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棲大會,讓每一個年輕人開始思考如何創造未來?

雲棲大會,讓每一個年輕人開始思考如何創造未來?

看了阿里2017年杭州雲棲大會的內容,在本屆大會上,阿里巴巴CTO行癲宣佈,阿里巴巴成立全球研究院—阿里巴巴達摩院。緊接著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向觀眾們分享他對達摩院、企業家與科學家、數據、技術以及對未來的思考。

阿里巴巴達摩院由全球實驗室,高校聯合研究所,全球前沿創新研究計劃三大部分組成,研究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下一代人機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大會過後,各種關於雲棲大會的內容鋪天蓋地在朋友圈瘋傳,看到很多IT行業的朋友感概地說“要變天了,打雷了,下雨收衣服了”,還有的朋友說:被“裡”感動,看看未來科技發展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而我看完整個雲棲大會的報道,內心非常激動,馬雲眼界非常寬、非常遠,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有大想法,同時會不惜一切代價將想法變成現實。他敢於去“改變世界”的夢,一直在不斷地衝擊著我,在他身上你能看到各種生命的可能性,似乎未來的光亮在那一瞬間照進了現實。

仔細分析完馬雲對於達摩院、企業家與科學家、數據、技術以及對未來的思考,其總體思路是:

立“宏願”:

馬雲提及,阿里現在18歲,擁有著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數據、工程師、近6萬員工、全球5億消費者的支持、成功的商業模式以及世界影響力)。阿里必須要擔當社會責任、回報社會。當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用現有的能力和利潤回饋社會,這不僅不是一種負擔,反而會提高企業多方面成長髮展的核心, 在諸多方面綜合優化企業成長,幫助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利“眾生”:

要想成為了不起的企業,必須解決偉大的問題。解決的問題越大,那麼獲得的收益就越大。

企業創造了價值,才能持續地賺錢,如果沒有創造價值,今天賺了錢,明天可能就不賺錢了。其實創造價值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解決問題。問題分為很多種,有些是生態級的,有些是群落級別的,還有些是種群級別的,剩下的就是個體級別的,生態級的問題更多的是我們處於什麼樣的時代,某個領域未來的發展趨勢,會出現哪些科學技術變革世界。企業和人其實是一樣的,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強,你的價值就會被凸顯出來,就看你能解決的是什麼層級的問題。

講“原則”:

另外,馬雲還給達摩院提出了 3 條原則:

  • 必須活的比阿里長,給社會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

  • 達摩院要服務全球至少 20 億人口。阿里未來要解決全球 1 億的就業機會,為 1000 萬企業創造盈利空間。

  • 達摩院要解決世界經濟未來的普惠共享、可持續發展等未來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

比如:最近非常火的一本書《原則》,本書的作者達里奧就是個相信原則的人,而且這些原則是他多年實踐的結果,不但自己用,而且要求他的公司員工必須貫徹執行。在他看來,原則是一套邏輯緊密的,可執行的算法體系。而馬雲對達摩院的提出的原則更類似指導思想和方向,它會讓所有達摩院的參與者在實際運行中不斷地反思目前做的事情是否與指導思想和方向是相Match的。

“聯結”人:

他認為,未來 10 年,企業家如果不能和科學家共事、企業沒有技術做支撐,將不會有利潤;但科學家也要向企業家學習,必須結果導向,效率導向,公平導向。兩方缺一不可。

馬雲表示,優秀的企業家和科學家都應該具備以下三點:

  • 優秀的企業家和科學家必須是樂觀的,只有「相信」才能「看見未來」。

  • 優秀的企業家和科學家都必須要有強大的擔當和家國情懷。

  • 優秀的企業家和科學家都必須具備創意、創新和創造。做任何事情都要思考。什麼樣的不同方法,我能夠做的更好。

整體來看,達摩院的成立,其實是馬雲在佈局更大的事業藍圖,這個藍圖的規劃中,將整個中國,整個世界納入其中。這也讓我想起了《原則》一本書中,提到了人生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學習,在此期間我們要依靠別人。第二個階段是工作,在此期間別人要依靠我們。第三階段,也就是別人不再依靠我了,我不用非得工作了。到了這個時候想的就不再是自己或者公司怎麼成功了,想的是能不能讓別人成功。

在不斷進步和演化的世界中,做貢獻其實不是企業家和科學家的專利,每個個體都可以思考如何做出一點點貢獻讓未來變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