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曾經成績輝煌的鄧亞萍,如今過得怎樣?

惜橙圓



1998年9月,鄧亞萍正式宣佈退役,鄧亞萍在十四年運動生涯中,共拿到十八個世界冠軍,在當年連續八年世界排名第一。

2010年9月,鄧亞萍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2016年6月9日鄧亞萍辭職,又和俞敏洪聯手共同打造國內第一家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平臺。

2016年10月29日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河南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在河南省正式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個由著名運動員命名的體育產業基金。


從政經歷:

2002年,鄧亞萍在國際奧委會員會以及運動員和環境委員會擔任職務。

2004年,鄧亞萍從國家體育總局調入北京奧組委奧運村部,擔任副部長兼奧運村辦公室副主任。2008年鄧亞萍升任國家體育總局器材管理中心副主任。

2009年4月,鄧亞萍就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

家庭生活:2004年10月,鄧亞萍與林志剛在北京低調領取了結婚證,他們把家安在了北京龍潭湖小區的一套三室二廳的房子裡。


2006年3月6日上午8點30分,33歲的鄧亞萍在法國巴黎一傢俬人醫院,足月剖腹產下頭圍35釐米,身長48釐米,體重6斤8兩的兒子,取名林翰銘。


張揚正能


跟吃瓜群眾比起來,鄧亞萍過的挺好的。

前兩個月,我在北京參加新浪微博的V峰會,遇見了鄧亞萍。感覺還是風風火火的,揹著一個雙肩包,因為離我很近,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好像也沒有帶助理。很普通,很低調的樣子。

實際上,這兩年,在人民搜索這攤事搞砸以後,鄧的光鮮亮麗的形象打折不少。關於她的故事,還是老一套,華麗轉身,留學,愛情婚姻美滿,官運亨通。大約一年前,她跟俞敏洪搞了一個體育基金,又在新聞裡刷了一波。這說明什麼呢,雖然在體制內乾的不太順利,但是她的人脈,朋友圈,和商業資源是積累起來了的。

所以,人家過的挺好。不在人民網做事,我倒是覺得是一種解脫。成績好,然後做官員,這條路其實沒那麼好走,劉國樑,孔令輝,順利麼,不順利。

其實,作為公眾人物,鄧亞萍根本沒有必要刷存在感。鄧亞萍就是世界級的運動員。我上大學的時候,有個從日本留學回來的教授,他說80年代末去日本留學,發現日本人喜歡三鄧,書店裡到處是他們的書。鄧麗君,鄧亞萍,還有另外一個不說名字了。日本人的視角很有意思,鄧亞萍在他們眼中,就是個勵志偶像,跟鄧麗君一個級別。

從明星,到官員,現在做投資,我覺得鄧亞萍確實是一個勵志偶像。5歲打球,13歲拿冠軍,打下了一個時代,又在國際奧委會工作了13年,從經歷上來說,確實是學貫中西了。至於生意做的怎樣,好不好,目前看來還難說。但是,你可以這樣看待她目前的狀況,中國第一個以運動員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基金,而且是迴歸到體育的產業基金。這隻基金的規模不小,50億,當然以投資界的乘法邏輯,第一期5億是有的。

所以,你覺得投資人鄧亞萍過的怎麼樣?


一粟不是一慄


鄧亞萍屬於乒壇的傳奇人物,前不久人家剛剛過了46歲生日!並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一家五口全家福,那其樂融融的畫面羨煞旁人。

下面言歸正傳:

乒壇女皇於1973年出生於河南鄭州,5歲學打乒乓球,15歲進入國家隊,次年取得世乒賽女雙冠軍,展現了極高的天賦,再後來,就是眾所周知的鄧亞萍在1992年巴塞羅那和1996年亞特蘭大兩屆奧運會上蟬聯了女單、女雙冠軍,時任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親自給她頒過獎;國乒史上首位拿過4枚奧運金牌的運動員,連續8年排名世界第一,憑藉超強的統治力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時代,用了14年取得18個世界冠軍。你很難相信,取得如此傲驕成就的是身高僅有3875px的小姑娘。25歲那年,她選擇了退役。

