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網紅”Cat.1

(馬秋月/文)Cat.1好像突然火了。

為何Cat.1一夜爆紅?Cat.1是否會取代NB-IoT?

新晋“网红”Cat.1

大器晚成Cat.1

當初,3GPP組織制定LTE標準的時候用Cat.X來衡量用戶終端設備的無線性能,簡言之就是終端速率等級。根據3GPP Release定義:Cat.1-5在R8組、Cat.6-8在R10組、Cat.9-10在R11組、Cat.13-15在R12組、Cat.M1、Cat.NB-1在R13組。

這裡面:Cat.1、Cat.M1(eMTC)和Cat.NB-1(NB-IoT)是專門針對物聯網市場的,這三者的速率也是從高到低,其中Cat.1上行峰值速率僅有5Mbit/s,下行峰值速率為10Mbit/s。

不過,在蜂窩物聯網市場上近幾年一直都是NB-IoT與eMTC在暗暗較勁,反倒出世早的Cat.1並沒有得到多少關注。

據瞭解,NB-IoT與eMTC由於速率不同,應用市場也不同:NB-IoT適合智能抄表、路燈等低速率要求應用;eMTC適合電梯監控、可穿戴設備等中速率應用。

由於4G LTE運營商都是基於最低3GPP R8協議版本進行部署,若要使用eMTC勢必要升級網絡。結果,eMTC在國內發展並不好(生態、產業鏈),而NB-IoT勢頭很猛,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底,國內三大運營商NB-IoT連接數突破1億。

這個時候必須有一個能替代eMTC的物聯網制式。因此,Cat.1就走向臺前。

2020年Cat.1一夜爆火

Cat.1似乎一夜爆火,當然這跟其自身的成本優勢有關,也跟2G/3G退網轉4G有關。

在網絡成本上,LTE Cat.1可以無縫接入現有LTE網絡當中、無需針對基站進行軟硬件的升級或新建,也沒有兼容的風險、網絡覆蓋成本很低。

在芯片上,基於Cat.1芯片平臺的LTE Cat.1模組相比同等場景下的NB-IoT、2G模組,在速度和延時上具有較強優勢;相比傳統LTE Cat.4模組則擁有更高的集成度和更低的功耗,同時適配當前國內的4G網絡。

據瞭解,Cat.1經過系統優化後,集成度更高、模組的硬件架構更簡單、外圍硬件成本更低。因此,國內大多模組廠商都有自己的Cat.1模組產品。目前已經有部分廠商的Cat 1模組順利完成了運營商的測試入庫。

行業資訊機構TSR的預測:LTE Cat.1將保持高速增長,在未來幾年的年均出貨量達到8000萬臺以上,而LTE Cat.1模組則在未來保持在3000萬臺以上的出貨量。

去年,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我國移動通信的網絡面臨著2G、3G退網的條件已經逐漸成熟,鼓勵運營企業積極引導用戶遷移轉網,將有限的頻率資源和網絡資源用到5G、4G移動通信網絡發展當中,整體降低成本。”截至今年2月底,我國4G用戶規模達到12.62億戶,佔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79.9%。

目前,三大運營商正在不斷加快VoLTE商用步伐,同時配合測試相互之間的VoLTE互聯互通,一旦三大運營商的VoLTE能夠在全國實現互通,就能夠加速2G、3G用戶轉4G。

另外,愛立信報告預測:到2025年,蜂窩物聯網連接總數將從2019年底的13億增加到50億,複合年增長率為25%。而NB-IoT和Cat-M技術將佔這些蜂窩物聯網連接的52%。

隨著三大運營商加速2G/3G退網轉4G,運營商們開始積極引導行業用戶使用NB-IoT和Cat.1終端模組,這也是目前Cat.1爆火的原因。

於是,在2020年Cat.1一夜爆火。

三大運營商順勢加碼Cat.1

隨著2G/3G退網,三大運營商不管在芯片上還是補貼上,都開始加碼Cat.1

這其中,中國電信是最積極和熱情的,早在2016年就提前佈局LTE Cat.1生態,推出LTE Cat.1 DTU,並藉助自主研發的統一雲平臺,實現“終端+通道+平臺”的端到端整體解決方案,該方案已在全國多類場景成功落地。

同時,當時還對物聯網模塊進行補貼,據悉Cat.1單模產品補貼額為40元/模塊,NB-IoT 產品補貼額20元/模塊。

儘管如此,囿於芯片和模組成本太高(幾乎達到百元),中國電信並未實現Cat.1的規模化商用。但,中國電信的Cat.1商用佈局腳步並未停止。

如今,國產Cat.1模組成本已經可以控制在40元以內。因此,Cat.1的商用得以推進。近日,搭載紫光展銳春藤8910DM的廣和通L610LTECat1模組順利完成了中國電信的測試入庫,是國內首個完成運營商入庫的國產芯Cat1模組。

去年底,中國電信表示5G終端不允許存在CDMA模式,2G/3G退網加速。目前電信4G覆蓋率已達到96%以上。而隨著對800M的重耕,中國電信的NB-IoT和cat.1都會部署在800M黃金頻段。

據瞭解,目前中國電信NB-IoT基站已部署超過40萬站,支持Cat.1的基站超過150萬站,已實現連續覆蓋。

相比中國電信的堅持,中國移動對於Cat.1的態度是在3G基本完成退網、2G不再擴容後,才謹慎選擇加碼。當然,還有一個芯片成本下降的重要原因。

2019年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期間,中國移動發佈了OneMO管理平臺,以及兩款LTE模組ML302(Cat.1)和ML303(Cat.4)。其中,ML302是2017年中國電信宣佈商用LTE Cat.1後,再一次有國內運營商進軍LTE Cat.1,基於LTE的蜂窩物聯網連接,頗受業界關注。

而中國聯通也正在進行Cat.1公網數字對講PCBA集採,國產模組廠商美格智能基於紫光展銳9810DM的Cat.1芯片的PCBA方案成功中標,該項目總採購量50萬片。

能否取代NB-IoT?

上文中提到,Cat.1 相比NB-IoT、2G模組,在網絡覆蓋、速度和延時上均有優勢,相比傳統的LTE Cat.4模組則更擁有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優勢,並且擁有相同的毫秒級傳輸時延,以及支持100KM/H以上的移動速度。

是否意味著,NB-IoT會被Cat.1取代?

NB-IoT當然不會被Cat.1完全取代。首先,在蜂窩連接的市場分佈中,高速連接佔據10%的份額、中速率連接佔比30%、低速窄帶連接佔比60%。也就是說,NB-IoT目前市場份額佔比60%遠遠超過Cat.1。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達10.4億戶。

其次,相比Cat.1,NB-IoT產業鏈相對成熟。

第三,Cat.1與NB-IoT市場定位不同,無論從商用場景、網絡特性還是模組成本,將兩者進行比較毫無意義。“Cat.1和NB-IoT會成為承接2G/3G轉網業務的有效手段,NB-IoT承接低速需求,Cat.1承接中速需求和話音需求。”

因此,二者會長期共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