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視野;父母的養育方式,影響他們看待世界

1.

我們能夠主動改變的人,只有自己


小的時候,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做一個偉大的人。不管我將來從事什麼樣的行業,我都想要努力,去影響更多的人。


好在,我的願望是“影響”而非“改變”,多年之後的今天,我更是深刻地認識到了,我們能夠改變的人,只有自己。想要影響他人,我們也要從改變自己開始。


伊麗莎白·克拉裡《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這本書中,有一段話我特別贊同:


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視野;父母的養育方式,影響他們看待世界


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本準則之一,是一個人只能改變自己。當你在改變自己時,同時會改變與他人之間的關係,而他人也必然會對此做出回應。兒童教育是一門通過改變自身行為,來更大概率地使孩子表現良好的藝術。


在我有了孩子之後,我對這段話的贊同更進了一步。原來只覺得,育兒就是教育孩子的過程,但是當孩子出生之後,一天一天與他們相處的經歷告訴我們,所謂的兒童教育,真的不僅僅是說說規則那麼簡單的事情。


2.

我們也是父母,更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締造者


現在的人們,在總結自己不幸命運的原因時,常常會提到“原生家庭”這個概念。


隨著大家對於心理學的瞭解,原生家庭的問題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知。我們也越來越知道,一個孩子的童年是多麼得重要,一個孩子出生的家庭,對他的影響是多麼得深遠。


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視野;父母的養育方式,影響他們看待世界


然而,抱怨無益,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那些過去的經歷,我們也只能努力地去克服。要想不讓自己的痛苦經歷,在孩子身上重演,我們就需要打破自己思維的桎梏,多多學習育兒知識,克服自己的性格弱點,用一些富有操作性的好方法,來規範孩子的生活習慣,激勵孩子養成優秀的品質。


當然也不必憂慮,不必糾結於讓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個100分的父母。要知道,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格外看重的品質。盡力而為,多多給予孩子陪伴與正確的關愛,孩子會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父母之愛將伴隨著他走過未來的一生,那是他寶貴的力量源泉。


3.

“好父母”與“壞父母”


當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在私下裡,我和我的夥伴們,也常常談論自己的父母。不要忽視孩子們的談論,他們也都有自己的標準。


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視野;父母的養育方式,影響他們看待世界


到底哪些父母是好的,哪些父母是不好的呢?在孩子心中,常常會覺得,滿足自己所有願望的父母,才是最好的。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還真的有些家長,也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認為,愛一個孩子就要滿足孩子所有的願望,不讓孩子受一點的委屈,要力所能及地幫助孩子做所有的事情,不讓他經歷任何挫折。現在社會上就有很多這樣的孩子,他們有時脆弱到經不起一點批評,甚至是老師的一個眼神,都能讓他想要跳樓。想來,這樣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一定是意識不到自身問題的,估計還要怪老師管教太嚴。


依照伊麗莎白·克拉裡的說法,這樣一味順從的愛,也僅僅可以稱之為溺愛,而不是真正的愛。


與此相反的,孩子們都能夠達成共識的,認為有些父母壞透了,是因為他們會毫無原則的懲罰孩子,以顯示自己作為父母的權威性。


有些打罵,甚至到達了家暴的地步。短期看來,這樣的打罵好像很有成效,但長此以往,會容易造成孩子扭曲的人格,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視野;父母的養育方式,影響他們看待世界


這種打罵的愛,本質上,往往是因為父母的無能。他不能通過找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形式,來改變孩子不良的行為,便只能通過這種破壞親子關係的打罵行為,來確保自己命令的順利實行。


在這種父母眼中,也許聽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孩子。


可是聽話的孩子真的是好孩子嗎?這些孩子的性格背後,是否也隱藏著一種憤怒呢?


4.

在打罵和溺愛之間,有一種優雅教養法


跟上面兩種極端的人群相比,我們往往不單單屬於某一類,而恰恰處在兩個極端的中間。說白了,我們有的時候會溺愛孩子,沒有原則性的順從孩子。而有的時候呢,又因為自己的情緒問題而遷怒於孩子。


剛才提到的伊麗莎白·克拉裡,他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家庭教育演說家,同時又出版了多本教育方面的暢銷書籍,對美國和日本的教育理念有深遠的影響。


在他的這本《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中,拋開具體的戰術層面的分析,我更喜歡他在第1個章節所提到的戰略層面上的教育理念。


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視野;父母的養育方式,影響他們看待世界

三角凳原理


在打罵和溺愛之間,到底什麼樣的教養,才可以稱之為優雅呢?


我認為主要有3點,也就是伊麗莎白·克拉裡提到的三角凳原理。


如伊麗莎白·克拉裡在《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中所說,兒童的教育就好比一把三角凳,凳子想要立穩,就需要有三條腿共同支撐。兒童教育的三條腿,包括:對自身價值觀的瞭解,對孩子合理的期望,對自我需求的尊重。


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視野;父母的養育方式,影響他們看待世界


首先,在明確價值觀這一點,我們先要知道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價值觀也是多變的,甚至很多價值觀還是相互矛盾的。先要了解自己,瞭解自己真正看重的是什麼,我們才能夠在兒童教育的時候,有一個大的方向。


第二,對孩子合理的期望,其實也就要求著,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學會管理對孩子的期待行為。對孩子過高的期待,和過低的期待,都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我們要了解孩子各種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自然規律,同時也要認可,人和人之間,在天賦和性格上,是有著非常大的差距的。在此方面,揚長避短好過拔苗助長。


最後,在尊重自我需求這一方面,我認為特別的重要,同時也是很多父母最常忽略到的一點,那就是——我們作為父母,也要擁有自身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不僅僅來源於我們作為一個母親或者父親的這種身份,而是真正的,給自己留出一點時間,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哪怕只是獨處一會兒,看一看書、聽一聽音樂。留點時間,做我們喜愛的事情,它能讓我們充滿正能量。煩躁的情緒會得到很大的疏解,在處理和孩子的緊張關係時,也會更加從容淡定。


5.

你的情緒穩定,就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環境


當一個孩子,他的父母待他溫和有耐心,同時又能夠堅持原則,在正確的事情上,懂得堅守。哪怕是他犯了錯誤,父母也不會對他進行人身攻擊。就事論事,解決問題,找到原因,爭取不再犯類似的錯誤。他會在與父母的相處之中,習得最為寶貴的個人品質。


負面情緒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製造問題。父母的情緒穩定,就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不會用做壞事的方式來企圖引起父母的注意。很多時候,孩子犯錯,都是因為缺乏父母的愛與陪伴。


孩子犯錯,應該反思的恰恰是家長的教養方式。


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視野;父母的養育方式,影響他們看待世界

沒有人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優雅的教養方法,需要我們自己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精進。


言傳身教很重要,每個人都這樣說,但是真正做起來非常地難,父母之所以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因為,我們正是通過自身的這種影響力,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所以,與其一心撲在孩子身上,把所有的期待都放在孩子身上,不如迴歸自己,給自己一點時間,這並不是自私的行為。


可能剛開始很困難,但是隻要你想辦法,就總會找到一個和孩子更舒服的相處模式。在那個模式裡,一定有你自己獨處的時間與空間,孩子也不會因為你消失的那一會兒而焦慮不安,因為他知道,他的父母正是通過這樣一種充電的形式,來每天帶給他一個更好的父母。


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視野;父母的養育方式,影響他們看待世界


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的視野;父母的養育方式,影響他們如何看待世界。


任重而道遠,時刻告誡自己,不打罵,不溺愛,要優雅,從提升自己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