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情绪总被他人左右?ABC模型四个步骤,实现情绪自由


工作情绪总被他人左右?ABC模型四个步骤,实现情绪自由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荀子

控制情绪,是每一个职场人的必修课,然而网友小黄最近发现,她的情绪似乎一直在跟着同事和领导走。同事A游手好闲,明明手头没有多少活,还整天喊忙,小黄很生气;同事B情商高,总是拍领导马屁,小黄很看不惯;同事们中午聚餐,唯独漏了小黄,小黄很难过;而领导对工作的吹毛求疵,不切实际,又让小黄烦躁……

惹人厌的同事、挑剔的上司,有时候,这些人是有意操纵我们的情绪,有时候,他们是无心的,但我们还是不高兴,感到受了伤害或气得发疯。情绪本来是隶属于自身的,但却像长了脚一样,跟着别人跑,为什么自己的情绪总是被他人所左右呢?

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 人类的始终主要情绪是哪四类?
  • 这四类情绪产生的原因都有哪些?
  • 如何实现情绪自由,不被他人左右?

每个人都渴望做情绪的主人,那么就从了解情绪开始。

工作情绪总被他人左右?ABC模型四个步骤,实现情绪自由

人类的情绪主要有哪些?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出现偏差,不但会损坏我们的生理健康,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阻碍。那么,人类最主要的情绪有哪些?

1.过分烦躁

烦躁是烦闷急躁,主要表现为心烦意乱,脾气不受控制。我们来回忆一下这几个场景:

  • 当你正在做一件费时较久,需要专注力的工作时,突然一件杂活插进来,需要你赶紧处理一下;
  • 当你耐心地做着某项工作,却有人一直在边上指指点点,认为你做的不对;
  • 当你发现一天的活太多,根本没法在下班前完成,合作的同事还都催着你的时候!

在这三个场景下,你是否会感受到烦躁,你说不清楚为什么,就是一股无名怒火涌上心头,突然想摔东西,想骂人,这种情况就属于过分烦躁了。很多人会说,我只是烦躁,没有过分,没关系,都一样。

2.过分生气

生气,因不合心意而产生的不愉快,大吵大闹,甚至动手动脚。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样几个场景:

  • 你和同事是合作关系,现在任务出了问题,同事却把锅甩到你身上,于是你开始和他争吵,甚至翻起了旧账,数落起了他的人格;
  • 领导对你的一项工作不满意,说了一些难听的话,你一时不能接受,与领导据理力争,叙述自己过程的艰辛,指责公司的不公。

在这两个场景里,都是过分生气了,一码归一码,过分生气,会牵扯出心里的积怨,把事情引向不可收拾的地步。我们常常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同样的,过分生气,都是一点一滴的事情积累起来的。

工作情绪总被他人左右?ABC模型四个步骤,实现情绪自由


3.过分抑郁

抑郁是负面情感增强的表现,一般表现为情绪低沉,整日忧心忡忡,对自我才智能力估计过低,对周围困难估计过高。还时常伴有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意志活动减退等现象。近年来,职场抑郁人群越加扩大,同样的,我们看一下这样的场景:

  • 周一上班,因为外面下着雨,衣服有点淋湿了,于是你一整天都心情不好,觉得是老天和你作对;
  • 同事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可是没有人发现你不开心,于是你觉得,果然大家都不喜欢你;
  • 因为一件小事,你被领导稍微数落了一句,于是你认为,你做什么领导都看不惯。

莫名其妙地陷入抑郁的情绪状态,连你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为什么。

4.过分内疚

内疚是指对一件事情或某个人心里感到惭愧而不安的一种心情,也就是说,把事情产生的原因全揽到自己身上。工作场合中,哪些情况我们会内疚呢?

  • 部门举行团建,但因为你临时有突发状况,不能去了,你觉得很内疚,扫了大家的兴,可其实,缺你一个人,并不会引起任何的改变;
  • 公司会议上,因为你一句无心的话,同事受到了领导严厉的斥责,你觉得很难受,但其实,同事遭骂,你的话只是一个引子而已,没有你,还会有别的引子。

你没有犯致命的错误,也不是任何事情的关键环节,但你却急于承担这种责任,这就是过分内疚。

无论是过分烦躁、过分生气、过分抑郁,还是过分生气,都会对工作产生不利影响,让我们感受到自我失控。

工作情绪总被他人左右?ABC模型四个步骤,实现情绪自由

2.那么,上面的四种“情绪病”是怎么产生的呢?

埃利斯在《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一书中,提出过一个情绪“ABC”模型,A指的是某一事件,例如上面提到的,事情多到做不完的时候,同事还一个劲地催等;B指的是人们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例如你认为事情不该那么多,同事不该来催你;C指的是你的不良情绪,例如你因此而摔了一支笔。

我们之所以会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是因为,在我们的观点里,是A导致了C,但其实不然,C并不是A导致的,而是取决于B处自己对于这件事的思考方式。如何避免成为情绪的奴隶,不被他人所左右,B是关键的一步。

现在,既然知道了B才是导致情绪病的关键所在,我们就不难发现,情绪病产生的三个原因:

1.灾难性思维

俄国作家契诃夫写过一篇《小公务员之死》,说的是一个小公务员伊凡,有一次去剧院看戏时,在将军背后打了个喷嚏。这本是小事,可伊凡却吓坏了,觉得这个喷嚏冒犯了将军,自己的职业生涯要完蛋了,于是,他三番五次去找将军道歉。原本,将军并没注意到这个喷嚏,更没生伊凡的气,可后来,他被伊凡不停的道歉弄得不厌其烦,对伊凡吼了一句:“滚出去”。伊凡吓得“身体中某个东西碎掉了”,回家后不久就死了。

这就是典型的灾难性思维,把所有事情的结果严重化、恐怖化,以极具破坏性的方式去思考。比如,我们经常会说的万一:

  • 领导交代一样新业务,本来是机会,可你会忍不住想,万一做不到怎么办,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 去面试的时候,本应该自信满满,可是会想,万一能力不匹配怎么办,万一面试官很难缠怎么办?
  • 你无意间说了一句话,你就会恐慌,万一领导知道了怎么办,万一领导给你穿小鞋怎么办?
工作情绪总被他人左右?ABC模型四个步骤,实现情绪自由

灾难性思维会促使你在脑海中想象各种可怕的场景,关键是这些场景,都是虚拟的,不存在的,而你却早已精神崩溃。这是导致我们情绪不稳,经常过度的原因之一。

2.绝对论者思维

绝对论者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就是: “应该化”,我必须,我应该,我不得不,我只能……“应该化”本身没有大问题,但当应该的后面,接上不太实际的目标,或者将这个目标强行与很绝对化的结果绑定,那么,就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

  • 我应该成为公司里最受领导信赖的人;
  • 我应该是公司里除了领导之外最有话语权的人;
  • 以我的能力,这件事情应该处理得非常完美,不应该出现任何状况。

这种绝对论者思维,把灵活的事情,变成了一件固有的、僵硬的事情,变成结果唯一论,当目标达不到时,自然情绪就不那么美好。

3.合理化思维

合理化思维会有两种反应,其一是对发生的事进行否认或拖延;其二是将不得体的事情合理化,又到自己接受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各举一个例子:

  • 公司会议上,大家都某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下班时间要到了,于是就决定先把问题搁置,到时候说不定就统一意见了;
  • 公司里有一个人迟到,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于是你也开始迟到,你认为既然大家都迟到,有什么关系呢?

合理化思维的本质是一种暂时的逃避,表面上问题不存在了,但总有一天以更猛烈的姿势卷土重来。

工作情绪总被他人左右?ABC模型四个步骤,实现情绪自由

现在,我们来说说,如何实现“情绪自由”?

埃利斯在《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我能不能做一个更好的选择。比如,我们面对繁杂的工作,是否只有发脾气一种方式可以选择呢?不,我们还可以规划一下自己的时间,看如何安排任务的先后,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办公。


由此可见,遇到事情之后,不良的情绪其实是在迫使我们放弃选择权,想要情绪自由,我们只要换一个选择,换一种思维,就可以了!当我们过分烦躁、生气、抑郁或内疚时,该怎么做呢?

  • 第一步先承认,事件A并没有直接导致情绪C,而是错误的思维方式B导致的情绪C,所以先找到这个错误的B。例如,一起合作的同事,不肯承担责任,反而把事情全部推给你,那么我们首先要承认,并不是这件事本身导致我们过分生气,而是我们对这事的想法导致的。
  • 第二步多角度思考,从三个角度去找产生不良情绪的B想法,分别是从自己的角度、从他人的角度以及从当下关系的角度。分析自己思想中,存在哪些非理性的信条,导致了负面情绪?比如,从自己的角度,是认为同事应该主动承担责任,还是因为与同事平时关系好?从同事的角度,是尊重事情本身的责任划分,还是故意推卸责任?从双方的关系来看,产生应该化的思维,对事情的解决和彼此的关系有好处吗?
  • 第三步,找一个能够替换B的想法来解决问题。既然“应该化”的思维方式是不对的,那么就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进行自我调节,改变B处的思考方式,用“我想要……”“我更喜欢……”“如果……就更好了”代替以前的三个雷区。比如,把“同事竟然推卸责任,想要我背锅”这个想法,换成:或许同事真的认为我是主要责任人,这中间也许有什么误会,没关系,我的确有责任,先把事情解决了再说。
  • 第四步,做一个更好的选择。寻找更佳之选,替代非理性的思考方式。不去评价整体的人,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和表现。人的本质是差不多的,从来都是环境和动机的产物,去盯着行为做评价和改进探讨才是最佳选择。
工作情绪总被他人左右?ABC模型四个步骤,实现情绪自由

走好这四步,我们就能实现情绪自由,当然,这是一个坚持锻炼的过程,只要每次情绪不好的时候,你就强迫自己按照四步走来调节,久而久之,就会有变化了。

总结

W·克莱门特·斯通曾说过:“如果我们能左右自己的思想,就能够控制我们的情感”。还有人说过,真正的管理人,是管理人的情绪。

职场上,从来没有恐怖化,“领导肯定越来越讨厌我”,“再继续这样我会崩溃的”;也没有应该化,“领导应该欣赏我,同事应该追捧我”;当然也没有合理化,“大家不都这么干,我也可以”。关于过分烦躁、生气、抑郁和内疚,我们只要遵循ABC模型,四步走,重点改变B处的想法,然后坚持调节,就能实现情绪自由。

不要让别人成为你情绪的气象台,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