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地是中国的,法国不答应

我说白兰地最早是在诞生,你还别不信,据英国专家李约瑟在研究中国科学史后提出,世界上

最早发明白兰地的是中国人。稍后我们相继阐述。


其实不只于白兰地,中国大地上都曾出现过各种美酒,但是由于现在人们收藏藏品更加注重藏

品的升值潜力,自然也就对市面上流通较多的主流比较趋之若鹜,使得很多具有文化底蕴的老

酒只能昙花一现。


马未都曾经说过:“人一生中最大的的乐趣一定是文化带来。”言外之意,一瓶稀世茅台和一

瓶名不见传的却富含文化内蕴的老酒,在经济价值上也许有天壤之别。但在文化价值上,他们

是平等的。


今天我们就曾经在中国白酒历史上出现过的8款白酒,故事、文化谈一下,看一下让爽到爆的

白酒文化。


TOP 1 中古白酒白兰地

我们有理由推断,世界上最早的白兰地发源地,应在中国,然而,没等得及 我们为这一推断

骄傲,我们已发现,这个或许起源于中国的白兰地酒,实在与我们 没有多少血亲相认的缘分。

中国的白兰地在世界白兰地知名品牌中并没有占据一席之地。当我手中握着这 几瓶20世纪

60、70、80年代分别留存下的白兰地时,感慨命运的枯辘从未停下变 迁的脚步:“樱桃白兰

地”曾是世人心中至珍之宝,它的生产厂家国营青岛葡萄酒 ,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破产的阵痛

后最终接受了被控股的宿命;兴隆县酒厂的 “白兰地”令当地人引以为爱,可如今酒厂已不

复存在,白兰地也随之成为过去式; 张裕35的金奖白兰地曾数次斩获殊荣、多次被评为国家

名酒,但最终随着80年代张裕葡萄酒系列的推出而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扮演着张

裕众多葡萄酒系列中并不起眼的角色。

金奖白兰地上的“葵花”商标,颇值一提。在该酒上使用的“葵花”注册商标 和茅台酒厂当

时用来出口的“葵花”商标,都属于当时的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是此公司的国际注册商

标。不仅如此,当时青岛酿酒厂生产的白葡萄酒等,都曾以 相同的“葵花牌”出口到了海外

各国。这朵充满象征生命力的“太阳花”(葵花的 英译直译就是太阳花),在逐渐淡去的那

个年代,曾经是如此绚烂地开放着。

因此,尽管面对岁月流转而感慨万千,我仍在老酒的收藏中,反复体味复刻在 这些瓶身、酒

标和瓶盖中的历史,这一段被记忆着的文化,在往昔岁月的光影中却 一直不曾逝去。我想,

这个,就是老酒收藏的魅力所在。

白兰地是中国的,法国不答应

TOP2 上海香酒与杨梅烧酒

将上海香酒与杨梅烧酒放在一起讨论,源于我在收藏中的一个偶然发现。

杨梅烧酒是如今百姓家自己也能提酿的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便把它作 为一味

药,“涤肠胃,烧灰服,断下痢,勘验”。这瓶至少有30岁的杨梅酒,历经 岁月的浸泡,仍

然是色泽清亮,令人望梅止渴、垂涎欲滴。而啤酒盖长瓶的上海香 酒,酒色通体发黄、充满

历史感的酒标尚且完好,整体协调。

当然,吸引我的绝不止如此,这两瓶酒酒标上憨态可掬的“熊猫”商标,以及 “中国酿酒

厂”的厂名,引发我连篇想象:若说到国酒茅台,至多也就以“飞天”、 “五星”、“葵

花”等商标,再加之“国营贵州茅台酒厂”、“贵州茅台酒厂”等厂名; 可一直在白酒界动

静不大的上海白酒,却撑起了 “熊猫牌”和“中国酿酒厂”的两 大招牌,如此说来,这上海

白酒岂不更有成为国酒的潜质?

这只是关于这个厂名与商标的几句戏谑。回归到收藏的角度,上海产的白酒, 我想也曾在中国

白酒史上书写下自己的辉煌。1986年《中国企事业名录大全》中仍 记载着,“上海市中国酿

酒厂:上海特曲、江市头曲、二曲、乙级大曲、上稗曲酒、 白酒、二锅头”。而1991年出版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制镇建设与发展》也记录着, 该厂的分厂“余山酿酒厂”生产的“杨

梅煮酒”曾辉煌酒界,获得过国家商务部优 质产品称号。这些,是中国酿酒厂留存下不多的

文字记载,而在与上海酿酒协会的 求证过程中,我也得知,上海酿酒厂早在20世纪90年代,

便已不复存在。可叹, 这少有的属于上海以及上海人们的白酒记忆,渐渐地隐没在这座大都市的霓虹中。

白兰地是中国的,法国不答应

Top3 五香曲酒

探寻酒名,是收藏之一乐。名酒如五粮液, 由五种粮食酿成。再如竹叶青酒,竹叶青的串入

不言自明。这瓶安阳县酒厂出品的五香曲酒,以 五香串酒,其名贵之难得不言自喻,因此也

是我 地方名酒中珍爱的一种。

作为一座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安 阳曾以“中国第一古都”、“中华民族文字发祥

地” 傲然于世,在殷墟中出土的数千件青铜礼器中, 有百分之七十是酒器酒具,尤其是天

趣,被誉为 “中国十大国宝级酒器”,足可见安阳在中国酒文 化史上重要的地位。

然而,这座记载着古老中国酒文化鼎盛发展 期的古城,如今却少了几分值得骄傲的资本:当

时间的列车驶入21世纪,我们遗憾地发现,在名 酒辈出的河南,安阳实在无法与国家名酒沾

亲带 故,只能面对着宋河、宝丰、张弓望而叹息。

不过,这却便是我钟爱五香曲的原因,尽管 安阳县酒厂,早已大浪淘沙,淹没在市场经济的

澎湃汹潮中,但这瓶五香曲,却能历久弥香一一 加入五种药材,每种药材都取一香字,并坚

持以 古法酿制,终得“五香曲酒”。在如今盲目求快的 “快餐社会”,它却不紧不慢地散发

古雅,泛黄的 酒标,以及与酒标色彩几乎融于一体的酒色。这 便是五香曲:伝香气丁香、广

木香、香砂仁、香 山奈。得香如此,收藏之乐。

白兰地是中国的,法国不答应

Top4“官亭"与“梯杷"

