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來這裡玩的,為什麼要叫我摸棺材?

我記得我高考結束那年,和親戚一起去北京遊玩。其中一天的行程是參觀明十三陵,途中有個小景點,是某位公主的墳墓,這個景點不大,就是一個入口,進去就是墓道,隨著墓道一路向下走,大概十幾米就到底了,到底後就是一個大大的棺材,棺材下面好像有什麼用來墊高了棺材,但因為裡面燈光太昏暗,我也沒有看清。

按理說,這個棺材也算文物了,但並沒有保護性措施,就連最簡單的隔離欄杆都沒有,於是在場的遊人和我異常興奮的圍著棺材轉了一圈,參觀了幾分鐘,這時不知道誰說了一句:“棺材,棺材,升官發財。”頃刻,大家已經由看棺材變成了摸棺材,摸了棺身不夠,還要摸棺蓋,有人因為身高不夠,還要隨行的人抱高上去摸。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特別有意思,對於死人的態度,民間習俗是晦氣、迴避,但裝死人的棺材卻成了升官發財的象徵,成了一件吉利的物件。

民間的好多習俗都無證可靠,無來源可以探究,我雖然不是民俗家,卻也想探探“升官發財”的來源,為什麼會被百姓採信,我想有兩點原因:


我只是來這裡玩的,為什麼要叫我摸棺材?


一、流傳下來的書籍上有此記錄

把棺材和升官發財聯繫在一起的,最常見的典籍要數《周公解夢》,原文是這樣的

冢墓高者大吉利 新冢棺郭主憂除 冢墓上有云氣吉 冢基門開百事吉
冢墓上明吉暗兇 冢墓生樹吉折兇 冢墓上開花大古 墓中棺自出大吉
將棺入宅祿位至 死人出棺外客至 開棺與死人言兇 棺斂死人主得財
升棺水上大得財 空野無人主遠行

書中就說了,夢見棺材入戶要做官,夢見把死人放進棺材要得財,夢見棺材在水裡更要得大財。

其他的還有《世說新語·文學》:

“將得官而夢棺”。

要做官了就會夢見棺材。

還有唐代呂道生所著的《定命錄》中記載了唐代詩人趙良器夢見棺材後,一路高升的奇聞異事。

趙良器嘗夢有十餘棺並頭而列,良器從東歷踐其棺,至第十一棺,破陷其腳,後果歷仕十一職,至中書舍人卒”。

趙良器曾經夢見有十餘口棺材並列擺在一起,他就從東開始,一個挨一個地踩過去,踩到第十一個棺材時,棺材就破了,他的腳陷了進去。後來,他歷任了十一個職位,做到中書舍人就死了。

我想這些可能就是“棺材,棺材,升官發財”這個說法的主要來源吧。

二、讀起來朗朗上口

“棺材,棺材,升官發財。”棺”和“官”同音,“材”和“財”同音,讀起來押韻,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慢慢就流傳開來了,逐漸成了民俗,棺材就變成了吉祥的物件。夢見棺材會升官發財,也慢慢演變成了摸摸棺材也能升官發財了。

聽聞這種民俗在廣西柳州最為流行,當地人甚至把棺材做成小配飾隨身攜帶,希望棺材能給自己帶來好運和財運。

那麼在大家的周圍有沒有佩戴棺材的習俗呢?


我只是來這裡玩的,為什麼要叫我摸棺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