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第一次從軍生活

1911年10月,以武昌為起點的辛亥革命取得勝利,革命的火焰迅速燃遍全國。湖南革命黨人和新軍首先響應。時年18歲的毛澤東正在湘鄉中學讀書。他決心投筆從戎,為革命盡力。起先,毛澤東準備去武昌投奔革命軍,後因交通不便沒有成行。

10月下旬,湖南革命黨人在長沙起義,毛澤東立即投奔湖南的革命軍隊。當他到城內軍營前準備投軍時,負責接收新兵的長官以“必須有可靠的人擔保”為由,拒不收他入伍。他們二人的對話驚動了一位叫朱其升的上士,他被這位有志青年慷慨激昂的雄辯之詞所打動,於是將毛澤東帶進兵營,徑自找到衡東人彭友勝說:“彭副目(副班長),這位兄弟願意參加革命軍,無人擔保,我們為他擔保行嗎?”彭友勝仔細向毛澤東詢問了一些個人情況後,便決定與彭友勝做毛澤東入伍保人。就這樣,毛澤東便得以用“毛潤之”的名字入伍,在二十五混成協第五師標第一營左隊,當上了一名列兵。

毛澤東的第一次從軍生活


毛澤東剛入軍營就遇見了一件棘手的事。當時戰局未定,物資裝備匱乏,他一時還未領到軍棉衣、軍毯等禦寒裝備,朱其升是老兵,處處關照毛澤東這位新來的弟兄,將自己的新軍裝送給了他,幫助毛澤東過冬。

軍事訓練開始後,毛澤東嚴格要求自己,勤學苦練,僅僅一個多月時間,就掌握了軍事基礎知識和戰鬥基本技能。正、副目見他身材魁梧,動作又熟練、準確,故經常叫他做示範動作,或叫他帶領其他士兵“開小灶”,幫助他們提高軍事技術。很快,毛澤東同排長和多數士兵也交上了朋友,他還勸說另外兩個學生當了兵。

當時很多兵痞四處尋釁滋事,毛澤東經常與之鬥爭。一天,一兵痞在巷口拿了擺攤老太婆的兩包香菸轉身就走。毛澤東恰好遇見,於是攔住他,硬是讓兵痞付完錢才了事。兵痞懷恨在心,經常借題發揮、伺機報復。但看到毛澤東很講鬥爭策略,團結一般弟兄,又受到副目愛護,也就不敢造次了。

毛澤東是一個求知慾望極強的人,即使身在軍營,也從未中斷過讀書看報等學習。當時,毛澤東的軍餉是每月7元。他除留下必要伙食費外,餘下的4元多,全都用在訂報紙上。毛澤東在班中的威信很高。由於他能寫字,有知識,在士兵中他是一位受人敬佩的“大學問家”,經常幫助文化低的士兵寫家信,或講解報刊上的新聞。朱其升回憶說:我之所以後來會記賬、寫字、做生意,這多虧了當時毛潤之的幫助。毛澤東的知識力量使他不知不覺已成為班內的精神頭領———大凡正、副目(正、副班長)佈置的事情,只要毛澤東認為言之有理的,其他列兵也便一呼百應;反之,若毛澤東加以反對,執行起來就大打折扣。

南北議和後,毛澤東與朱其升所在的新軍部隊接到命令,就地解散。毛澤東只好與朱其升等分手告別。

毛澤東的第一次從軍生活

毛澤東寫給朱其升的信


本文原刊於《人民政協報》2018年12月20日10版 春秋週刊

審核:楊春 解豔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