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最佳觀賞點

青島屬於典型的丘陵地帶,市區地勢起伏,雖無高山,但是大大小小的山頭還是挺多的,太平山,小魚山,觀象山,青島山,觀海山,信號山等等,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特點,視角不同,看到的風景也不同,而若想要觀賞到青島經典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還得是下面這兩個地兒。

信號山公園

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最佳觀賞點


信號山位於青島市市南區,海拔98米,這座山以前沒正式名字,非常荒涼,都是石頭,所以老百姓叫它大石頭山.

1897年11月,德國殖民者侵佔青島,不久就攻佔了這座荒蕪的“大石頭山”,在山上修建了一座信號臺 ,用以指揮船舶進出膠州灣,這個信號臺是通過掛旗幟來指揮。

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主權後,這裡被正式定名為“信號山”。

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最佳觀賞點


到了80年代,青島市政府開闢信號山為山頭公園,在山上廣種花草綠樹,修建起如今標誌性的三個紅色蘑菇球。其中最高的一個是一座旋轉觀景樓,進入觀景樓,前海一線的景色和老城區風貌盡收眼底,棧橋,小青島,海軍博物館,小魚山,太平山,青島之窗等等,構成了青島最經典的景色“紅瓦綠樹,碧海藍天”。


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最佳觀賞點


信號山上其他景點還有六曲長廊、玉蘭亭、石鷹、五龍泉等。

著名學者俞平伯曾為信號山做詩一首:古人邀我作東遊,可惜年時在早秋,三面鬱蔥環碧海,一山高下盡紅樓。


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最佳觀賞點


在信號山的半山腰,還有一座德國總督樓舊址,是德國侵佔青島時期德國人建造,先後為德國總督、日本駐青島守備軍司令、國民黨駐青島市長的官邸。建築風格為德國威廉時代典型建築樣式與青年風格派相結合,是近代中國出現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幢德國風格建築,梁思成評價它是融合東西方多種文化理念於一體的建築藝術鉅製。(PS:這裡單獨收門票,20元)

小魚山公園

小魚山因靠近魚山路而獲名"小魚山",山雖不高卻能遠眺,登山俯瞰,棧橋、小青島、魯迅公園、海水浴場、八大關等景觀盡收眼底,山雖不大卻因地處市區而備受喜愛。


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最佳觀賞點


小魚山主建築為"覽潮閣",三層八角,高18米,綠色的琉璃瓦,雕樑畫棟,八角挑簷並非龍鳳,而是魚的頭部。閣內有螺旋式的樓梯,每一層都外設護欄平臺,人們可沿平臺繞閣一週,飽覽"藍天、碧海、青山、綠樹、紅瓦、黃牆"這一青島的獨特風貌,此處被人們譽為俯瞰青島市區和海濱風光的最佳處。


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最佳觀賞點


山之西側有一六角亭,因站在亭內可一覽碧波盪漾的匯泉灣,故取名"碧波亭",東面是四角的"擁翠亭"。


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最佳觀賞點


在覽潮閣和擁翠亭連接處的曲廊正面,有一直徑兩米的白色雪花石浮雕山標,由“小魚山”三字組成,山標周圍是黑色大理石線刻象形文字和壁畫,突出表現了“魚”以及古代勞動人民漁獵生活的情景。


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最佳觀賞點


小魚山公園將亭、臺、廊、閣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自然美、建築美與藝術美融為一體。

信號山和小魚山兩處都收門票,都不貴,幾塊錢,性價比很高。不過這兩個地方停車都不是很方便,儘量公共交通。

不知大家對我的觀點是否認同,拋磚引玉,大家來說說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