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知行合一的必由之路

一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做交易挣钱是认知市场的问题,我那时候认为,如果我把行情判断好了,利润自然就兑现了,最疯狂的时候,很快半年做了155倍的净收益,然后用两个月爆仓了。很长的时间里,我在这种暴利-回撤-暴利-再回撤中痛苦不已,后来看了一篇文章,他说暴利必然伴随的暴仓可能,深以为然。

我认为我的体系有暴利可能,但如果不解决爆仓风险,那么挣再多的利润都会反复挣与吐中轮回,于是我给自己一个假设,如果我不断要追随热点,那理所当然就可以回避这个问题了,这种演化方式有一定作用,最少慢慢每年把市场的新热点很快就看清楚了,但还是不断陷在获利与回吐之中,意识到这个分析方式还是有问题,于是考虑是不是纯技术分析模型存在缺陷,于是做了两块工作,一块是不断修正技术模型,让他最真实最客观地去描述市场,对应行情,另一块是上线基本面数据,从基本面的角度来把握市场趋势的流动。

前一块大约用了十多年走了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无轮如何修正技术体系,他还是技术体系,这种体系的本身就只是对市场状态的一个描述,就算我把各种交易理论演化到顶点,他仍然存在有不确定性,但他的演化也存在一些积极意义,一方面我引入未来,用未来来过滤真实,中间又陷入另一个误区,变成了用未来来修正真实,但用未来来过滤真实是可以的,用来修正真实,就会导至真实的失真,另一方面未来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他本身只能是一种思考维度,而不能直接作为判断的标准。另一方面,我重定义分析区间,这种分析区间的重定义是基于我前二十年对市场认知中一些明确错误的修正,一直修正到这种错误几率不再发生为止,这是在技术一块我所作的最大努力,第三我建立了基本面的数据模型,这个数据模型一直演化过来,目前捕捉市场趋势与方向效果都还很好,在一六年市场产生模型变异,基本面数据模型与技术面经常出现不对应,后来我看了于忠的一段视频演讲,发现他曾经在09年后也遇过这样的问题,我意识到基本面模型与技术面模型应该存在一些特定的差异区间,这些差异区间是市场的一种特定模型,一七年对模型再次修正后,后面的几个拐点都捉了出来,包括一九年文华商品这九个月的大横盘在年初就演出来了。

一六年后,对龙头热点的把握,我引入另一套模型,构建波动率为主热点体系,但在这段时间对市场认知还是出现了反复,其中一五年底,我认为存量模型比波动模型重要,所以一六年我一直在关注存量模型的变化,一七年总结增量模型比存量模型重要,一九年未我认为波动模型比增量模型与存量模型都重要,量总是会滞后的。

上面讲了这多,是想说思路上的一些演变,今年国庆假日,我一直在想,认知技术面,认知资金面,认知基本面都是一种主观判断,但有一个指数是可以完美地解决认知的对错的,他就是交易指数,也可以说成是净值指数,这是今天想说的重点。

考虑到出入金问题,也就是资金管理问题,这是上面说掉的部份,在一七年起,引入上面思路的同时,构建了资金管理体系,同时构建了风控体系,其中风控体系应该是由三块组成,一个是资金管理,一个是风控,一个是仓位管理,仓位管理不应该仅是风控的一个面,他完全可以独立出来,再继上面的话题,在引入出入金问题后,交易指数实际就变成了两个指数,一个是净值指数,一个是权益指数,两者对应进行配比分析,用来考虑自己对市场的认知与利润之间的转化。

我认为交易员在知行合一上之所以经常出错,最主要的问题首先是建议在对交易指数的分析上不客观,或者说忽视,一七年前我是叫忽视,交易指数同样可以进入K线技术分析,当我们的分析陷入一个不带利润区间的时候,如果这个区间落在持续亏损之后,可能就是分析上止跌了,出错的几率降低了,如果是落在一个持续获利的区间之后,很可能就是分析模型开始出错了,有可能诱发爆仓,为了印证这个观点,其实在一四年前我就对和讯盘手与资管网、排排网的盘手进行净值分析,发现多数爆仓的盘手竟然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没有建立资金管理体系,同时对自己净值状态竟然一无所知,或说他们的净值上必然伴随的爆仓风险的可能,特别是很多盘手对市场转点出现时净值的波动竟然出现相反走势,本应该是一轮新热点形成,净值经常小幅整理后持续上杨,但在每一次新转点形成时,就伴随有新一轮爆仓,最后我得出这些盘手的错误就是根本就没有认知到自己,当我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大汗淋漓,因为我也一直忽视了这块。

如果我们的交易体系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缺陷,那么净值增长的回报必然会体系出来,不应该反复出现波段式回撤。

如果我们的风控成熟,那么回撤幅度应该始终是在可控幅度之内,不应该出现反复的不可接受波动。

如果我们对趋势跟踪判断精准,那么净值应该流畅上行。

如果我们对交易流程设计合理,那么净值增长最少应该平稳缓慢。

如果我们在交易中能有较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受外物干扰,那么净值波动不应该大起大落

如果我们资金管理成为体系,那么净值应该是平台式上行。

如果我们仓位管理成熟,那么就不应该在不合理的区间出现重仓交易。

成熟的交易,净值交易指数分析不应该缺席。

分析自己是知行合一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