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蝦塘肥水肥了3次都沒什麼效果,到底要怎麼才能讓水肥起來

首先養殖戶一定要搞清楚肥水和濃水的區別。真正的肥水透明度很高,在20公分左右。因為單細胞藻類是擋不了視線的。平時的濃水其實是藻類大量老化形成的,水越濃就說明要倒藻了!

如何判斷自已蝦塘的水是真肥還有假肥呢?教你一個筒單方法!用乾淨的透明塑料瓶,打一滿瓶水,蓋緊,不要有空氣,夏天在太陽下曬十多分鐘,如果瓶壁上的氣泡小而密,說明藻相好而肥。

我蝦塘肥水肥了3次都沒什麼效果,到底要怎麼才能讓水肥起來

肥水有什麼用

肥水的主要作用和目的

(1)培育浮游藻類提供天然餌料,提高放苗成活率。

(2)促進蝦塘微生態平衡的建立,減少水溫波動。

(3)增加水體溶氧。

(4)改善水質指標,降低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毒物質。

(5)降低天氣和氣候的影響。

(6)提高蝦的生長速度,縮短養蝦週期。

(7)降解重金屬離子毒性。

(8)肥水後保持合適的透明度,起到遮蔽的作用,減少應激和相互殘殺。

(9)降低有機汙染

注意事項

1、忌雨天施肥

雨天施肥一是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強,對氮、磷等元素的吸收功能差,二是隨雨水流進池塘的有機物較多且池塘體積加大,導致施肥的有效濃度降低影響肥效。

2、忌悶熱天施肥

天氣悶熱時,氣壓較低,水中溶氧較低,施肥後水中有機質含氧量增加,容易造成池塘因缺氧而引起浮頭翻塘。

3、忌渾水施肥

水體過於渾濁時,池塘水體的黏土粒過多,氮肥中的銨離子和磷肥及其他肥料的部分離子易被固定、沉澱,不能釋放肥效,造成肥效流失。

4、忌化肥單施

我蝦塘肥水肥了3次都沒什麼效果,到底要怎麼才能讓水肥起來


如果單施某種化肥,營養元素比較單一,其他的營養元素會成為限制因子制約肥效的充分發揮。

5、忌盲目混施

某些酸性肥料與鹼性肥料混合施用時,易產生氣體揮發或沉澱於淤泥中而損失肥效;某些無機鹽類肥料的部分離子與其他肥料的部分離子產生化學反應會喪失肥效;有些離子被土壤膠粒吸附,也會喪失肥效。因此,並不是每種肥料都可以混合使用的。

6、忌高溫季節施肥

根據浮游生物的生長規律,養殖塘施肥的季節在每年的4~10月,水溫在25℃~30℃的晴天中午進行,但並非溫度越高越好,因為在7~8月份超過30℃是施肥,會引起水體溶氧降低,如果仍一味地施肥,不但浪費肥料,還會敗壞水質引起浮頭翻塘。

7、忌固態化肥幹施

一般使用固態氮磷鉀肥,溶解兌水全池潑灑為最好。固態的氮磷鉀,由於自身重力因素在水錶層停留時間短,容易沉入水底而影響肥效。

8、忌養殖體攝食不旺或爆發性疾病時施肥

養殖體攝食不旺時施肥,施肥培育的大量浮游生物不能被及時有效地利用,容易形成藍綠藻,敗壞水質;而在疾病爆發時,養殖體抵抗力減弱,使用刺激性化肥易使養殖體中毒死亡。

9、忌一次施肥過量

一般施追肥要求5~7天使用一次。如果池塘施肥過量,氮積累過多,水體中有機物耗氧增大,容易造成池塘缺氧翻塘。所以施肥千萬不要圖省事,一次將肥料施足,要遵循“少量多次,少施勤時”的施肥方針。

10、忌施肥後放走表層水

我蝦塘肥水肥了3次都沒什麼效果,到底要怎麼才能讓水肥起來


肥料施入水體後,經過一系列的理化反應,3~5天后才轉化成浮游生物的種群,一般均勻分佈在水體表面的1~1.5米處,如果施肥後放走表層水,培育的浮游生物數量明顯減少,造成肥效下降,如果確因農業用水需要,最好是從底部放水。

肥水時間

一、肥水時間

肥水時會有這樣一個現象:在肥水初期,約從施肥後第3-4天開始,由於單細肥藻類迅速繁殖並進行光合作用時,消耗二氧化碳,引起酸鹼度(pH)升高,有時達到9.5,甚至更高。但到第15天以後,逐漸下降,到第20天左右,pH值降到8.3左右。這個pH值,最適宜對蝦生長。這個時候的水色、透明度和浮游動物都處在最佳狀態,最適放苗。因此,施肥時間,應安排在放苗前20天左右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