,而无视迷宫的存在。

如果想要从“越努力越焦虑”的境况中解脱出来,就必须打破这个神话。但是,如果完全扭转过来,从越努力越焦虑扭转为越努力越兴奋、越愉悦,至少需要还需要5个步骤。我们一步一步来。

1.打破“努力”的神话

“努力”的神话的意思是说,努力必有回报,甚至你可以凭借努力得到某些匪夷所思的东西。

“努力”的神话起初仅仅是某些谚语,例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或者某些成语,例如“天道酬勤”。但这些年有关“努力”的造句比赛已经把它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神话。

如果你在京东图书上搜索“努力”两个字,然后,屏幕上出现了N本有关努力的畅销书,如下只列举了出现在第一个页面的大作(2017年2月4日的记录)。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你的努力,终将成就无可替代的自己》

《你不努力,就别怪世界残酷》

《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这世界承认每一个人的努力》

《越努力,越幸运》

《我比谁都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

《你做梦时总有人在努力》

《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你受的苦总有一天会照亮你未来的路》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你的努力终将成就无可替代的自己》

《你必须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比你优秀的人一定比你更努力》

《努力,只是遇见更好的自己》

《像一无有所有那样去努力 》

《你那么年轻,还不懂努力奋斗的意义》

《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 》

《努力,才配有未来》

《没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每一个女神都活得很努力》

以上全都是中国作者的作品。但如果你以为只有中国人才对努力情有独钟,那你就错了。这第一页的畅销书中也包含外国人的作品。

例如韩国人诸葛铉烈和金度润写的,《没有翅膀,所以努力奔跑:写给也被现实伤到的你》,副标题是:给有梦想却没资本的年轻人的社会生存指南。

再比如美国人托德·亨利(Todd Henry)写的,《努力就是为了不苟且地活着》。这本书的额副标题极长:有一种努力叫做死而无憾,它既不为谋生,也不为赞赏,只为给自己畅快淋漓活一次的机会,激励无数人努力奋斗的年度励志书。

“努力”的神话,从学校到职场,无处不在。因为,我们都有良好的愿望,而且欲壑难填,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努力又何妨。凡是告诉我们一定要努力的句子准没错。这些年最著名的应该是这句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我看过咪蒙写的《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这世界承认每一个人的努力》。其余的书我都没看过。每一位作者所指的努力的含义,我并不了解。但这些书的名字里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努力必有回报。通过努力甚至能得到一些匪夷所思的东西,例如“无可替代的自己”。

是的,“努力必有回报”这个印象在不断得到加强,甚至在许多年前就已经提升到了自然法则的层次,例如“天道酬勤”。

但如果反过来问,你该如何作答呢?天道果然酬勤吗?这个世界真的承认每一个人的努力吗?或者,这个世界真的承认每一种努力吗?

如果你还有些犹豫,那让我们从“努力”神话的理想王国回到残酷的现实吧。

在职场上,要是在以前,只要你努力工作,老板就会注意到你,“有个人应当提拔一下”。而现实情况是,几乎所有人都在加班,你不加班都会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说,你不加班,你都不能确定你将失去什么。

于是,用不了多久,其他人每天工作7小时,你会工作8小时。如果其他人每天工作8小时,你就会干上9个小时,周末还要加班。这就是所谓的鞭打自己。

根据路易斯-哈里斯公司(Louis Harris and Associates)的调查,与1973年相比,如今美国人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多了20%,而闲暇时间则少了32%。显然,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斯蒂凯斯(Steelcase)办公家具公司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49%的办公室员工表示他们已经工作到了极限。注意,不是更加努力的工作,而是“工作到了极限”。在职场竞赛中,这样的鞭打实属常见。显然,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通常奋斗者们在刚刚步入职场(或者刚刚步入高中)的时候每周额外工作一两个小时,随后慢慢加量。如果加班没有带来晋升,也没有赢得表彰,他们就会拿出鞭子,更加用力地抽打自己。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觉得疲惫不堪了。

你不会感到好奇嘛?这么多人如此努力,大家过得很好吗,如愿以偿了吗?显然不是啊。不然“越努力越焦虑”这个问题怎么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呢?因为,确实有很多人越努力越焦虑啊。

那么,为什么他们依然一如既往的努力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么多书都在告诉他们必须努力。包括支持率最高的答案,甚至直接绕过问题,告诉你:“不要缓解努力带来的焦虑!”而那句「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直接让你羞愧难当。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定律告诉我们努力就一定有收获。

不是说,成功人士往往都努力工作吗?是的啊。任何时代,对市面上的成功人士(无论哪种成功)做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都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努力的。我们观察自己周围比较成功的人,也能发现这一点。所以,我们自然会相信努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我们愿意相信我们相信的,以及我们只想看到我们想看到的,所以这些书才畅销,所以你会看到越来越多你想看到的。直至,我们相信了努力的承诺:努力能带来我想要的东西。

但问题是,努力的人里面成功的比例究竟有多大?同样,我们再在各个时代的人里面调查,我们一定会得出同样的结论,比例不大!即便观察周围各种各样努力的人们,也能发现这一点。但我们却往往选择忽略这个事实。

你不觉得很奇怪吗?我们宁愿相信努力就有回报,却选择性的忽略许多很努力的人并不怎么成功(甚至没有多少回报)。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前者太容易理解了。从很小的时候,我们跌跌撞撞的学走路的时候开始,我们自身的经验就在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了。我们的所得,是通过努力获得的。

相比而言,而后者实在令人费解:努力却不成功,为什么?努力却没有显著的效果,为什么?

