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也能成為管理者?五項修煉助你提升職場效率

一個人也能成為管理者?五項修煉助你提升職場效率

隨著《復聯4》的上映,中國票房的一串記錄被打破。10年22部電影,我們不僅要向創造出漫威宇宙的斯坦李致敬,也要向各位復仇者們致敬。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能力、責任、大愛和團隊精神。雖然反派滅霸實力強勁,但團隊作戰的他們最終贏得戰役。

在復仇者聯盟中,鋼鐵俠和美國隊長被公認為領導者,在很多危難時刻,他們緊緊凝聚團隊,做出正確的決策。不過,仔細想想你會發現,每位英雄都算得上是管理者,在組織需要的時候,隨時都能義不容辭做出貢獻。他們更多是靠聰明才智和策略拯救世界,他們最優秀的品質就是,保證了一個永遠對組織都有用且高效的自己。

英雄們的職責是維護世界和平。同樣的,在現實職場中,企業也希望自己能是個高效的組織,優秀的團隊。雖然這並不容易(聽聽職場的抱怨就知道了),但依舊可以通過正確的方法實現改變,再平凡的一群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暢銷經典《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便為我們指引了方向。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彼得·德魯克的作品,他是管理學科開創者,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他的管理思想傳播到世界130多個國家,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海爾總裁張瑞敏等商界牛人均受到深遠影響。這本書也被稱為是啟蒙中國現代管理第一書,在改革開放時代,引發了中國管理者的思考,為經濟崛起貢獻了不可估量的力量。

一個人也能成為管理者?五項修煉助你提升職場效率

01 那些年,我們對卓有成效管理者的誤解

說到管理者,而且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你是不是覺得離我們普通人有些遙遠呢?

我們通常認為,有頭銜的人才被稱為管理者,他們擁有自己的隊伍,他們的工作就是監督、統籌、發號施令和保持企業正常運作比如上到公司的董事、工廠的廠長,下到部門的主任、車間的領班。即便是小小領導,手中也有令人羨慕的權力。

而且管理者似乎是天生的,他們無論在膽識還是氣場上,都比我們厲害。我們會一邊仰望高高在上的職位,一邊告訴自己還是埋頭過平凡日子。

至於有效性,管理者的工作怎麼會缺少呢?我們實在難以想象,一個西裝革履有氣場的領導,坐在自己辦公室裡朝九晚五的消磨時間。他們的一天有開不完的會議,有見不完的客戶,有處理不完的燒腦問題。

雖然我們總會抱怨,自己應該得到更高的薪酬,不能體諒員工的老闆不是好領導。但只要還沒離開這家企業,就意味你還認同它的文化和氛圍,你還能“忍受”領導的每項決策。

再就是當下的社會,雖然湧現出了很多新的行業,多了很多就業機會。但管理者在一家企業中始終是少數,如果一個部門十個人各個都有頭銜,手裡都有些小權力,那豈不是亂了套。

於是,我們想當然的假定只有領導才是管理者,凡是管理者也一定是有效的。但德魯克告訴我們,這都是錯誤的。在信息爆炸,發展迅速的當下,每一位知識工作者都是管理者,而每一位管理者必須做到有效,卓有成效是能夠學會的。

一個人也能成為管理者?五項修煉助你提升職場效率

02 別驚訝,你也已成為真正管理者的一員

首先,我們來看誰才是真正的管理者。德魯克說,在現代組織裡,能憑藉知識對組織負有貢獻責任,並實質影響組織經營能力和成果的知識工作者,都是管理者。知識工作者可以簡單理解為,創造財富時用腦多於用手,憑藉思考給企業帶來價值的人。

比如,一位普通的市場研究員,沒有任何頭銜和權力。如果他肯把精力放在思考市場情況上,敏銳察覺外部變化帶來的衝擊,寫出有價值的報告,幫助企業提前警覺風險。用專業知識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即便只是一個人,他也是一位管理者。

