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的確恐怖,美國會付出代價,但不會有大問題

美國是一個大國,人口世界第三,面積世界第四,GDP世界第一。中美這種體量的國家,體量決定了他的容錯率是很高的,是不會因為某一單一事件瞬間倒掉的,任何事件都不行。

新冠的確恐怖,它雖然不能讓誰倒掉,但可以讓不論誰都付出慘重的代價。而具體付出多少代價,誰的代價更慘重,可能要到明年這個時候,才有一個大致清晰的判斷。當然我們現在不妨推測一番。

中國付出的代價大家都心中有數,三千多同胞的逝去,兩三個月的生產、經濟停滯,簡直不敢細算,說直接經濟損失千億級,間接損失萬億級,是肯定只多不少的。但中國的優勢在哪呢,就在於這個心裡有數,有數的意思是事態是可控的,損失是有計劃的損失。

調動多少人員,調動多少物資,哪些行業要堅持生產,哪些行業必須暫時歇業,這些都是有計劃一步一步實行的。停滯的這一段,大家基本生活有保證,各種水電供暖網絡基礎設施正常工作,物資沒有短缺,證明整體運轉是合格的,受控的。生活秩序可控,金融秩序也沒有大的波動。那麼也就說明,由此付出的代價是預計內的,恢復起來也就相對容易。

新冠病毒疫情的確恐怖,美國會付出代價,但不會有大問題

美國呢,疫情還在發展中,但咱們吃美國亂象的瓜也吃了一陣了,畢竟都是見證了歷史,見識快要趕上巴菲特的人麼。美國亂象首先體現在金融市場股票市場的波動,然後就是美聯儲的強勢印錢,準備購買一切的壯志雄心。可以說美國的疫情首先是出現在股市的,防疫措施也是由美聯儲首先拿出來……聯儲出手以後,加上美國政府的兩萬億,美股暫時止跌,小幅反彈。但誰都明白,這事還沒完,美國埋得一堆企業債垃圾債後邊要怎麼逐漸發酵,疫情又會造成怎樣的關鍵影響,暫時誰都沒數。

這是金融層面,金融的確重要,但美國不是漂浮在金融市場上的,金融穩了就風平浪靜。美國還有三億多大活人要吃要喝,一個偌大的社會要管理。大家都知道美國人是不怎麼愛存錢的,有40%的人拿不出400塊的應急資金,之前的刺激方案是,中低收入美國人,每個人給發1200塊,小孩給500,這樣一個三口之家,能拿到2900百塊。多還是少呢,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是六萬美元出頭,也就是正常的話,一個家庭,一個月總共收入,五千多美元。2900,大概相當於一個月正常收入的六成,刨去必須的開銷,咱們理解就是夠吃飯吧,起碼對真正的低收入家庭應該是夠支持一個月的。

新冠病毒疫情的確恐怖,美國會付出代價,但不會有大問題

那問題就來了,疫情持續超過一個月怎麼辦,再發一次錢?單人家庭,一個人能拿1200,不夠房租不夠吃飯怎麼辦?而且經濟恢復需要一個過程,一個月後,就算病毒基本控制住了,但失業的人不可能馬上找到工作,仍然要吃飯,怎麼辦?如果人少,幾十萬,那無所謂,但現在發佈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就已經突破六百萬,肯定還要繼續增加。這是擺在明面上,大概率要出問題的地方。美國老百姓手上是有槍的,真要有一批人沒飯吃了,會老實躺家裡做安安餓殍?社會穩定如果出了問題,金融市場也必然被波及,問題就會越滾越大。床破為什麼一直心心念念要儘快復工,他真是傻子麼,真的為了讓大家能高高興興去教堂過節麼。

美國疫情反正就這樣了,好不到哪去,但最終也能按下去。目前的預測是,四月中到頂峰,然後逐漸好轉,死亡數字按床總的預測是十萬以內。關鍵就是這個逐漸好轉,能逐漸的多快。如果像中國似的,四月底,五月初,就能按到每天百人以下了,那我想床總可能直接宣佈美國又一次勝利了,疫情已經過去了,然後就從此不測了,測了也不發佈,一切恢復正常。那如果到不了怎麼辦?如果拖到五月還是一天兩三千怎麼辦,床破可能現在也不太想考慮這個問題。

新冠病毒疫情的確恐怖,美國會付出代價,但不會有大問題

基本的判斷就是這樣,美國崩不會崩,但也真的不好過,大概率損失比中國大得多。一切歸根結底看疫情發展。如果一個月內,新冠被快速按住,那美國頂多痛一下,相當於腳腕子崴了個狠的,重度軟組織挫傷,得一瘸一拐一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