这个问题会有无穷无尽的解答。即便在“努力”这两个字上,文章都大了去了。世界上努力的方式千千万万,方式不对,绝不可能成功。如果努力方式如果对头,那么,不但可能取得显著的效果,还可以不需要像“狗”那样的努力。

“企业家们工作得太努力了。我二三十岁的时候,把大部分时光都浪费在了毫无必要、完全神经质的工作中了。我陷入了拼命加码、努力工作、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企业家神话中无法自拔。那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态度,根本没有必要。那种心态不够健康。你不用那么做,一样可以成为成功的企业家”。

说这话的人是克里斯.惠特尔(Chris Whittle),惠特尔通讯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1988年,他把这公司卖给了时代公司,获得了1.85亿美元。他所说的极具破坏性、不健康指的是什么呢?这个不难理解。例如,用户量上千万的“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却累死了。

还有一个人态度更明朗,

“如果有人跟我说‘我每周工作90个小时’我就会说‘那就可大错特错了。’我周末会去滑雪,周五则与朋友出去玩儿,参加晚会。你也得这么做,不然你就亏大了。列出20件让你工作90个小时的事情,其中有10件肯定毫无意义。”

说这话的人是通用电气的董事长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

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你需要考虑的是:你做的哪些事情是毫无意义的?或者,你的哪些努力方式是毫无效果的?还有,韦尔奇的滑雪,或者玩而,或者参加晚会,难道不是一种努力生活(或者工作)的方式吗?只不过这种对生活和工作起促进作用的努力,也是一种享受。

回到那个基本事实:导致成功或者不成功的因素都是无穷尽的。

如果,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一定能得到,想要的效果一定能实现,那你要知道,你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无以计数的,你所做的努力只是其中之一,包括你所作出的努力方式也只是其中之一。这就是人生的事实。接受这个事实的人,常常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旷达着,心胸开阔,头脑更加灵活。无奈着,垂头丧气。而不接受的人,必然屡屡受挫。

智者的态度是,尽力而为,不断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如何让努力的过程不焦虑?

当你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这远比相信努力必有回报并且一如既往的努力要困难的多。这种认知的努力,变革思维方式的努力,变革努力方式的努力,与那种蛮力的努力迥然不同。

2.构建你的认知地图

为了增加成功的可能性,除了那件事情具体的努力方式,例如学习方法、工作方法、知识管理方法等等知识和必要的技能需要学习之外。还有另外一类重要的知识,我称之为认知地图。

其中一类认知地图,是关于事件本身的。例如当年超火的美剧《越狱》。

弟弟为了救被陷害身处牢狱而且马上要处死的哥哥,策划了一个惊天的逃狱计划。在哥哥反复的重申自己没有杀人的情况下,弟弟决定救哥哥出来,逃过死刑。

弟弟调查了监狱里所有关键人物的资料。接受监狱的翻修工程,获得监狱地图。用三个月时间将地图纹在身上。销毁所有准备资料。举枪抢银行。等警察到来。在法庭上不辩护。被判5年。进到监狱。监狱地图,是所有行动的基础的基础。

看看这兄弟为了画地图花了多少功夫。与跟其他人拼命相比,这种努力需要何等的耐心、何等的思维、何等的远见?

如果是知识学习。既然你要在知识的疆域上攻城略地,为什么不画一画地图,或者流程图呢?例如这样的。

即便小孩子做一道题目,都懂得画图了啊,例如这样的:

所以那句话是对的,不要用战术上的努力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战术上无论多么正确、多么努力,如果战略错了,那就是死路一条。而之所以绝大多数人都宁愿用战术上,甚至更低级的行动上的努力来掩盖战略战术上的的懒惰,是因为,后者需要动脑子!那是一件更痛苦的事情。

如果你曾亲手绘制过类似认知地图这样的东西,或者写过一篇很长很长的文章,你就会发现,你此前的思维究竟是何等的混乱。在混乱的状态下,再大的努力,又能产生多少效果呢。

另外一类认知地图,我称之为人生地图,它们是经验之谈,但却是总结了许多人的经验,花费大量时间、人力得出的研究结果。

例如,《人生定位》是在人生地图这个意义上的罕见作品。特劳特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通向成功的方法。更努力地工作、更坚定地相信自己、更积极地思维,并不能让你取得成功。成功不是你能自发产生的结果,成功的关键是你能与外界因素产生怎样的合作、联姻和耦合。

