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醫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中)

梁新永


一代名醫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中)

著名書畫家米南陽先生題贈一代名醫吉良晨先生墨寶

在吉良晨的醫療世界裡,他尋根溯源,上下求索,旁徵博引,革故鼎新,自扁鵲而華佗,自張仲景而李時珍,自《皇帝內經》而《本草綱目》,自《金匱要略》而《溫病條辨》,自傳統而循證,自中醫而西醫,不僅找到了中醫的真正源頭,而且在傳統醫學的道路上走得十分穩健,特別是在借鑑並結合現代循證醫學即“西醫”的過程中如同把握太極拳的實踐原則一樣,始終堅持“不偏不倚,守中用中”的原則,而且以大醫尋道的堅定和執著呼籲風雨兼程中的中醫藥事業不要輸在源頭上。


一代名醫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中)

國之名醫吉良晨先生

因為如此,他對中醫所用藥材的栽培隸屬農業部而收購入市後又以藥材監管的體制和流程多有非議,認為把控好源頭的道地藥材確如考古,要看產地,更要看年份。儘管我不十分了解中醫,但喜讀《素問》,常閱《傷寒》,故對師叔以太極“不偏不倚,守中用中”等太極理論類比中醫藥健康發展的道理還是心領神會,不用點頭暗自許。

因為如此,他以使命擔當的精神,致力於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醫者必須首先置身於有著深厚文化道德傳統這樣一個特定的階層和群體,然後像農夫一樣去辛勤耕耘。只有這樣,才能樂此不疲於杏林春暖的勞作,才能肩負道德使命的絕對原動力,才能將醫者仁心比較地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才能不顧窒礙,漠視非議,義無反顧,直面生死,逆行而上,所倡導的東西也就不再是一個理念,亦或是一個主張,而是一種心靈的呼應,一種靈魂的再現。


一代名醫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中)

2008年1月25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首屆“治未病”高峰論壇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啟動儀式上做專題演講

因為如此,他無愧於醫者仁心的美譽。因為仁者安於義理,厚重不遷,有似於山而仰止,有似於水而無滯。所以孔夫子論人,以知、仁為別,正所謂“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有此境界,方能如領袖毛澤東所言“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師叔六十餘載紮根醫界,不論是軀幹凝霜,還是紙條掛翠,他都將治病救人奉為至高無上的信條,演繹為生命的圭旨。

因為如此,關於中醫存廢之爭不僅動搖了中醫的地位,亦曾傷及民族自尊心。這是一個由來已久的話題,自經學大師俞樾《俞樓雜篡》提出“醫可廢,藥不可盡廢”的觀點之後,此說就構成了近代“廢醫存藥”的思想濫觴。師叔吉良晨先生非常詬病於此說,坦言“中醫應當首先姓‘中’。”他認為中醫教育培養出來高層次人才,竟然不是真正的中醫,居然大多不願做中醫工作,同樣用三年時間拜師繼承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與臨床技術的學術繼承人卻得不到重視,沒有西醫的要求標準,晉升是相當困難的,更談不到中醫帶徒弟,他們就更談不到了。因此有的人為晉升提職去拼命學西醫,這算什麼中醫繼承人?所以不單是中醫後繼乏人,而更可悲的是後繼乏術。這是難堪的中醫教育!他還無不痛惜地說:“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中醫教育偏離了中醫之道,中醫院不姓‘中’了,出現了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情。為了經濟效益,中醫院不傾力採用中醫辨證施治,而是大量採用西醫治療的手段。”


一代名醫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中)

2003年在南陽祭拜醫聖張仲景先師後留影

針對這一話題,師叔不止一次地談起曾經讓他為之臉紅的一件刻骨銘心的往事。那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事,師叔前往我國著名教育家章士釗家中為其診病,巧遇周恩來總理探視章老,當得知師叔來自北京中醫院,就以關心的口吻親切垂詢了中醫界存在的一些問題,並不無憂慮地說:“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繼承和發揚傳統中醫,說不定將來真的要留學國外去學中醫了。”聞聽此語,師叔慚愧難言,頓覺臉上熱烘烘的。此後他暗下決心,以“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精神,默然踐行,不負教誨,終成一代國醫。

