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2020:“逢庚則變,遇子則殤”,解讀歷史上神祕的庚子年

庚子年在中國歷史上似乎總是一個神秘的年份,每逢庚子,總會有種種大事發生。要說清楚神秘的庚子年,就先得從干支紀年法說起。

重啟2020:“逢庚則變,遇子則殤”,解讀歷史上神秘的庚子年

在中國古代,人們習慣於用干支紀年,也就是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結合,並以此紀年。天干地支紀年以甲子始,每隔六十年一個輪迴,而2020年又是庚子鼠年。

在中國歷史上,庚子年往往不是一個祥和太平的年份。明代趙南星的《目前集》中記載諺語云:“逢庚則變,遇子則殤。”也就是說,在民間傳統中,人們一般認為“庚”主變化,“子”主夭折,兩者連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出現局勢多變,生靈遭受災難的情況。而在陰陽五行中,“庚”屬金,歸西方,以白虎為象,主肅殺;“子”屬水,歸北方,以玄武為象,亦以肅殺為主。兩者相結合,往往會引發一些極端的事件,甚至會形成一些王朝的歷史拐點。

重啟2020:“逢庚則變,遇子則殤”,解讀歷史上神秘的庚子年

歷史上的庚子年出現自然災害或者社會危機的情況並不在少數。距離今天最近的一個庚子年是公元1960年,這一年,中國開始了持續三年的自然災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饑荒。在1900年則發生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史稱“庚子之恥”,這一年的條約賠款也被稱為“庚子賠款”。從此大清徹底淪為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成為中華民族永遠的傷痛。而開啟這一切的,便是六十年前的那個庚子年——1840年。那一年,鴉片戰爭爆發,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綿延五千餘年的華夏文明開始在西方的炮火下掙扎求存。

如果說近代中國孱弱的社會狀態是導致庚子年出現災難的原因,那在大清鼎盛時期的庚子年亦是危機四伏。

從1840年往前推60年是公元1780年,這一年是清乾隆庚子年,此時的和珅為戶部尚書,擅權作亂,為清朝走向衰落埋下了伏筆,此外,也是這一年六世班禪進京圓寂,在當時轟動一時。公元1720的庚子年為康熙年間,這一年山左東三府被淹,直隸保安、懷來及山西蔚州等處地震。山陝歉收,百姓逃難。康熙派兵入藏、蒙、疆驅逐準噶爾部。公元1660年的庚子年為閏年,這一年荷蘭向鄭成功密獻臺灣地圖,建議進取臺灣,讓臺灣逐漸脫離了祖國懷抱,可以說臺灣問題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此時。這一系列的歷史史實似乎都在昭示著那個古老的諺語“逢庚則變,遇子則殤”。

重啟2020:“逢庚則變,遇子則殤”,解讀歷史上神秘的庚子年

由此上溯至清朝以前,庚子年的變局亦是數不勝數。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繼位,漢王朝名存實亡,同年冬天,曹丕篡位稱帝,漢帝國滅亡。公元580年,掌握朝政大權的相國外戚楊堅脅迫北周靜帝宇文闡禪位,改國號隋,天下易主。公元880年,黃巢領兵入長安,唐僖宗出逃。黃巢盡誅唐宗室,繼位於含元殿,改國號大齊。由此可見,歷史上庚子年發生動亂的年份並不少見,這就更為庚子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重啟2020:“逢庚則變,遇子則殤”,解讀歷史上神秘的庚子年

2020年又是一個庚子年,當時間軸在2020年初刻下跡印時,武漢肺炎爆發,疫情從武漢蔓延全國乃至世界,人心惶惶不安,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悄然打響。農曆初三,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科比·布萊恩特意外去世,全世界球迷黯然慟哭。新年伊始,不幸和厄運就開始動筆描摹這個多災多難的庚子年,以至於很多人開始呼籲重啟2020年。

不管是歷史還是當下,“逢庚則變,遇子則殤”或為一句稍帶證明的俗語,歷史的車輪還是會向前,無關其他,災難依舊會降臨,無關年份。在災難面前,只有攜手同行,共築堅牆,為這個厄運連連的庚子年添些幸福、添些溫暖,才是我們能做的,才是至關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