退役後的鄧亞萍沒有華麗轉身當教練,而是走上了求學之路,並先後取得清華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相關學位,尤其是取得了劍橋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令人稱讚,這操作難度我覺得可以媲美世界冠軍了。

學業歸來後,鄧亞萍開啟了仕途之路,2010年任職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之後擔任即刻搜索負責人,很快傳出“敗光20個億事件”,是真是假,當事人選擇了沉默,我們吃瓜群眾只能自行腦補了。

2016年,揹負壓力的鄧亞萍毅然選擇放棄體制的優越待遇,後來他跟俞敏洪聯手下海從商,打造體育產業創業平臺,並在老家河南鄭州成立了體育產業投資基金。

現如今已經46歲的鄧亞萍日子過的有滋有味,但更多人還是比較欣賞她運動員時期的豐功偉績,至於從政從商之路,還是留給各位看官評述吧。

以上是我的回答,期待您的點贊和關注。對於昔日乒乓女皇,你怎麼看?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國球第六人



鄧亞萍如今過得自然是很滋潤了,功成名就,完全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這不,在新春佳節,鄧亞萍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的生日當天全家聚餐圖。

鄧亞萍寫道:46年前的今天媽媽歷經辛苦有了我,父親又帶我學會了乒乓球。當自己有了孩子更能理解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的意義!在這特殊的日子裡我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平安、健康、幸福、快樂!大家一定要多花點時間陪伴父母呀!


至於鄧亞萍現在的工作,主要還是運營一個體育創業基金以及一些公益項目,用她的能力和名氣,為更多的人帶來幸福,回報整個社會和國家。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同意我觀點的請點贊,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評論,說出您的想法。

您的點贊和關注,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喲~


乒乓社交開球網


鄧亞萍是我國乒壇一位值得尊敬的傳奇勵志人物,在世界乒壇同樣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她的個人經歷。

鄧亞萍1973年2月6日生於河南省鄭州市的一個乒乓世家,她的父親鄧大松曾經是河南省乒乓球隊選手。鄧亞萍5歲起就跟隨父親學打乒乓球。因她身高只有1.55米,在乒乓球領域裡面是屬於比較矮小的,當年許多教練都看不上。後經過她不斷刻苦訓練,終於形成速度快,打法兇狠的風格,這樣的球技在賽場上的殺傷力非常強,終於在1988年的時候正式進入國家隊,開始為國出戰,在各種世界大賽中來參戰。直到1998年9月,鄧亞萍正式宣佈退役 。在鄧亞萍14年的運動生涯中,其共為國家拿到了18個世界冠軍,她在世界乒壇的排名中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作為一名女乒乓球手,這種成績在乒乓球史上是一項非常恐怖的存在。

鄧亞萍退役後,在求學路上先後拿下了清華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相關學位,作為一位世界冠軍,除了在乒乓領域取得非常成功之外,在個人學歷上也取得如此成就的確屬罕見。在堅持學習的同時,她也走上了從政之路,分別於2002年在國際奧委會道德委員會以及運動和環境委員會兩個委員會擔任職務。 2004年,鄧亞萍從國家體育總局正式調入北京奧組委奧運村部,擔任奧運村部副部長兼奧運村辦公室副主任,與相關部門一起為我國首次成功舉辦奧運會做貢獻。2008年11月,鄧亞萍升任國家體育總局器材管理中心副主任。2009年4月,鄧亞萍就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2010年9月,鄧亞萍擔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即刻搜索總經理,全面參與人民搜索的日常管理工作。2015年12月,鄧亞萍受聘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直至2016年6月9日,鄧亞萍宣佈辭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職務。

鄧亞萍退役後一路從政走來,為她積累了大量的從政經驗與社會人脈。2016年10月,經河南省政府批准並委託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出資與鄧亞萍、俞敏洪團隊共同組建的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正式成立,這也是我國第一個直接由著名運動員命名的體育產業基金。該基金落戶於鄭州市,目標規模50億元人民幣,主要投資於體育賽事、體育場館建設及運營、體育用品生產及銷售、體育傳媒、體育旅遊等,大力推動河南省體育事業的發展。

