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雲南又在央視“火了”

!就因為一款美食紀錄片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這個九月,《風味原產地》第二季,換了一個地方,換到了中國西南邊陲的神奇省份:我們大雲南是也!仍然是由《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陳曉卿”大神導演!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提到家鄉,你第一個想到的美食是什麼?

是昆明街邊的小鍋米線,骨湯和米線在旺火裡噗嘟噗嘟的翻滾著,人們呼哧呼哧的吸溜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咕嘟咕嘟的小鍋米線

還是“鮮花餅”招牌店裡,老闆把收來的重瓣玫瑰加白糖醃漬,讓它們在時間中褪去柔嫩;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鮮花餅

還是無處不在,各種叫不上名的菌子。熱鍋爆火下,鮮嫩的菌子汁液在火腿高溫油脂中,散發出迷人的香氣…(不注意還能看到五彩小人幹架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鮮嫩的菌子


而這些,在新一季《風味原產地·雲南》裡,其實,

統!統!都!沒!有!

這麼容易讓你們猜到,豈不是砸了我“全中國最會吃的男人”的招牌~

《風味原產地》跑來雲南的目的:帶你挖掘這裡真正具有地域特色的美味,告訴你為什麼應該專門飛一趟來吃,以及怎麼開啟最地道!

生活在西南邊陲的雲南人,將不同食材與香料混合舂倒,就能獲得濃烈辛香的滋味,這道被稱作“喃撇”的涼菜,會帶領我們看到當地人在物產豐厚的自然環境中,運用傳統智慧,如何選擇不同的食材與搭配,來醞釀獨特的風味。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喃撇

雲南德宏,一個普通的傣族人家正在準備喃撇。這是一種介於蘸水和涼菜之間的神奇食物,如果從形態上對它歸類,更像一種醬。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風味原產地·雲南》


能做成喃撇的食材很多,常見的樹番茄、馬鬃魚和苦子都有獨自擔任主角的能力。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樹番茄

*《風味原產地·雲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馬鬃魚

*《風味原產地·雲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苦子

*《風味原產地·雲南》


配角的選擇同樣不能馬虎,河谷以及熱帶地區,小米辣基本替代了煳辣子;蒜的加入既能提味又能殺菌;大芫荽、苤菜、香蓼……雲南的深山中每一花每一葉都有獨特的秉性。

院子裡的那口石臼沒閒著,每一次舂搗都是讓食材風味充分釋放的過程。萬物皆可舂,昆明人熟悉的舂雞腳不過是傣族菜中的冰山一角……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舂雞腳

*《風味原產地·雲南》


這是獨屬於雲南人的早晨,1公斤大米可以做3公斤米線,做它的話,卻只能做出1.5公斤來。剛出爐的口感不要太好!又有嚼勁又香,簡直可以空口吃掉好幾大個!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風味原產地·雲南》


如今,木樁舂搗的聲音漸漸在機器與手工的配合裡慢慢消失,但云南人對餌的熱愛卻未削減絲毫,而在水稻種植的源頭,人們也將大米塑造出與餌極為相似的形態。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勁韌的餌塊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餌塊配稀豆粉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雲南菜的經典大救駕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塊、絲、片,從大米到餌再到形態不一的菜餚,支撐起雲南人的日常餐桌。

餌塊也好,年糕也罷,人們對於食物的追求從未停止於果腹。

種植只是收穫的第一步,自然饋贈的作物,在人們的手中重新煥發出生機。如此延伸出的種種,才是稻作文明的意義。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稻作文明的基因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不少雲南城市,“酸爽”是如同名片般的存在。

不愛吃酸的可別來,但愛吃酸的人——這些地方“酸”的開啟方法和種類,可以閃瞎你的世界觀,讓你愛到一口一口,根本停不下來!是不是真正的“吃酸高手”,只有來了雲南才作數。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這酸爽!

