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谈判失败到石油减产协议出炉,“黑天鹅”对加密货币影响重大吗

时隔一个月余,这场影响全球的石油价格大战终于出现了停火的迹象。

周一凌晨,“欧佩克+”石油联盟宣布达成一项历史性减产协议,协议中表明,石油联盟将开启连续三轮减产,在接下来的5月份,主要产油国将开启第一波接近1000万桶/日的减产之旅。此外G20集团也有所行动,美国、巴西、加拿大均表示将共同减产370万桶/日。

此次减产协议达成,对于整个原油市场而言都是利好,受此影响,国际油价持续回升,美国WTI油价涨近5%,布伦特原油涨4%。

不过高盛指出,欧佩克+减产协议是历史性的,但减产规模不足。预计欧佩克+原油供应将较第一季度的产量减少430万桶/日,油价将在未来数周内进一步下跌。

此前,原油市场“黑天鹅”事件一度影响到加密货币市场。3月9日,石油产国之间谈判破裂,导致石油市场大跌,一时之间,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疯狂上涨,而以“数字黄金”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却并没有给出良好的表现,比特币不但没有上涨反而下触新低。而在此次消息影响下,比特币价格出现快速下杀,随后主要保持震荡。

外界消息好也跌,坏也跌,曾被认为是经济动荡时期的最佳选择及避险资产之一的比特币似乎已经越来越没有避险效用了。

事实上,比特币的下跌,原因或许和原油的相关性并非那么密切,本质上还是加密货币的根基不稳,恐慌性过高,无论是宏观面还是加密货币市场本身逻辑,对于加密货币市场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原因只有一个—资金量。所以只要有国际动态,相关于金融与资产。就会导致比特币波动,继而影响整个加密货币行业。在先前的一些国际事件中,比特币价格还是会被拉涨的。

黑天鹅事件是市场个例,而普遍的通过消息面追求流动性是一直存在的。加密货币行业合约爆仓和市场周期决定了现在投资者对于资金买卖的判断。

各行各业和政府都在探索如何将区块链科技融入现有系统,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呼吁支持法币的央行发行加密货币,以促进金融包容性及金融系统稳健发展。

在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十多年的历程中,市场崩盘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但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