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寨:隱匿深山吊腳樓群,原汁原味土家風韻


彭家寨:隱匿深山吊腳樓群,原汁原味土家風韻

鄂西宣恩之彭家寨

宣恩沙道溝,溪畔疊層樓。

古寨真滋味,土家正源流。

這是兩年前仲春,與妻探訪彭家寨一一有著200多年曆史的土家族吊腳樓群時口占的一首小詩。人老多忘事,諸多未能留下較深印象的旅行時光,在腦海裡“短路”掉了,但關於神秘鄂西之唐崖土司城遺址,尤其是宣恩縣的這個原汁原味的彭姓土家寨,如影隨行般一直粘著我的遊魂。想來手癢,是該寫點文字“還債”了,以往每去一地總會以人文視角之寫些隨筆觀感,這彭家寨算是久違矣。

彭家寨:隱匿深山吊腳樓群,原汁原味土家風韻

先觀摩一下彭家寨的山型地貌吧。

彭家寨位於位於宣恩縣沙道溝鎮兩河口村,背倚觀音山,一條龍潭河自東北向西南流過寨前,寨邊亦有兩牽小溪將其環抱。龍潭河上,有座長達40多米的鐵索橋,將歷史與現實牽連。

欣賞眼前這座古老建築形式的吊腳樓群,我幾次屏住呼吸,愕然駐足凝眸。

全寨的房屋為清一色“吊腳”,分層次疊成古樸韻律,按階梯舒展土家風情。

彭家寨:隱匿深山吊腳樓群,原汁原味土家風韻

彭家寨,建築奇絕壯觀,有單套吊腳樓22棟,現存絕大多數為“繼”字輩老屋:如彭繼元、彭繼檢、彭繼權、彭繼亮、彭繼雙、彭繼樹、彭繼山、彭繼松、彭繼艮、彭繼書、彭繼富、彭繼貴、彭繼青等;再如彭武元、彭武階、楊祖祥、彭南祥、彭文勇、彭啟孟、彭武生老屋,彭武順等。

我知道的吊腳樓建築,最早的稱謂是“幹欄”、“閣欄”、“廊欄”,自古流行於百越族群地域。宣恩屬武陵山區,山多田少,民居選擇應山形地勢,最佳的吊腳樓建築樣式便是“吊腳”。

彭家寨:隱匿深山吊腳樓群,原汁原味土家風韻

與絕大多數鄉村一樣,這彭家寨亦俱是“留守”老幼。我與妻走東竄西,遇見俱匙“鐵將軍”,偶爾碰見不善言辭的長者或少不更事的稚童。好在有一家門敞著,上前向躺在門邊竹椅上的老翁問安並說明來意,他友善地說:看這破房子呀,樓上樓下三層,你們隨便看,沒啥稀奇,家家戶戶都差不多。

於是我倆欣喜地在老翁家上竄下跳,仔仔細細地品味這歷經200多年風雨的不老屋。

土家人起屋很講究,吊腳樓系木結構,搭配小青瓦,花格窗,司簷懸空,木欄扶手,走馬轉角。院前築籬笆,院後多竹林,青石板鋪路,刨木板裝壁。整棟小樓儼然是個田園生活小天地。

彭家寨:隱匿深山吊腳樓群,原汁原味土家風韻

三層建築之吊腳樓,實用美觀。除屋頂蓋瓦,上上下下全用杉木建造。樑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斜穿直套連接,不用一個鐵釘。更為奇妙的是: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簷翹角上翻。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裡裡外外都塗上桐油,裡得乾淨亮堂。

一層乃底層,是豬牛欄圈或雜物間;二層是飲食起居處,裡間為臥室。臥室外乃堂屋或曰客廳,設有火塘,土家人多圍著火塘吃飯。堂屋另側有寬走廊,廊外有欄杆,欄邊擺長凳,應屬家人消遣休息地;三層設計通透,十分寬敞,可隔成居室,可能更多是用來儲糧和存物。


彭家寨:隱匿深山吊腳樓群,原汁原味土家風韻

在老翁家看夠了,我倆又穿過風雨橋,沿石板路饒至坡上,想居高臨下,再好生打量一下這百看不厭的彭家寨。想不到的是,竟在一彭姓老屋門前與久仰的張良臬先生“邂逅”。

進門參觀,方知隱匿深山的彭家寨,是中國古建築專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良臬先生的最先“發現”的。他實地考察恩施州古建築後撰文說:“要挑選湖北省吊腳樓群的‘頭號種子選手’,準定該宣恩彭家寨出馬”。並賦詩讚嘆:“未了武陵今世緣,貧年策杖覓桃源,人間幸有彭家寨,樓閣崢嶸住地仙”。


彭家寨:隱匿深山吊腳樓群,原汁原味土家風韻

古老風雨橋

張良皋先生髮現並向外推介的彭家寨古吊腳樓群,現已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名錄。

看展覽方知:自上世紀80年代起,張良皋曾先後30多次到恩施進行地理、人文、環境、歷史研究,出版《武陵土家》、《老房子——土家吊腳樓》、《巴史別觀》等著作。

彭家寨:隱匿深山吊腳樓群,原汁原味土家風韻

彭家寨:隱匿深山吊腳樓群,原汁原味土家風韻

而今,先生已然仙逝,彭家寨人幸運在此建了“張良皋紀念館”。

與張良皋先生“告別”,延古老的石板路迂迴穿至土家古寨前場壩,再跨越悠長的鐵索橋,便從清朝返回到現實了。

時至今日,那爿隱匿深山的神秘古建築聚落,那原汁原味的土家人生活情境,依舊時常在我腦海裡浮現。


彭家寨:隱匿深山吊腳樓群,原汁原味土家風韻

孬張在寨前留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