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地是中國的,法國不答應

我說白蘭地最早是在誕生,你還別不信,據英國專家李約瑟在研究中國科學史後提出,世界上

最早發明白蘭地的是中國人。稍後我們相繼闡述。


其實不只於白蘭地,中國大地上都曾出現過各種美酒,但是由於現在人們收藏藏品更加註重藏

品的升值潛力,自然也就對市面上流通較多的主流比較趨之若鶩,使得很多具有文化底蘊的老

酒只能曇花一現。


馬未都曾經說過:“人一生中最大的的樂趣一定是文化帶來。”言外之意,一瓶稀世茅臺和一

瓶名不見傳的卻富含文化內蘊的老酒,在經濟價值上也許有天壤之別。但在文化價值上,他們

是平等的。


今天我們就曾經在中國白酒歷史上出現過的8款白酒,故事、文化談一下,看一下讓爽到爆的

白酒文化。


TOP 1 中古白酒白蘭地

我們有理由推斷,世界上最早的白蘭地發源地,應在中國,然而,沒等得及 我們為這一推斷

驕傲,我們已發現,這個或許起源於中國的白蘭地酒,實在與我們 沒有多少血親相認的緣分。

中國的白蘭地在世界白蘭地知名品牌中並沒有佔據一席之地。當我手中握著這 幾瓶20世紀

60、70、80年代分別留存下的白蘭地時,感慨命運的枯轆從未停下變 遷的腳步:“櫻桃白蘭

地”曾是世人心中至珍之寶,它的生產廠家國營青島葡萄酒 ,在經歷20世紀90年代破產的陣痛

後最終接受了被控股的宿命;興隆縣酒廠的 “白蘭地”令當地人引以為愛,可如今酒廠已不

復存在,白蘭地也隨之成為過去式; 張裕35的金獎白蘭地曾數次斬獲殊榮、多次被評為國家

名酒,但最終隨著80年代張裕葡萄酒系列的推出而逐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如今扮演著張

裕眾多葡萄酒系列中並不起眼的角色。

金獎白蘭地上的“葵花”商標,頗值一提。在該酒上使用的“葵花”註冊商標 和茅臺酒廠當

時用來出口的“葵花”商標,都屬於當時的山東省食品進出口公司,是此公司的國際註冊商

標。不僅如此,當時青島釀酒廠生產的白葡萄酒等,都曾以 相同的“葵花牌”出口到了海外

各國。這朵充滿象徵生命力的“太陽花”(葵花的 英譯直譯就是太陽花),在逐漸淡去的那

個年代,曾經是如此絢爛地開放著。

因此,儘管面對歲月流轉而感慨萬千,我仍在老酒的收藏中,反覆體味復刻在 這些瓶身、酒

標和瓶蓋中的歷史,這一段被記憶著的文化,在往昔歲月的光影中卻 一直不曾逝去。我想,

這個,就是老酒收藏的魅力所在。

白蘭地是中國的,法國不答應

TOP2 上海香酒與楊梅燒酒

將上海香酒與楊梅燒酒放在一起討論,源於我在收藏中的一個偶然發現。

楊梅燒酒是如今百姓家自己也能提釀的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便把它作 為一味

藥,“滌腸胃,燒灰服,斷下痢,勘驗”。這瓶至少有30歲的楊梅酒,歷經 歲月的浸泡,仍

然是色澤清亮,令人望梅止渴、垂涎欲滴。而啤酒蓋長瓶的上海香 酒,酒色通體發黃、充滿

歷史感的酒標尚且完好,整體協調。

當然,吸引我的絕不止如此,這兩瓶酒酒標上憨態可掬的“熊貓”商標,以及 “中國釀酒

廠”的廠名,引發我連篇想象:若說到國酒茅臺,至多也就以“飛天”、 “五星”、“葵

花”等商標,再加之“國營貴州茅臺酒廠”、“貴州茅臺酒廠”等廠名; 可一直在白酒界動

靜不大的上海白酒,卻撐起了 “熊貓牌”和“中國釀酒廠”的兩 大招牌,如此說來,這上海

白酒豈不更有成為國酒的潛質?