*《風味原產地·雲南》

雲南人講究食材的搭配,他們會根據酸度與風味的不同,搭配不同的料理方式和食材,將酸水果化身點睛之筆。景頗名菜鬼雞就是一個典型。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檸檬樹下你和我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擠入小青檸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酸木瓜魚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因為地理、氣候和歷史的原因,雲南人產生了吃酸的偏好;而這種偏好又讓他們對酸水果有了更深一層次的理解,於是,各種各樣的美食應運而生。它們是美食,卻又不只是美食,而是一段歷史,一段地方誌,在歲月的沖刷中,閃爍著光芒。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酸多依洱海白蝦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雲腿

在雲南,倒掛的火腿是最美味的風景線。一條條紅粉相間、帶著大理石般紋理的雲腿,會在火腿師傅的陪伴之下,走完四季的變化。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倒掛的火腿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不同的山頭會誕生出不同的味道,不同師傅的手裡也有不同的獨家秘笈,但想要造就一隻完美的雲南火腿,離不開三步——選材、醃製、熟成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肌肉細緻,脂肪均勻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灑鹽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該收工了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簡單的火腿背後,是不簡單的天時地利與人和,火腿是“鹽、酶和時間翻雲覆雨的表現”。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猜猜豬腿變成了什麼?

*《風味原產地·雲南》

其實“撒”和“撇”兩個字都是傣語。“撒”是生/涼拌的意思,“撇”是苦的意思,合著就是道苦味涼拌。除了牛肉的,也有其他不同變種,比如檸檬撒,螞蟻撒,豬撒撇等。每個主原料不同,配料香草也會相應的產生變化。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苦撒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在德宏這個多民族交融的居住環境裡,“撒”更像是一個被不同民族不斷升級優化的產品,並被所有人共享。比如傣族的苦撒,生牛肉香草丸混合著煮好的苦腸汁,就是傣族人民蘸著吃米線的絕佳“湯汁”。景頗族則會依據自己對酸的口味偏好。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少數民族交融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螞蟻撒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豬撒撇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估計沒有人想到過,生食鮮肉,這個從狩獵時代就存在的飲食方法,居然在數千年人類文明的繁衍生息中,悄悄地保留了下來,併成了這麼一個美味豐富的模樣。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在溼熱的酷暑中悠然自得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芭蕉

用芭蕉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上直接烤的烹飪方式,在雲南叫包燒,是傣族人最常用的烹飪手段。

早先雲南南部的人,吃菜烹飪主要靠狩獵和採集,並不是種植。芭蕉這個植物,莖葉巨大且耐用不說,還生生不息,砍了一顆,8個月後又出一條好漢。所以自然地,當地演變出了用芭蕉葉來盛烹食物的習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生生不息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在傣族人眼裡,沒有什麼是包燒不能烹飪的。但其中最有意思的存在,還是包燒芭蕉花。一株芭蕉樹只開一朵花,當其中部分花蕊長成芭蕉後,其他花蕊也將停止生長。因此摘掉芭蕉花,不但可以讓芭蕉的生長更加充分,也可以給當地人帶來一種新的食材嘗試可能。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裡三層外三層包起來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傣族對芭蕉花的烹飪方式有很多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汆芭蕉花蕊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任何感受過這種美好的人,都捨不得遺忘。那在口中融匯成一種名叫幸福的滋味。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芭蕉粑粑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這並不是《風味原產地·雲南》的全部,十集的美食紀錄片還有更多神秘的食材穿插其間輪番撩撥食慾,在等著你一一發現探索。


如果充了會員(貧窮的拉風哥並沒有),一晚看完,那麼你就要忍住當晚“說走就走”的衝動。如果沒有會員得多受會煎熬,雖然內心會一直惦記。

那裡的植物動物都汲取著彩雲之南的靈氣,在大山深處、川流之間野蠻生長。

那裡不同宗族文化下的烹飪手法各異,最終呈現出食物風格也如萬花筒般絢爛。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慾

*《風味原產地 · 雲南》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把握商業脈搏、搶佔財富先機“保山閩富綜合市場”30000平方旺鋪現面向各大商戶火熱招商,黃金地段、停車便捷,只等你一觸即發!

地址:保山市保岫東路南側清華街道對面

招商電話:199 8756 6668

133 8875 8668

0875-6863333

好消息!雲南又上央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