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大会,让每一个年轻人开始思考如何创造未来?

云栖大会,让每一个年轻人开始思考如何创造未来?

看了阿里2017年杭州云栖大会的内容,在本届大会上,阿里巴巴CTO行癫宣布,阿里巴巴成立全球研究院—阿里巴巴达摩院。紧接着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向观众们分享他对达摩院、企业家与科学家、数据、技术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阿里巴巴达摩院由全球实验室,高校联合研究所,全球前沿创新研究计划三大部分组成,研究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下一代人机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大会过后,各种关于云栖大会的内容铺天盖地在朋友圈疯传,看到很多IT行业的朋友感概地说“要变天了,打雷了,下雨收衣服了”,还有的朋友说:被“里”感动,看看未来科技发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而我看完整个云栖大会的报道,内心非常激动,马云眼界非常宽、非常远,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有大想法,同时会不惜一切代价将想法变成现实。他敢于去“改变世界”的梦,一直在不断地冲击着我,在他身上你能看到各种生命的可能性,似乎未来的光亮在那一瞬间照进了现实。

仔细分析完马云对于达摩院、企业家与科学家、数据、技术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其总体思路是:

立“宏愿”:

马云提及,阿里现在18岁,拥有着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数据、工程师、近6万员工、全球5亿消费者的支持、成功的商业模式以及世界影响力)。阿里必须要担当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用现有的能力和利润回馈社会,这不仅不是一种负担,反而会提高企业多方面成长发展的核心, 在诸多方面综合优化企业成长,帮助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利“众生”:

要想成为了不起的企业,必须解决伟大的问题。解决的问题越大,那么获得的收益就越大。

企业创造了价值,才能持续地赚钱,如果没有创造价值,今天赚了钱,明天可能就不赚钱了。其实创造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解决问题。问题分为很多种,有些是生态级的,有些是群落级别的,还有些是种群级别的,剩下的就是个体级别的,生态级的问题更多的是我们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某个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会出现哪些科学技术变革世界。企业和人其实是一样的,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你的价值就会被凸显出来,就看你能解决的是什么层级的问题。

讲“原则”:

另外,马云还给达摩院提出了 3 条原则:

  • 必须活的比阿里长,给社会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 达摩院要服务全球至少 20 亿人口。阿里未来要解决全球 1 亿的就业机会,为 1000 万企业创造盈利空间。

  • 达摩院要解决世界经济未来的普惠共享、可持续发展等未来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比如:最近非常火的一本书《原则》,本书的作者达里奥就是个相信原则的人,而且这些原则是他多年实践的结果,不但自己用,而且要求他的公司员工必须贯彻执行。在他看来,原则是一套逻辑紧密的,可执行的算法体系。而马云对达摩院的提出的原则更类似指导思想和方向,它会让所有达摩院的参与者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地反思目前做的事情是否与指导思想和方向是相Match的。

“联结”人:

他认为,未来 10 年,企业家如果不能和科学家共事、企业没有技术做支撑,将不会有利润;但科学家也要向企业家学习,必须结果导向,效率导向,公平导向。两方缺一不可。

马云表示,优秀的企业家和科学家都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 优秀的企业家和科学家必须是乐观的,只有「相信」才能「看见未来」。

  • 优秀的企业家和科学家都必须要有强大的担当和家国情怀。

  • 优秀的企业家和科学家都必须具备创意、创新和创造。做任何事情都要思考。什么样的不同方法,我能够做的更好。

整体来看,达摩院的成立,其实是马云在布局更大的事业蓝图,这个蓝图的规划中,将整个中国,整个世界纳入其中。这也让我想起了《原则》一本书中,提到了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在此期间我们要依靠别人。第二个阶段是工作,在此期间别人要依靠我们。第三阶段,也就是别人不再依靠我了,我不用非得工作了。到了这个时候想的就不再是自己或者公司怎么成功了,想的是能不能让别人成功。

在不断进步和演化的世界中,做贡献其实不是企业家和科学家的专利,每个个体都可以思考如何做出一点点贡献让未来变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