最近的2018年12月,鄧亞萍當選河南省婦聯第十三屆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2019年4月7日,新鄭市正式聘請鄧亞萍為第一任黃帝文化推廣大使;2019年6月24日,河南省禁毒委聘任為“河南禁毒公益形象大使”。綜上所述,退役後的鄧亞萍無論是從政和經商,都有不錯的發展。少年時的艱苦拼搏,練就一身真本領,才有了年輕時為國爭冠的耀眼光環,退役後百姓心中還會記起鄧亞萍這個傳奇,我們也衷心祝福鄧亞萍往後的日子過得紅火幸福。


雲起觀世界


鄧亞萍2016年從人民日報社辭職,下海創業,打造了國內第一家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平臺。離開體制之後,鄧亞萍成為了“微博達人”,幾乎每天都更新微博。

鄧亞萍於2016年8月11日開通了微博,並且在微博上十分活躍,幾乎每天都更新,把自己的行蹤、心得體會與廣大博友分享。截至2017年12月16日,她共發佈了332篇博文,共有71萬粉絲。

12月14日,人在美國紐約的鄧亞萍,在個人微博上曬出一組照片,配文道“文化就應該是包羅萬象的,此次紐約行,有幸遇見幾個老友,在“中國藝術璀璨之約”活動上,更深刻的體會了藝術無國界的深層文化內涵”。在照片中她還在乒乓球檯上一展球技,指導外國友人握拍、打球。

在去美國之前,鄧亞萍12月10日在北京參加了活動:清華大學“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口號提出六十週年紀念大會。此活動結束後,鄧亞萍還發出了感慨:“掐指算來,九歲入隊就算參加工作,那五十年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在參加清華大學的活動之前,鄧亞萍於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出息了“2017V影響力峰會”,還上臺給鄒市明頒獎。

在微博上,鄧亞萍一直都在關注中國乒乓球隊。12月16日,她轉發了一條微博,內容是關於馬龍失去世界第一的,並附上了評論:在運動場上,每一個人都會期待你的完美收場,似乎只有完成的足夠漂亮這個世界才會為你鼓掌,不管你是否受傷,是否有難言之痛。我們運動員,絕對不只是會因為排名而難過,更多的會因為不努力而自責。

在14年的運動生涯中,鄧亞萍拿到了18個世界冠軍,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4枚奧運金牌的人。退役後,她先後在清華大學、諾丁漢大學和劍橋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可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退役之後,鄧亞萍進入體制內工作,在2016年離開體制之前,她是正廳級官員。然而,她選擇了上海創業,那一年,她已43歲。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放棄體制內的正廳級職位,是需要極大魄力的。鄧亞萍的選擇,非一般人所能及。


馬宏觀


鄧亞萍,1973年2月6日生於河南鄭州,原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運動員,奧運冠軍,乒乓球大滿貫得主,2009年4月,鄧亞萍就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2010年9月,鄧亞萍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即刻搜索總經理。2015年12月2日,鄧亞萍受聘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2016年6月9日辭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職務,重歸體育圈。

5歲時,鄧亞萍開始打乒乓球,1988年,鄧亞萍正式進入國家隊。鄧亞萍在14年的運動生涯中,共拿到18個世界冠軍,她在乒壇排名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

昨天看了一條新聞,今年的3月29日,鄧亞萍作為體育產業投資基金創始人出席了會議,並對河南體育產業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構想和規劃。

這是鄧亞萍第一次回鄉參加省體育產業發展會議,鄧亞萍也有著自己的想法,“我就是想憑藉自己在體育領域的國際視野、國際賽事的商業運營經驗,以及全球化的資源整合能力,從項目遴選到投後管理,與國際市場進行對標,導入更多優質資源,幫助家鄉的項目實現價值增值及穩健發展。”

在會議,鄧亞萍成為了當仁不讓的明星,會議剛一結束,數十名與會人員呼啦一下就把她圍了個密不透風,紛紛請求與也合影,並簽名留念,鄧亞萍也非常有耐心,開心的和每一位粉絲互動合影。