這只是關於這個廠名與商標的幾句戲謔。迴歸到收藏的角度,上海產的白酒, 我想也曾在中國

白酒史上書寫下自己的輝煌。1986年《中國企事業名錄大全》中仍 記載著,“上海市中國釀

酒廠:上海特曲、江市頭曲、二曲、乙級大麴、上稗麴酒、 白酒、二鍋頭”。而1991年出版

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制鎮建設與發展》也記錄著, 該廠的分廠“餘山釀酒廠”生產的“楊

梅煮酒”曾輝煌酒界,獲得過國家商務部優 質產品稱號。這些,是中國釀酒廠留存下不多的

文字記載,而在與上海釀酒協會的 求證過程中,我也得知,上海釀酒廠早在20世紀90年代,

便已不復存在。可嘆, 這少有的屬於上海以及上海人們的白酒記憶,漸漸地隱沒在這座大都市的霓虹中。

白蘭地是中國的,法國不答應

Top3 五香麴酒

探尋酒名,是收藏之一樂。名酒如五糧液, 由五種糧食釀成。再如竹葉青酒,竹葉青的串入

不言自明。這瓶安陽縣酒廠出品的五香麴酒,以 五香串酒,其名貴之難得不言自喻,因此也

是我 地方名酒中珍愛的一種。

作為一座擁有三千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安 陽曾以“中國第一古都”、“中華民族文字發祥

地” 傲然於世,在殷墟中出土的數千件青銅禮器中, 有百分之七十是酒器酒具,尤其是天

趣,被譽為 “中國十大國寶級酒器”,足可見安陽在中國酒文 化史上重要的地位。

然而,這座記載著古老中國酒文化鼎盛發展 期的古城,如今卻少了幾分值得驕傲的資本:當

時間的列車駛入21世紀,我們遺憾地發現,在名 酒輩出的河南,安陽實在無法與國家名酒沾

親帶 故,只能面對著宋河、寶豐、張弓望而嘆息。

不過,這卻便是我鍾愛五香曲的原因,儘管 安陽縣酒廠,早已大浪淘沙,淹沒在市場經濟的

澎湃洶潮中,但這瓶五香曲,卻能歷久彌香一一 加入五種藥材,每種藥材都取一香字,並堅

持以 古法釀製,終得“五香麴酒”。在如今盲目求快的 “快餐社會”,它卻不緊不慢地散發

古雅,泛黃的 酒標,以及與酒標色彩幾乎融於一體的酒色。這 便是五香曲:伝香氣丁香、廣

木香、香砂仁、香 山奈。得香如此,收藏之樂。

白蘭地是中國的,法國不答應

Top4“官亭"與“梯杷"

官亭大麴原本並沒什麼可稱道的,以地 點命名之酒,數不勝數,而官亭,亦不過是 鉅鹿縣城六鎮之一,稱不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可是,將官亭大麴和梯杷香菸並列排放, 便出來了幾分反諷的味道。

原因在何?一讀便知。

聊天會友,來上一根香菸,梯杷,提拔。 眾人皆喜。

聚餐品酒,喝上一口官亭,官亭,官停。 好不尷尬。

只怕一頓飯下來,不知幾人將食之無味, 亦不知將引起幾人猜忌、幾人愁。

這便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之處,諧音的 兩詞,平添了不少人際交往間的微妙。聯想起這幾年,有些白酒的生產廠家研 製出的“首長專供”、“廳局級專用”等酒, 一時間,不知多少人以喝此酒為榮,並將之與人身份對等,煞是有幾分值得炫耀的與眾不同。這梯杷香菸的菸草廠家,也真可謂是對人的心理瞭如指掌,不僅諧音吉利,而且投其所好。相比之下,這“官亭大麴”頗有些不識大體的不自覺,只可惜官亭酒廠已不復存在,不然我還真有衝動大膽諫言,趕緊識時務為俊傑,改名易姓吧!都是戲謔,不足為道。但家中擺上這樣 一瓶官亭酒,人便也隨之平靜起來,雖然無法與世無爭、淡泊名利,但至少可以停下來、 靜下來、常思常省。

