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禁止學生用手機,讓學生遠離手機危害,我舉雙手贊成

最近《法制日報》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有人建議立法禁止16歲以下中小學生使用手機。對此建議我舉雙手贊成。

曾經網吧是毒害青少年的罪魁禍首,很多青少年由於上網耽誤了學業,熬壞了身體,甚至也因此發生了很多刑事案件。於是國家便制定了嚴禁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的法規。這樣就從很大程度上保護了未成年人不受危害。

隨著手機的普及和智能化發展,每個家庭裡除了父母有手機,越來越多的孩子也有手機。手機的作用已經完全替代了電腦。

跟上網吧不一樣的是孩子玩手機是缺乏約束的,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手機的危害要比當年的網吧大的多。

立法禁止學生用手機,讓學生遠離手機危害,我舉雙手贊成

讓我們來看看手機對學生的危害有多大。

一、玩手機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

手機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恐怕是大家最關注的,也是令很多家長和老師頭疼的。學生玩手機對學習的影響主要是佔用了學習時間。一方面學生在學校玩手機肯定要佔用上課聽講的時間。有的學生甚至為了玩手機而逃課。另一方面是學生在家裡做作業的時候玩手機,很多時候,作業完不成都是因為玩手機造成的。

手機對學生的吸引力真是太大了,一玩兒上癮,學習都顧不上了。

今天寫這篇文章的起因就是因為孩子玩手機。在下午的學習時間裡,我去看孩子寫作業的情況,結果一進門兒發現孩子在偷偷的玩手機。看到我進去了他就偷偷的把手機藏起來,但是被我發現了。我檢查了孩子的作業,發現都沒有按計劃完成,都是因為玩手機耽誤了學習時間。

立法禁止學生用手機,讓學生遠離手機危害,我舉雙手贊成

二、玩手機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

現在學生的近視率特別高,在孩子班裡70%都是近視眼,大多數學生的近視都跟玩手機有直接的關係。

玩手機也影響著學生的體質,現在的學生在校和在家都很少活動了,一有空就是拿著手機在玩兒。因為缺少了鍛鍊,學生的體質正在下降。

三、玩手機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手機的智能化讓手機不僅限於原來的通話功能,用手機上網交流是很方便的途徑。但是,現在的網站良莠不齊,部分網站存在不適合學生的不良信息。孩子心智還不成熟,缺乏辨別判斷能力,非常容易受到這些有害信息的影響。

玩手機也讓很多孩子變得冷漠和孤僻。孩子拿起手機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玩起手機,不跟家長溝通,不跟別人說話,性格越來越孤僻。甚至還應經常因為玩手機跟家長鬥氣。網上有報道,因為不讓孩子玩手機,孩子自殺或者侵害他人的事件。玩手機讓孩子人性扭曲,人情淡漠。

立法禁止學生用手機,讓學生遠離手機危害,我舉雙手贊成

教師和家長都知道學生玩手機的危害,也都在努力地做一些工作,但是目前來看效果還不十分理想。

家長不希望孩子玩手機,但是很多手機都是家長給買的,或者自己不用的手機給孩子玩。家長總在對孩子說別玩兒手機,但是家長又總是在猶豫中。有時候經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就讓孩子玩手機。有時候就拿學習跟玩手機來交換。家長的不果斷,讓孩子玩手機的現象就杜絕不了。

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是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雖然這樣規定,但是學校也有學校的無奈。比如,學生帶手機進學校,學校發現以後要將手機沒收或者交還家長。但是,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情況還是屢禁不止。為什麼呢?因為學生的手機被沒收了還可以再換一個。學校處理此類事件的方法只有批評教育和沒收手機。但是當學生不把這些當回事的時候,這種處理也是無濟於事的。學校又不能對學生進行其它的處罰。有時候學校沒收學生的手機,家長也會有意見。所以學校層面的規定並不十分見效。

立法禁止學生用手機,讓學生遠離手機危害,我舉雙手贊成

家長和學校都解決不了的事情,就必須立法。

首先,教育行政部門要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明令禁止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禁止使用手機。

其次要明確學校的責任和義務。學校有責任對學生帶手機入校情況進行檢查。並且,對違反規定的學生有權進行處罰。學校也不要在手機上留作業,使用APP等,最大限度的減少學生使用手機的機會。

第三,加強社會監督,每個公民都有責任對未成年人使用手機進行勸阻和舉報。

第四,對給學生購買手機以及為學生玩手機提供便利的家長給予適當的處罰。加強對家長的教育,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現實中,有時候學生確實需要手機的通訊功能,建議生產只有通訊功能的學生專用手機。

玩手機對學生有百害而無一利,家庭、學校、社會都必須承擔責任,共同為學生創造一個好的育人環境。

我是一名教師,也是一位家長,手機對學生的危害我深有體會,寫這篇文章是發自內心的感受,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

您覺得不錯,請點個關注吧!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