鄧亞萍不但參加會議,而且還對自己的企業在河南的發展做出了兩條主線的規劃:一是在城區,打造便民惠民的體育健身場館,為在校學生及社區居民參與體育健身提供便利設施及專業服務,樹立“全民健身”樣板工程;二是在郊區,打造體育+旅遊融合發展的體育特色小鎮及戶外運動休閒公園,提供高品質的健康休閒生活方式,形成“消費升級”度假目的地。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鄧亞萍毫表示:“我會把越來越多的精力放在河南,畢竟這是我的家鄉,我以後會經常回來,爭取為家鄉的體育產業發展也出一把力。”

人的一生的經歷對自己的事業發展很重要,鄧亞萍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自己掙來了很多、很大的光環,無論是從政還是經商,可以說鄧亞萍都會有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堅強。


點樂生活


說起中國的女子乒乓球發展,有一個繞不開的名字,那就是鄧亞萍。這個身高1.55M的小個子女子,卻以快、準、狠的“大魔王”形象一度稱霸於女子乒壇。

雖然身高處於劣勢,但並沒有因此成為障礙,而是更激發了她體內那股不服輸的鬥志。小小的身體裡藏著巨大的能量,她在運動場上的頑強拼搏精神曾感動了無數中國人,很多人將她視為中國女乒的一面旗幟。

在14年的乒乓球職業生涯中,在那個被媒體稱為“鄧亞萍時代”裡,她帶領中國隊創造了輝煌的戰績,收穫了無數的榮譽和獎牌,她個人也拿到了很多個“第一”:她是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四枚奧運金牌的人,因18個世界冠軍,她在乒壇排名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

1997年5月,鄧亞萍在曼徹斯特世乒賽上獲得乒乓球女團、女雙、女單三項冠軍後,因身體的傷痛以及其它原因,選擇了淡出國家隊。

1998年正式宣告退役後,她並沒有走其他退役運動員的執教之路,而是選擇了去高校求學,完成她讀書的夢想。

她先後去了清華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和劍橋大學,最終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成為劍橋建校800年以來唯一一個擁有世界冠軍頭銜的博士。

11年的求學生涯結束之後,鄧亞萍回到了祖國並選擇了從政。

相比於她在乒乓球壇的輝煌,她的從政之路走得也頗為順坦,可以說是平步青雲。

2008年北京奧運會,鄧亞萍成為北京奧運村村官;2009年4月,鄧亞萍正式就職北京共青團,任團市委副書記。

2010年9月,鄧亞萍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即刻搜索總經理,就任後,鄧亞萍全面參與人民搜索的日常管理,主持並推動各項工作。

2015年12月,鄧亞萍被聘為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

在她任即刻搜索總經理的那幾年,由於對新的領域方向把握得不是特別準,坊間一度傳言說她“敗光了國家20個億”,對此,鄧亞萍保持了沉默。

不知是輿論的壓力,還是體制內的這項工作真的不適合她,在外界一片質疑聲中,2016年6月9日,鄧亞萍宣佈辭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職務,開始轉戰商界,擔任《創客英雄會》創投評委。

2016年10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河南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在河南省正式成立,鄧亞萍重回熟悉的體育圈創業,並以自己的名字創立品牌,摸索體育產業的投資方向和模式。

鄧亞萍是河南人,在自己的家鄉,做自己熟悉的行業,這對她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這也是她徹底離開體制後選擇的創業路,沒有了官帽子的鄧亞萍給人感覺更加平和與接地氣,她時不時還會參加一些綜藝節目露個面。今年3月份,她與高敏合體現身湖南臺的《天天向上》節目,節目中的她不乏幽默與機智。

2018年的平昌冬奧會,面對中國速滑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鄧亞萍在接受採訪時硬氣地為中國隊出頭:“想要在國際組織裡擁有話語權,不僅僅是參與這麼簡單,而是要參與制定規則……所以才會不斷地培養優秀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等積極參選各個國際單項協會委員……如今中國運動員的語言水平越來越好,性格也越來越開放,隨著國家實力的增強,我相信這方面會越來越好。”此時的鄧亞萍又彷彿讓人看到了那個在運動場上永不服輸的“大魔王”。

