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说中庸之二十三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曰。惟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至诚,自无一息间断,纯一不已。不已,故能长久。久积于内,则人感其外之形,而有变化。受感动而化的人数多,影响悠远。于是所积之德博厚。所施者高大而光明。博厚如大地承载万物,高明如天空覆盖万物,悠久成就万物。

圣人之德,如地一般博厚载物,如天一般高明覆物,与造化同流无疆。圣人由诚而至。自然与日月同明,不见而彰。与四时合节,不动而万物变,无为而成。

观天地之德,可以知圣人之德,而天地之德至简至易,一言而尽。天地之用至大至广,生物之妙神鬼莫测。天地之道,博厚广大高明,万物之功悠久而无疆。

天,人之所见者,不过昭昭之多。但天其实是无穷,这样日月星辰才能系于天之中,万物才能被天覆盖。地,人之所见者,不过一撮土之多。但地博厚无边。载华岳而不为重,振河海而不泄,承载万物。

山,人所见不过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焉,宝藏无数。水,人所见不过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又岂人之所能尽知也。

如此天地山川,世人尚不能尽穷其量,更何况上天之载,无声无色,更难穷之了。故引诗而释之曰: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此言天之所以为天者。如此深远而难测。

圣人之德,配天地之德,其德之纯,故引诗而释之曰。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此结文王之所以为文者。其德之纯。亦如天地之德於穆不已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