白蘭地是中國的,法國不答應

Top5 春酒

山西侯馬市地方國營酒廠如今早已無跡可尋,剩下這兩瓶春酒, 引人浮想聯翩。從秦漢時期開始,便有春冬酒之分。漢人釀酒多在春、冬兩季, 《周禮》中便記載著:中山冬釀, 接夏而成。

“春”字到了現代,開始或多 或少地被賦予了一些情感色彩,於 是變得不再容易讓人接受,這個曾經在漢朝純粹指涉季節的春酒,如 今已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剩下這侯馬酒廠生產的春酒,也已成為回憶。收藏之樂在於,當我們迴歸這 一段與酒有關的歷史,我們所珍視的,不僅是與酒本身有關的回憶, 更是與這個時代緊密相連的文化記憶,就好像在酒瓶背標上寫著的 “春人飲春沈,春鳥弄春聲”,美其名曰“出土唐詩”,這樣的單純, 不知要引起多少人啞然失笑。於是我們悵然,我們曾經走過 的20世紀70 ~ 80年代,是多麼單純的歷史記憶,而如今在我們生活的這個謹言甚微、複雜繁重的社會,那種單純而又美好的表達方式,早已風輕雲淡。

白蘭地是中國的,法國不答應

Top6 虎骨酒

千百年來,虎骨酒®一直是民間信仰很高的藥酒。由於元代以前,中國尚未出現真正意義的燒酒,酒精含量也頗低,虎骨藥力通過浸泡還尚難完全發揮。因此唐宋開始,人們開始在藥酒中添加其他的藥材成分,虎骨酒逐漸由單方藥酒變成了複方藥酒氣自我國宣佈取消虎骨藥用標準後,虎骨酒成為買賣流通領域中的禁品, 從此一酒難求。

收藏圖中這瓶虎骨酒,首先緣於其珍貴,它採用四十六味藥材製成,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

然而,如若收藏虎骨酒,同仁堂生產的虎骨酒才是上佳之選,選擇手中這瓶酒 則必是出於更為重要的意義。珍愛手中此酒,乃是出於酒標中遺存的紅色記憶:五七製藥廠。在那個紅色年代,標有“五七”二字的,皆是對“五七指示”的赤誠相應,這個“最高指示”的 推廣,遍及全國,截止到1969年,僅河北省便開辦“五七”幹校一百多所。“五七” 的歷史,註定是中國當代政治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留存在這瓶酒的酒標上 的,也是不可復生的文化資源,它不僅滲透著對那個激進時代的反思,更是留下了 對滄桑歲月的一聲嘆息……

白蘭地是中國的,法國不答應

Top7 宜春酒

宜春酒,有足以使我有豪邁激昂的理由:早在晉朝時期,宜春酒就是上貢酒品。唐宋時期,也多有與宜春酒相關的記載。

然而,在現代,宜春酒廠出產的酒在整個地區並未佔據舉足輕重之地位,該地區樟樹市的四特酒佔據了當地的半壁江山,若從收藏的角度,則收藏陳年四特似乎更勝一籌。將江西宜春酒廠1977年出品的這套松竹梅酒作為珍品收藏,多少出於私心。這自是出於鄉親鄉情的自豪,更是出於對本土文化傳承不容懈怠的責任。當然,這套松竹梅酒上所承載的,遠遠不止是家鄉之酒這麼簡單,仔細端詳, 我用“浪漫、精妙、美好”來歸納這組酒給我帶來的收藏之樂。“可直接飲用、可以礦泉水或蘇打水沖淡飲用、可三種之二混合飲用,亦可三 者調和飲用。若以晶澈玻杯先倒入宜春梅,其次徐徐沿杯邊注入廬山竹,最後沿杯邊極緩注入井岡松,可稱為三層色彩調和的雞尾酒。”

白蘭地是中國的,法國不答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