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龍泉寺,哭紅眼的母親:兒子大學畢業正式出家,生活沒了寄託

一位從北京回來的朋友,深有感觸地說起在遊覽龍泉寺時遇到的一件事情。聽完之後,只剩下唏噓感嘆。

龍泉寺,漢傳佛教,機器僧“賢二”,“高知”的年輕僧團,互聯網,天王殿前的兩株千年銀杏,連接山門和大殿的金龍橋,這座狹小古舊的寺院讓外界充滿好奇。

北京龍泉寺,哭紅眼的母親:兒子大學畢業正式出家,生活沒了寄託

在山門邊的客堂院子外面,朋友遇到一位哭紅眼的母親:她的兒子在北京一所大學畢業,已經正式在這座寺院裡剃度出家。

她來到這裡有四五趟之多,這次打了十幾個電話,兒子才肯出來和遠道而來的母親說了三句話:“我很好,很健康,住得慣”,便匆匆告別。

北京龍泉寺,哭紅眼的母親:兒子大學畢業正式出家,生活沒了寄託

陪著這位母親離開上演了無數次爭執、哭喊和糾結的院子,下山途中,朋友零零碎碎聽說了母親在心裡念念不忘的兒子。

那年,他的兒子寒假回家時,提到在龍泉寺做過一段時間的居士,當時,母親的心裡感覺有些彆扭,但看著兒子清澈的眼睛,不想掃兒子的興,悄悄地把話又吞回肚子裡。

北京龍泉寺,哭紅眼的母親:兒子大學畢業正式出家,生活沒了寄託

春節鞭炮的硝煙味不尚未散盡,兒子提前返回北京,在一次在視頻聊天時,兒子猶豫半響,很嚴肅說:“媽媽,爸爸,我打算出家。”

媽媽當時認為,沒有聽到兒子說起校招的情況,可能孩子感覺的就業壓力大,當時寬慰孩子:“找不到工作,就去寺廟裡躲起來?”孩子的爸爸也不以為意,開玩笑說:“寺廟出家還得考試呢,你能行?別想找藉口留北京,找不到工作,回來歇幾天,參加明年公務員的考試。”

北京龍泉寺,哭紅眼的母親:兒子大學畢業正式出家,生活沒了寄託

但是,大學畢業後,兒子根本沒有回家,而是直接把行李打包回家,在電話裡說,自己已經決定留在龍泉寺裡了,正在適應生活,以後會盡量少聯繫。聽到這句話,媽媽真的嚇了一跳:那個喜歡說說笑笑的兒子,怎麼會突然要出家?

生活裡突如其來的轉折,讓夫妻兩人亂了手腳,坐在去往北京的列車上,母親急切地想見到兒子,心裡交織著對龍泉寺的困惑和仇恨:到底用什麼方法,把兒子從自己身邊奪走?

北京龍泉寺,哭紅眼的母親:兒子大學畢業正式出家,生活沒了寄託

那一次,夫妻兩人在寺院的客堂院子和兒子吵得很僵,父親打了兒子,兒子爆了粗口,失手推搡了父親,最後說:你不讓我出家,我就去死。然後,頭也不回地跑進寺裡。兒子走後,旁邊的人告訴他們,兒子被分在後廚。回到家裡,父親在幾天之內瘦脫了人形。

北京龍泉寺,哭紅眼的母親:兒子大學畢業正式出家,生活沒了寄託

“今天,我看到他把頭髮剃了,真當和尚了。我拉著他不讓他回去,可他一定要回去。”臨分手時,那位母親站在路口,望著隱沒在黢黑的山影裡的寺院,喃喃自言。

對一位母親來說,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但是現在,這個希望被孩子親手掐滅。家裡少了兒子的影子和氣息,母親沒有了精神的寄託,內心的苦鬱不知道會經過多長時間才能得到緩解。

北京龍泉寺,哭紅眼的母親:兒子大學畢業正式出家,生活沒了寄託

當大雪降臨到鳳凰嶺,他的兒子恐怕已經完全融進寺院裡的生活,布鞋衲衣地清理寺院裡的積雪,打坐禮佛誦經,檀香繚繞,在平祥的誦經聲中忘記遠在他鄉的父母。

在朋友看來,這種行為完全是在逃避現實的壓力,“可憐了他的爹媽,白唸了那麼多年的書。”

北京龍泉寺,哭紅眼的母親:兒子大學畢業正式出家,生活沒了寄託

他的兒子為什麼要出家?為什麼接受過良好教育的高智年輕人要做和尚?拋棄家人,沉沒在晨鐘暮鼓的生活裡?其中的理由和原因已經不再重要。

不過,每個人,總應該為自己的選擇承擔一些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