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叮咚買菜轉場到拼多多去直購

2018年8月,我還在上海外環外的楊浦區居住,有點看到穿綠色工作服的人員在做推廣活動,說是一個叮咚買菜的平臺,只要在網上下首單有5元現金券可以抵扣,沒事就收下了,有天下午大概四點鐘說是晚上吃火鍋,突然想到還有那張卷,就買了大概6樣東西,減去5元支付的了大概23元吧,都是些素菜,就開始在家裡等,大概沒過20分鐘,菜就送到了,估計配送點離城區不是很遠,還算比較新鮮。第一次使用這個還算比較讓人滿意的。

為什麼從叮咚買菜轉場到拼多多去直購

用完第一次之後,突然有個想法,在叮咚買菜上面買東西會比菜場買菜便宜嗎?抱著這個疑問自己也開始做了實驗,在菜場買的菜,在叮咚買菜上面又重新下了一份,發現平臺買菜比菜場買菜最低限度貴6~8元,如果菜品數量持續增長,那麼支出的成本也是持續上升的,打那之後,也就沒在叮咚買菜上面再買菜。

到後來,2019年5月,因為工作原因搬到閔行那邊居住,離城區比較遠,第一次到新地方,要開火做飯,沒食材下鍋,於是又想起了叮咚買菜,便又在上面下了訂單,發現送來的菜品質量很差,還有蟲眼,也沒多問就沒在上面再買菜。

為什麼從叮咚買菜轉場到拼多多去直購

後來,我開始轉場到拼多多,像能運輸的蔬菜,比如土豆,西紅柿、黃瓜,豆角、大蒜等都在上面購買,由產地農民直接發貨,價格比菜場便宜40%,品質還算可以。

為什麼從叮咚買菜轉場到拼多多去直購

其實做生鮮電商還是有市場前景的,不過我們考慮突破持續增長的極限。就拿生鮮送菜來說,蔬菜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須品,而且是剛需,對價格極其敏感,反應在接受能力上來說,就是要求物美價廉,一個生鮮電商要想快速佔領市場獲得市場認可,以下幾個方面的得下功夫:

①貨源的採購,如果是自建倉儲,那麼就要絕對保證菜品的新鮮程度。另外配送範圍也要注意,一般最好在20分鐘之內送達,否則時間過長會影響菜品的新鮮度。

②接下來很多人,會說如果劃定配送範圍,那麼意味著配送單量會下降,的確存在這個問題,不過可以通過地推開發其他的配送產品,例如菜場送菜,跑腿送餐等去填補這塊的業績下滑。

③,不斷優化既定目標,確保用戶體驗要優於菜場買菜,網上直購蔬菜,只有用戶體驗度超過這兩塊,那麼才能保證持續增長。

要想用電商模式去顛覆傳統商業模式,那麼就得比傳統模式更快,更高效,只有這樣成本才會下降,才有機會活下來,否則再多補貼也只是解一時之困,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希望新零售你鞥給大家帶來價值體驗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