從運動員到官員再到商人,如今的鄧亞萍褪去了冠軍與領導的光環,紮紮實實地在自己的舞臺上做事。

收穫過鮮花與掌聲,也經歷過流言蜚語,但她毫不畏懼,在年過四十的年紀選擇又一次重新起步,讓人不得不心生敬佩。

我們也衷心祝願這位昔日的乒壇女王,能在自己熟悉的體育領域,再創輝煌!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在中國體壇歷史上,鄧亞萍幾乎是個符號般的存在。

差不多兩個多月前,小編有機會專訪過一次鄧亞萍,差不多聊了兩個小時,也是多年來採訪她時間最長的一次,這裡也可給給大家介紹下她的現狀。

鄧亞萍是個不錯的採訪對象,這得益於她曾經做過北京冬奧會奧運村新聞發言人的角色,她知道媒體需要什麼。這之前很多年,小編多次採訪過鄧亞萍,包括北京奧運會、薩馬蘭奇去世、何振梁去世等,小編一個電話過去,鄧亞萍從未拒絕過。

這次是因為北京奧運會十週年專題的緣故,小編嘗試練習鄧亞萍,她同樣沒有拒絕。不過之後由於事務繁忙,提出是否可以書面採訪,小編於是就發了個採訪提綱過去。不料過了沒幾天,鄧亞萍的助理打來電話,說鄧覺得北京奧運會是大事,還是希望能面採。小編於是就去了盤古七星,那是鄧亞萍的一個辦公場所。

去了之後發現,鄧亞萍此前已把我的提綱回答過了。但正如她說的北京奧運會很重要一樣,我們倆就聊了兩個多小時,窗外就是水立方和鳥巢,再往北一點就是鄧亞萍曾經服務過的奧運會,也就是現在的國奧村。

兩個多小時,鄧亞萍給小編講述很多十年前發生的事情,揭秘了一些奧運村的故事。世界盃後,小編供職的機構將會刊發這篇鄧亞萍專訪,大家可以關注。

至於鄧亞萍現狀,小編也樂意聊聊,離開人民日報和人民搜索後,鄧亞萍有一段時間處於銷聲匿跡中。差不多從2016年開始,鄧亞萍開始做一些體育產業基金方面的事情。小編也問過成立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的事情,鄧說過去幾年,很多朋友會找她給孩子介紹教練和體育培訓機構等。

時間一長,鄧亞萍說不如自己做了基金,專門做這一塊,市場應該還是很大的。之後,就是我們知道的消息,鄧亞萍籌集了50億,直接殺進了投資圈。

除了基金方面,鄧亞萍目前還在婦聯任職,她是全國婦聯執委會委員。此外,鄧亞萍還有很多公益方面的事情多,每天還不時更新下微博,這是她這一兩年變化最大的地方,用她的話來說“接地氣的感覺非常棒!”鄧亞萍說她會看微博下的每一條評論,如果有時間也會盡可能回覆。


小球記者


說起鄧亞萍,大家心裡都產生一種十分敬畏的心裡。畢竟鄧亞萍是在國際賽場上可以身披國旗的人,並且毫不張揚,毫不做作,基本上也不參加綜藝節目,是一個十分低調的人。

鄧亞萍是奧運得主,一生拿過的大獎不計其數,有著非常輝煌的歷史,但是在25歲選擇了退役,參與了行政,目前有時候還是某些地區特別的嘉賓。

如今46歲的鄧亞萍是一位投資人,投資體育產業。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她表示“現在大家更加知道體育產業是一個慢活”。其實大家知道,目前中國的體育只能說是剛剛起步,雖然中國的體育在某些場面上有著非常輝煌的成就,但是離體育大國還有很遠的路要走。鄧亞萍一步步從大滿貫得主,到行政,再到目前的以投資人的身份出席各個場合。他心裡肯定有一個很明顯的路要走。

鄧亞萍一直在嘗試著新的東西,但是卻一直在體育的道路上,以自己影響去試著改變體育目前存在的現狀。她表示:目前從事體育行業仍然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各項政策等不能完全的實施,體育這條十分大的產業鏈目前仍然在“準備”階段,但是請大家相信,體育一定是個朝陽產業,還需大家的共同努力。

其實我們大家都十分的尊重她,心裡充滿著敬佩,她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去影響著周圍的人,去改變著周圍的人,一直為體育事業而奮鬥著。

大家說說你們心中的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