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个诗人

我来自潮汕


“我不是李嘉诚,就是饶宗颐。”——《我来自潮汕》

许立志,男,90后深圳诗人,广东揭阳人,曾被誉为打工文学接班人。高中毕业辗转广州、中山等地打工后,2011年来到深圳,成为富士康公司的一名流水线工人。2014年9月30日在深圳坠楼自杀。翌日0点0分,其生前最后一条微博“新的一天”被定时发送成功。

许立志喜好文学,尤爱诗歌,其诗歌生涯开始于2010年左右,作品见于《打工诗人》《打工文学》《特区文学》《深圳特区报》《天津诗人》《新世纪诗典》等。在许立志辞世之后,诗人秦晓宇将其生前写就的共一百九十五首诗进行筛选,最终选取一百八十七首诗进行整理并出版,取许立志最后一条微博中的“新的一天”为诗集名称。

从2010年初始,到2014年生命的结束,许立志短暂的诗歌生涯,恰似他短暂的一生。

杀死一个诗人
杀死一个诗人

2010年:穿短袖的少年


“穿短袖的少年流落人间,跌落在人间万象。”——《短袖》

2010年,许立志还未来到深圳。这一年,他20岁,告别学校还不久,正辗转各地,试图在广阔的社会里寻找一个扎根之所,好让自己这株社会上的新苗,可以安稳下来并茁壮成长。这一年,恰好也是许立志开始其诗歌生涯的第一年。

这一时期,许立志的诗大多有前途未定的迷茫怅惘之意。《光阴·岸》“我本是昨天的孩子/而命运是明天的监护人/留下滚滚而过的历史/呆在原乡”。

杀死一个诗人
杀死一个诗人

2011年:月亮从厂区升起


“白班不见太阳,晚班不见月亮。”——《疲倦》

2011年,许立志21岁。这一年,他来到深圳,成为富士康流水线上普通的一员。这一年,也是其短暂诗歌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年。

许立志在富士康的流水线上开始感知到工业社会的冰冷,不断被冷冰冰的机器挤压以榨取所谓的劳动力。在深圳,在富士康里,许立志体会到的不是所谓的梦想和未来,而是两班颠倒的疲倦、微薄工资的入不敷出以及因外来农民工身份带来的身世飘零之感

《流水线上的雕塑》(节选)

沉湎于打工生活

我眉间长出一道孤苦

任机台日夜打磨

咣当声里

十万打工仔

十万打工妹

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

在流水线上,亲手埋葬

杀死一个诗人
杀死一个诗人

2012年:静候春天


“静候春天,把一片死寂掀开。”——《静候春天》

2012年,这一年,许立志仍在富士康的流水线上平凡度日,生活与2011年相比并无太大差别。只是这一年,许立志已经学会习惯辛苦乏味的流水线生活,也渐渐不再抱怨,只是安静下来等待,等待他想象中的“春天”的到来。

2012年,许立志仅有诗作11首,像他在《静候春天》中所言,他是沉默而悲悯的老渔民,只等着春天的到来,把一片死寂掀开。

杀死一个诗人
杀死一个诗人

2013年:合格的诗人


“作为一名合格的诗人,你都将死于,自杀。”——《诗人之死》

2013年,这一年,许立志还是一样,在富士康的流水线旁站立。生活于他而言并无多大新意,更不幸的是,这一年,他的诗歌中第一次出现清晰的死意,死亡的阴霾开始逐渐笼罩他

《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

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

他们把它叫做螺丝

我咽下这工业的废水,失业的订单

那些低于机台的青春早早夭亡

我咽下奔波,咽下流离失所

咽下人行天桥,咽下长满水锈的生活

我再咽不下了

所有我曾经咽下的现在都从喉咙汹涌而出

在祖国的领土上铺成一首

耻辱的诗

杀死一个诗人
杀死一个诗人

2014年:新的一天


“我来时很好,去时,也很好。”——《我弥留之际》

2014年,这一年的2月,许立志在与富士康的合约期满后赴江苏谋职。不久后,又返回深圳与富士康签订新的合约。在此期间,许立志有一段空档不曾创作。然而再次提起笔时,却已是绝笔。

这一年,许立志共创作21首诗。《故事三则》是其最后一首诗。《故事三则》由《爱情故事》、《友情故事》、《亲情故事》构成。这三则故事,每一则都十分平和,但去意已决。这平和,倒不如是说将死之际的平静。

如《爱情故事》:“我们就这样抱着/耗尽一生”;《友情故事》:“这一次/我们早早约好了时间地点/一起静静地等待着

”;《亲情故事》:“当他们都看着我活到二十四岁时/这虚构也许就成为现实”。

而在每则故事的结尾,许立志都附上了“1990-2014”的字样,更可见其去意决绝。带着这样浓重的去意,其诗读来,死亡之诗意跃然纸上。

2014年9月30日下午,许立志从龙华一座大厦的十七层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杀死一个诗人
杀死一个诗人

新的一天


许立志的诗,既是写自己,又是写无数与他一般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打工者。许立志之死,既是打工者之死,也是诗人之死。

许立志以其诗歌和死亡的力量,让我们将更多的关注放在打工者这一群体上。关于底层者和社会的正义的命题,也许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正如许立志的最后一条微博所说的“新的一天”一般,我们所能确定的,就是底层的权益和社会正义会如“新的一天”一般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海滨大卫,90后广场舞爱好者,愿你的悲欢有人相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