官亭大曲原本并没什么可称道的,以地 点命名之酒,数不胜数,而官亭,亦不过是 巨鹿县城六镇之一,称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将官亭大曲和梯杷香烟并列排放, 便出来了几分反讽的味道。

原因在何?一读便知。

聊天会友,来上一根香烟,梯杷,提拔。 众人皆喜。

聚餐品酒,喝上一口官亭,官亭,官停。 好不尴尬。

只怕一顿饭下来,不知几人将食之无味, 亦不知将引起几人猜忌、几人愁。

这便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之处,谐音的 两词,平添了不少人际交往间的微妙。联想起这几年,有些白酒的生产厂家研 制出的“首长专供”、“厅局级专用”等酒, 一时间,不知多少人以喝此酒为荣,并将之与人身份对等,煞是有几分值得炫耀的与众不同。这梯杷香烟的烟草厂家,也真可谓是对人的心理了如指掌,不仅谐音吉利,而且投其所好。相比之下,这“官亭大曲”颇有些不识大体的不自觉,只可惜官亭酒厂已不复存在,不然我还真有冲动大胆谏言,赶紧识时务为俊杰,改名易姓吧!都是戏谑,不足为道。但家中摆上这样 一瓶官亭酒,人便也随之平静起来,虽然无法与世无争、淡泊名利,但至少可以停下来、 静下来、常思常省。

白兰地是中国的,法国不答应

Top5 春酒

山西侯马市地方国营酒厂如今早已无迹可寻,剩下这两瓶春酒, 引人浮想联翩。从秦汉时期开始,便有春冬酒之分。汉人酿酒多在春、冬两季, 《周礼》中便记载着:中山冬酿, 接夏而成。

“春”字到了现代,开始或多 或少地被赋予了一些情感色彩,于 是变得不再容易让人接受,这个曾经在汉朝纯粹指涉季节的春酒,如 今已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剩下这侯马酒厂生产的春酒,也已成为回忆。收藏之乐在于,当我们回归这 一段与酒有关的历史,我们所珍视的,不仅是与酒本身有关的回忆, 更是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的文化记忆,就好像在酒瓶背标上写着的 “春人饮春沈,春鸟弄春声”,美其名曰“出土唐诗”,这样的单纯, 不知要引起多少人哑然失笑。于是我们怅然,我们曾经走过 的20世纪70 ~ 80年代,是多么单纯的历史记忆,而如今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谨言甚微、复杂繁重的社会,那种单纯而又美好的表达方式,早已风轻云淡。

白兰地是中国的,法国不答应

Top6 虎骨酒

千百年来,虎骨酒®一直是民间信仰很高的药酒。由于元代以前,中国尚未出现真正意义的烧酒,酒精含量也颇低,虎骨药力通过浸泡还尚难完全发挥。因此唐宋开始,人们开始在药酒中添加其他的药材成分,虎骨酒逐渐由单方药酒变成了复方药酒气自我国宣布取消虎骨药用标准后,虎骨酒成为买卖流通领域中的禁品, 从此一酒难求。

收藏图中这瓶虎骨酒,首先缘于其珍贵,它采用四十六味药材制成,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

然而,如若收藏虎骨酒,同仁堂生产的虎骨酒才是上佳之选,选择手中这瓶酒 则必是出于更为重要的意义。珍爱手中此酒,乃是出于酒标中遗存的红色记忆:五七制药厂。在那个红色年代,标有“五七”二字的,皆是对“五七指示”的赤诚相应,这个“最高指示”的 推广,遍及全国,截止到1969年,仅河北省便开办“五七”干校一百多所。“五七” 的历史,注定是中国当代政治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留存在这瓶酒的酒标上 的,也是不可复生的文化资源,它不仅渗透着对那个激进时代的反思,更是留下了 对沧桑岁月的一声叹息……

白兰地是中国的,法国不答应

Top7 宜春酒

宜春酒,有足以使我有豪迈激昂的理由:早在晋朝时期,宜春酒就是上贡酒品。唐宋时期,也多有与宜春酒相关的记载。

然而,在现代,宜春酒厂出产的酒在整个地区并未占据举足轻重之地位,该地区樟树市的四特酒占据了当地的半壁江山,若从收藏的角度,则收藏陈年四特似乎更胜一筹。将江西宜春酒厂1977年出品的这套松竹梅酒作为珍品收藏,多少出于私心。这自是出于乡亲乡情的自豪,更是出于对本土文化传承不容懈怠的责任。当然,这套松竹梅酒上所承载的,远远不止是家乡之酒这么简单,仔细端详, 我用“浪漫、精妙、美好”来归纳这组酒给我带来的收藏之乐。“可直接饮用、可以矿泉水或苏打水冲淡饮用、可三种之二混合饮用,亦可三 者调和饮用。若以晶澈玻杯先倒入宜春梅,其次徐徐沿杯边注入庐山竹,最后沿杯边极缓注入井冈松,可称为三层色彩调和的鸡尾酒。”

白兰地是中国的,法国不答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