周總理的諄諄教誨無時不刻縈繞於心。他在回憶前往澳大利亞五個城市講學的情景之後顯得憂心忡忡,十分感慨地說“我在講學時前來捧場的90%以上都是洋人,他們對中醫非常熟悉,對醫聖張仲景毫不陌生。我暗自揣測,難道總理的話真的不幸言中?”

非典時期,吉良晨先生再次精闢闡述:老中醫擔心的是中醫的教育,中醫的教育嚴重地存在問題,西醫的內容是逐漸的增多,中醫的經典著作篩減又篩減,選讀再選讀,都快沒得可讀了,培養出來的本科生、碩士、博士,能有多少在臨床能看病的,療效又如何呢?從“非典”的疫情觀察,中醫的認識不是單一的去殺死病毒,而是通過四診、八綱,中醫診斷確定疾病的證候。然後定出治療原則,選方遣藥給以整體的調節,這就是理法方藥,辨證論治,這也就是中醫學的精髓。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醫辨證論治,再次發揮了神奇的作用,再次讓世界對中醫刮目相看,也再次證實了他的論述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師叔天資聰穎,幼承庭學,啟蒙《醫學三字經》,知曉“醫之始,本歧黃”。並遵師訓,背誦湯頭歌訣,四言舉要,《雷公炮炙藥性賦》及諸多經典醫籍。熟讀牢記的功夫不僅受用一生,而且成為後學楷模。會診講學,張口即是,信手拈來,得心應手。我曾客座講學於高等學府,當堂提問中文系學生,竟有多人不能完整背誦《離騷》和《長恨歌》,相較於師叔熟練記誦《內經》和《傷寒》,愧何如之!


一代名醫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中)

吉良晨先生與三子吉仲齡和弟子袁紹良

紮實的基本功需要耐得住寂寞,但置身市場大潮,又有多少人甘於“十年磨一劍”!此等篤定專一的功夫還體現在方劑調配和藥方開具的具體環節,從目前所能看到的保留和流傳的一些吉良晨診病所開的中醫藥方即可窺見醫者的談吐、胸襟、境界、學識和思想。東漢醫聖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被稱之為方書之祖,收錄的三百一十四個藥方不僅簡便效廉,而且體現出處方用藥的最高境界。古人醫在心,心正藥自真。今人醫在手,手濫藥不神。古人所言,恰是此理。

一代名醫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中)

吉良晨先生存世藥方

師叔自弱冠懸壺,投身醫道已歷六十餘載,行醫療病確有看穿人體,洞察臟腑的本事。這同樣得益於他六十餘載聞雞起舞,挑燈看劍,把握陰陽,獨立守神,窮究拳學真諦,徹悟內氣潛轉的武學實踐。因為常年練功行氣,自然經絡通暢,身體通透,把脈問診,開方下藥,確乎鞭辟入裡,與眾不同。

讀書要弄懂學理、文脈,練拳要明白象形、取勢。不能淺嘗輒止,取其大概,似是而非。拳入正軌,術趨坦途,功夫上身,必須去皮見肉,去肉見骨,去骨見髓,一層層深入下去,方得真趣,方見真諦,方能致用,學到的東西才能既有益於己,又受用於人,更普濟於世。後學者向前輩學習的東西很多,誠如師叔這般求真務實,行不苟且,方能步入正軌,學有所成。


一代名醫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中)

2001年在北京名中醫專家臨床經驗高級講習班課後為學員簽字留念

梁新永,文化學者,職業經理人,蘭州大學客座研究員。楊露禪門下崔毅士一脈嫡系代表和西青先生入室弟子,非物質文化遺產靜功纏絲太極拳傳承人。


一代名醫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中)

國學大師王國維墨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