判讀管理者的標準不是下屬的多少,不是職位的高低,而是他用知識工作的成果對企業產生的影響。

其次,再來說管理者的有效性。如果上述研究員只單純糾結數字,以給出冷冰冰報表為己任,而缺少緊隨趨勢的分析,公司很容易掉入被動的陷阱。這樣,哪怕他是在貢獻知識,他也不能被評為有效。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管理。管理最大的目標就是通過分工,聚合團隊力量,把個人做不到的事通過集體實現。這要求每一位管理者都工作的令人滿意,也就是提高有效性。

企業不可能總能找到全能的“天才”,他們是稀有之物;也不可能總花大量時間培養未來經理人。所以需要把目光放到現有人才上,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能力,讓有效性在團隊中流動起來。

最後,是當前形勢的轉變。智能化時代減少了人們的體力工作,企業的戰略重心早已轉向知識工作。一二線城市紛紛出臺“人才引進”政策,開啟最強大腦爭奪戰,招聘市場也更重視應聘者的思維能力和成果。

德魯克大師用他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知識工作者是一項特殊的“生產要素”,他們幫助高度發達的社會和經濟實體,如發展國家保持強大的競爭力。得人才者得天下,反過來就是,如果你想在組織中有良好發展,先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吧。

一個人也能成為管理者?五項修煉助你提升職場效率

03 請相信,修煉好五點你也可以卓有成效

那如何才能做到卓有成效呢?卓有成效真的可以學會嗎?

和習得其他技能一樣,卓有成效不是天生的,每個人都能像鍛鍊肌肉一樣訓練出有效性。試想倘若這只是少數人的才華,我們現在可能還過著上世紀的生活。

下面就是成為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項修煉:

① 知道如何用好自己的時間

時間是世上最公平的東西,優秀的人都明白它的寶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清楚自己時間的去處,他們會預留整塊時間段解決難題,不會在碎片時間假裝努力。

他們也有繁忙的雜事和推不掉的應酬,但他們始終把任務放在首位,勞逸結合的支配自己的時間。他們不會抱怨時間匆匆,而是聰明地和時間做朋友

② 重視自己能做的貢獻

重視貢獻就是強調把知識轉化為成果。優秀的管理者會在工作前問自己,“我可以做出什麼貢獻”,他們不會立馬上手工作,會先明確任務的期望。這樣便能始終以結果為導向,聚焦解決問題,而非強調過程中自己有多麼勤奮。勤奮沒錯,勤奮沒有收穫就是大錯特錯

③ 慧眼識人,善用他人長處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人們都喜歡關注自己的優點,把別人的缺點牢記在心。不過,團隊的力量是靠大家的優勢累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僅瞭解自己的長處,也看得到他人的長處,包括同級、下屬和上司。他們知道如何利用優勢增加團隊凝聚力,在合適的時機推動工作進程。

④ 堅守要事優先的原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很會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哪怕每天有再多的安排,他們也雷打不動地把最重要的事放在前面。現在絕大部分人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經常是一件事沒有做完,另一件事又擠了進來。一心二用,同時做兩件事看似很酷。但這往往會導致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都做不精的結局。

⑤ 善於做有效的決策

管理者的基本工作就是決策,做正確的決策並體現在工作的成果上。決策不是簡單的做決定,而是要從個人見解出發,蒐集各方意見,讓每位負責人都理清思路,驗證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決策更不是紙上談兵,它從實踐中來,在推行中力求簡單。

市場越來越殘酷,人與人間卻越來越缺乏有效溝通,管理問題也愈加棘手。好在大師告訴我們,每位管理者都可以學會卓有成效,都可以為企業奉獻更多。卓有成效的本質是人人都有做好事的能力,在組織中善用時間、重視貢獻、著眼長處、堅持要事優先、做有效的決策。

一個人也能成為管理者?五項修煉助你提升職場效率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充滿著前所未有的機會;如果你有雄心,又不乏智慧,那麼不管你從何處起步,你都可以沿著自己所選擇的道路登上事業的頂峰。卓有成效不僅是對企業有貢獻,更重要的是它是個人成長最好的證明。當你更加自律,勇敢,懂得利他,同頻的朋友也會自動被吸引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