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職場新人”要學會“打雜”?蘑菇定律,職場必知定律法則

為什麼職場新人要學會打雜?

蘑菇定律很好地解釋了職場上的這種現象

蘑菇定律是指當一個初入職場者,往往會像蘑菇一樣,被放置在陰暗的角落,得不到重用,遭人批評,就像一個新人進入一家五百強,什麼都不會,你可能遭遇上級批評,可能不被重用,處在一個自生自滅的過程中。

公司最近招了一批新生,剛剛畢業實習的大學生,聽說資歷還不錯,在學校都是學生會,班幹部之類的。招來的人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張穎。

公司對待實習生一般是先安排一些基本的,瑣碎容易上手的事情讓他們來做,先磨磨性子,其實都是很簡單,正常情況下,三四天就能熟悉流程,只是在這個過程中篩選出來認真幹,踏實做的人。


為什麼“職場新人”要學會“打雜”?蘑菇定律,職場必知定律法則


張穎是個很有耐心的女孩子,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每次給她的一些資料方案,針對同一個問題,她會整理多個解決方案,她給我的印象就是話不多人很踏實,幹活很努力,就算是她做的不好,我和一些老同事都願意去指導她。

然而相反的案例是,同樣跟她一起來的一個男孩子,還是學生會幹部,能說會道,很會討好領導,幹活卻總喜歡耍小聰明,這些基本工作可能太簡單了,他並沒有當回事來好好做。實際上這是我很反感這種的,同事也不太愛見他,雖然表面上很會跟人相處,實際上大家對他的印象並不是很好。

一個月的考驗期之後,那個班幹部被辭退了,張穎劃分到了我們部門。

你所有的遭遇都是一種考驗,做好當下,看準未來

就像蘑菇定律所說,初入職場,必定遭遇很多挫折,可能你乾的工作並不順心,並沒有技術含量,但是要先把基礎做好,當下做好,因為這就是一場考驗,能經得住一輪輪的考驗才能收穫大家的認可。


為什麼“職場新人”要學會“打雜”?蘑菇定律,職場必知定律法則


職場新人如何正確地對待“蘑菇定律”,快速成長?

1.少說多幹:作為職場新人,更多的應該是拋棄自己太多不成熟的幻想,可能你在學校表現優秀,但是到了社會這所大學,情況是不一樣的,多聽有經驗的師傅說話,吸取她們的經驗,多幹活,讓自己快速適應環境,獲得大家的認可。

我記得我一開始畢業經常犯一個大忌,就是領導吩咐下來的方案,我總喜歡自己研究,可能形成了習慣,萬事不喜歡多問一句,閉門造車,不僅耽誤時間,效率低最後還容易出錯,雖然我想法很多,但是這種情況發生多次之後,還是遭到了領導多次批評指責。


為什麼“職場新人”要學會“打雜”?蘑菇定律,職場必知定律法則


2.把簡單的事做好:不僅是職場新人,任何人都更傾向於對新的事物有更濃厚的興趣,“眼高手低是多數人的職場病”,當一個流程你熟悉之後,重複的多次操作,就會感覺很厭煩,實際上你自己知道,你並沒有把這個事情做到極致,你需要沉下心好好把這件事做好。

越是簡單的事情越是考驗一個人的耐心和持久力。


為什麼“職場新人”要學會“打雜”?蘑菇定律,職場必知定律法則


3.不斷學習:新人初入職場,成長最快的就是“學習”,學習周邊人的為人處世,行業經驗,工作經驗等等,所謂“8小時之內求生存,8小時之外求發展”,下班之後的時間決定了你三年五年之後的發展情況。

“學習這個概念”是終生的,你想要不被超越就需要習慣“終生學習法”,一天兩天看不出來效果,一年兩年之後,你會發現,當初和你在同一起跑線的那一波人,已經在你身後很遠。


為什麼“職場新人”要學會“打雜”?蘑菇定律,職場必知定律法則


4.主動出擊:主動去和同事打交道,主動申請領導的工作下發,主動一步,每一次的主動出擊,都會在別人的眼裡,心理留下一次印象,當你多次主動出擊,你被重用的可能性就遠遠高於他人。

長此以往,和你同一起跑線的人也會在心理上認為“這個事就該誰誰來做,他經常做,這個就應該人家做”。在同事眼中出眾,在領導心裡樹立積極的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