特劳特不惜用下面的话来警醒那些傻傻努力着的人们:

没有人能够让你成功,但是其他人的所作所为能够帮助你成功。教皇不是他自己推选出来的,董事会主席也不是他自己任命的。

如果你觉得这样看待人生这场游戏堪称冷酷、愚钝、阴谋,那么你的感觉没错。

冷酷、愚钝、阴谋,但却有效。

特劳特把人生比喻成赛马。每一种学习、工作、生活类型的人,度赔率都不同。例如完全依赖努力型的人,赌赔率只有100:1。也就是说单靠个人努力,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几率。

特劳特把人生旅程分成高中低三大类风险类型。

高风险赛马

努力型赛马:100∶1

智商型赛马:75∶1

教育型赛马:60∶1

企业型赛马:50∶1

中等风险赛马

高风险赌注意味着完全依赖自己身上的某种东西,买中等风险的赛马就是认为成功要部分依靠自己,部分借助外力

才华型赛马:25∶1

爱好型赛马:20∶1

地利型赛马:15∶1

宣传型赛马:10∶1

低风险赛马

低风险的赛马就是把成功的希望全部寄托与外界重要因素的联姻上。

产品型赛马:5∶1

创意型赛马:4∶1

他人型赛马:3∶1

伙伴型赛马:5∶2

配偶型赛马:2∶1

家族型赛马:3∶2

如果你想去一个名为“香格里拉”的地方。如果你不知道地图和路线。原则上,你跑到死,都可能到不了哪里。即便就在你所在的城市,随便指定一个地点,如果你不知道达到那个地点的路线图,结果也会是一样。

所以,为了达到你期望的目标,或者愿望,你首先要有一副地图,这个地图是认知地图。这个地图会携带着抵达目标的各种各样的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路径是死路。

对于不具备这种认知的人来说,上述结论是触目惊心的。如果你想在事业上有成,在这个社会上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那你就得好好思考自己的定位了,你要绘制自己的人生地图,于是才能知道该在什么样的游戏里开启怎样的打怪升级的旅行。这一切以努力为基础,但蛮力类型的努力却是远远不够的。

3,重新确认目标。

当你有了认知地图之后,可能你最先要审视的并不是路线,更不是到达那里的方式,而是重新确立目标。

如果你想去的那个名叫“香格里拉”的地方十分遥远,而且很危险,而你原本的目的只是找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散散心。那么,符合这个要求的地方很多很多。如果,你已经有的资源不足以让你抵达哪里,尤其是即便你看到的最简单的路径、最省钱省时间的方式,都是你承担不了的。那么你最好换个地方,起码,暂且换个目的地。不然,你就要对你的这种较劲方式赋予超凡的意义了。

4,更换正确的努力方式。

而你乘坐的交通工具,你动用的资源(包括买票的钱、带的背包、穿的鞋、给养,以及是不是要带同伴,什么样的同伴等等),都属于努力方式。

通过努力过程带来愉悦,这个相对简单,是个技术活。只要不断把目标细化,细化到只要努力总是可以达到为止,不断重复这个努力过程,就会很有趣。正如一次常规的旅行,从准备那一刻,从踏上行程,已经开始愉悦了。

但显然,绝大部分焦虑不是过程问题,而是结果问题。实际上,是你在努力的过程中,已经隐约的感觉到,无论再怎么努力都无法实现你想象中的结果。

那么问题一定出在路径和认知上。所以,下面这个环节很挂念。

5,检验你的行动和认知。

如果你感到你的努力是没有希望的,一定要检验你的认知和行动。

首先,你的努力是否给你带来了可检验的、可感受到的进步。如果没有,那么你的认知和行动,一定有问题。或者二者之一有问题,或者二者都有问题。

事实上,90%的人都在这一点上出了问题。是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不对,以至于努力却没有带来可以感受到的进步。

其次,如果你的努力已经带来了可检验的、可感受到的进步,那么你要确认你的认知地图是否完整,你的路线图是否清晰,是否还有更好的路径。

事实上,永远都有更优路径,这取决于你的见识、格局。而见识格局又取决于你读过多少书,走过多少路,阅过多少人,等等。

6,超越成败。

任何人的努力,只为两样东西。一样东西是努力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是成绩,可能是职位,金钱,爱情,或者相伴随的各种。另外一样东西是努力过程带来的愉悦和意义。

如果你定了太高的目标,有太美好的愿望和理想,以至于你根本不相信能够实现,但即便如此,你依然愿意付出努力。那么,你不但有勇气、魄力,而且有了尊严,承担失败代价所带来的尊严。而这必定是因为你对那件事情赋予了超越成败以外的意义。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借用佛教中的一句话,看开放下人生,努力过上随缘!只要你努力过了,从失败中汲取了经验,一步步的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焦虑就是对于未来不确定,或者是负面的情绪太多,不要想太多,我们做就可以了,认真的去做无愧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