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給爸媽,守好養老錢必備!

轉給爸媽,守好養老錢必備!

從報告中我們發現

很多中老年人都會遭遇各種類型的詐騙

next

转给爸妈,守好养老钱必备!

五種騙局的防騙錦囊!

转给爸妈,守好养老钱必备!

1 保健品詐騙

案例分析

转给爸妈,守好养老钱必备!

獨居老人陳大媽接到電話

對方聲稱自己是XX專家

最近要舉辦一場免費的健康講座

到場還能得到小禮品

陳大媽十分心動

踏著開心地步伐就去聽講了

回家後

接到了“周經理”的電話

說產品正在打折

而且聽課者買一送一

陳大媽感覺十分划算

立刻掏錢買買買

幾天後,家裡人發現了這件事

於是趕緊帶著陳大媽去退貨

可是到達現場時卻已經人去樓空

1、通過電話或傳單,跟老年人搭上關係;

2、逢年過節電話問候,讓老年人心生感動;

3、打著“免費講座”並贈送禮品的噱頭,獲得老年人的認同;

4、通過“專家診斷”,忽悠老年人;

5、讓“托兒”搶購產品,造成供不應求的情況,來讓老年人信以為真。

2 投資理財詐騙

案例分析

转给爸妈,守好养老钱必备!

黃大爺參加了一場保健品推銷會

會上負責人對黃大爺等老人

借款融資

並承諾他們年息24%以上的高額回報

黃大爺聽完兩眼冒金幣

把自己的30萬元積蓄全部投了進去

但一年後

黃大爺的老伴得病急需用錢

去公司要錢時

卻發現錢要不回來了

1、“科技”公司這類公司的宣傳通常以“科技”為賣點,並承諾投資有高額收益,老年人投資後想要回本金,是難上加難。

2、收藏公司

這類公司會宣傳有很多外國貨幣和藝術品可供收藏,並承諾定期會對這些藝術品進行高價回收,在老年人購買了“收藏”品後,收藏公司往往人去樓空。

3、免費遊玩公司會宣傳“免費遊玩”、“低價旅遊”等。組織老年人在市區附近的免費公園或景點遊玩,或者提供"港澳遊350元"等活動,給老年人營造出不謀利的感覺。

3 冒充公檢法進行詐騙

案例分析

转给爸妈,守好养老钱必备!

某日

李奶奶接到一位“電信局”員工的電話

說她涉嫌犯罪

還發來了她的個人信息

以及涉案證據的照片

李奶奶嚇得直哆嗦

連忙詢問該如何洗清嫌疑

第二天

自稱“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

上門找到了李奶奶

讓李奶奶與“檢察長”對話

對方讓她把所有財產

都轉賬給某個賬號

還要求絕對保密

幾天後李奶奶發覺被騙了

第一步:不法分子謊稱自己是“公檢法”工作人員,以涉嫌犯罪的名義要求受害人配合調查;

第二步:轉接假冒的辦案人員進行通話,進一步誘騙;

第三步:不法分子稱,要查清案件就必須將其銀行卡上的存款轉入指定的賬戶,案件查清後再退回;

第四步:利用銀行ATM機,輸入所謂的操作代碼(實際就是轉賬的金額),詐騙錢財。

4 紅包詐騙

案例分析

转给爸妈,守好养老钱必备!

某天

周女士的網友給她發了一個鏈接

習慣性點開後發現中了特等獎500元

周女士開心地連蹦帶跳

覺得幸運女神終於眷顧了自己

於是按要求輸入一大堆個人隱私信息

五分鐘後

周女士發現銀行卡里的錢沒有增多

反而減少了5萬元

周女士這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1、遇到陌生短信和網絡鏈接,千萬不要隨意點;

2、遇到不明身份的人員要求匯款、轉賬、提供身份證號、銀行卡卡號等個人私密信息時,一定要留意;

3、遇到需要點擊不明鏈接的網頁時,需要多加警惕。

5 中獎詐騙

案例分析

转给爸妈,守好养老钱必备!

正在路上閒逛的張大爺

收到了一張能刮獎的宣傳單

刮開後發現自己中了一等獎100萬元

被money矇蔽雙眼的張大爺

興奮地撥通了聯繫號碼

按“工作人員”要求

先匯款1萬元作為公證金

又匯款5萬元稅費

想著終於能拿到獎金了

但對方卻了無音訊

1、不法分子偽裝成正規機構或公司公佈中獎信息;

2、獎金數額龐大,需繳納一定費用;

3、繳費次數多,繳費金額不斷增加。

转给爸妈,守好养老钱必备!

牢記二要,三不要

转给爸妈,守好养老钱必备!

及時報警

及時和家人親戚溝通

不要輕信他人

不要涉及轉賬

不要貪圖小便宜

— THE END —

● 疫情之下,可以要求房東減免房租嗎?

● 謊稱房屋“滿五唯一”,法官怎麼說?

● 魔爪伸向女童,法律不姑息!家庭、學校這樣做不缺席!

● “為孩子冠姓權離婚”?別吵啦!法律有說法

● 經開區法院:春風送暖迎錦旗,人民調解暖人心

● 寧津法院:足不出戶,未曾謀面,矛盾化解在“雲端”

转给爸妈,守好养老钱必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