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穎科技獎樑添才:以場景數據驅動技術創新,讓智能科技便利人類生活

丁穎科技獎梁添才:以場景數據驅動技術創新,讓智能科技便利人類生活

梁添才,工學博士,教授級高工,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電智能安全研究院院長、廣電銀通CTO、信義科技副總經理,出任ISO/SC37國際標準組專家、國家工程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廣東省工程中心主任、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從事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應用研究,提出低分辨率文字識別方法和多光譜圖像動態識別方法、取得16項美國發明專利技術,攻克智能設備產業的“卡脖子”關鍵技術。籌建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業設計中心,承擔國家物聯網專項、國家信息安全專項、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等近20項省部級科技項目,獲200項發明專利(16項美國發明),制定13項人工智能國家技術標準。

研究成果獲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獎、國際發明博覽會金獎、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廣東省專利金獎、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廣州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學生時代立志走智能化研究之路

出生於廣東雲浮的梁添才幼年在農村生活,常常會接觸到農業生產的機械設備,“主要還是以半手工的勞作為主,比如說打禾機,是要靠腳來踩的。稻穀晾曬之後,需要鼓風機來篩選合格的稻穀,利用稻穀與雜草或禾穗的重量不一樣來把兩者分離開來。”小學的梁添才在觀察這些過程的同時,就已萌生出一個想法:

有什麼辦法讓大人幹活時輕鬆些?這些農業生產設備能否自動工作?

升入中學後,梁添才開始學校寄宿生活,在校園裡的課餘時光,他喜歡閱讀些科技類的書籍。“高中時看過物理學家霍金的《時間簡史》,這本書是介紹宇宙起源的,當時對宇宙大爆炸、黑洞以及銀河系這些概念產生了濃厚興趣。作者把非常深奧的物理學或天文學方面的理論知識,用很淺顯易懂的語言去講述。儘管那時由於知識所限、還不能完全理解黑洞理論,但我開始發現科學的奧妙,併產生了將來在科學的道路上要往更高層面去學習、鑽研的想法。”梁添才說,他在高二時就開始接觸學習微積分,那時他已經意識到要實現科研夢想,大學的知識還不夠,將來必須繼續深造才能掌握系統的科研方法論。

丁穎科技獎梁添才:以場景數據驅動技術創新,讓智能科技便利人類生活

梁添才坦言,高中時的學習是有偏科的,“當時,我比較喜歡數學物理等科目,數學老師和物理老師的教學水平很高,能把枯燥的定理公式講得栩栩如生。物理老師曾提出建議:興趣是動力的源泉,依據我的興趣愛好,可考慮往工科領域發展。結合我幼時的實踐和體會,如何讓萬物變得更加智能成為我日後的努力方向。

擇業時投入ATM“中國芯”研發

2008年,梁添才從華南理工大學的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專業博士畢業,在求職初期發現,就業市場里人工智能的研究背景出身並不佔專業優勢。“當時國內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還不完備,很多人認為人工智能只是個概念。但我堅持認為:技術發展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梁添才介紹,在他所研究的模式識別領域,當時國內落後於國外,國外跨國企業已發現人工智能技術對產業的作用,美國的谷歌、IBM、微軟、Facebook等企業均開始了相關的研究投入,整個行業的產業環境和工業環境方興未艾

丁穎科技獎梁添才:以場景數據驅動技術創新,讓智能科技便利人類生活

“當時廣電運通是我所接觸過的眾多單位裡,唯一要做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的企業。”梁添才透露,在畢業求職階段也曾收到諸多優秀單位的offer,這些offer在畢業生看來都是很好的職業機會。但當時的梁添才只想把自己的專業優勢給發揮出來。“要學有所用,學以致用。面試官在溝通時告訴我,廣電運通接下來的戰略佈局是人工智能產業、要做視覺智能計算、視頻圖像識別;而且,目標是要做到全球領先。我覺得這個目標值得去挑戰、非常吸引人。”梁添才憶起職業選擇的關鍵,“面試官還介紹了全球產業格局,當時只有德、日掌握該領域核心技術。

我認為這件事很有意義,一旦做成、中國將成為繼德國、日本之後第三個掌握該領域核心技術的國家。

丁穎科技獎梁添才:以場景數據驅動技術創新,讓智能科技便利人類生活

梁添才所說的,正是此後廣電運通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ATM“中國芯”,記者在廣電運通的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看到,其“無人銀行”智能設備從身份識別、證件確認、業務辦理及遠程業務指引,整個金融服務流程均實現了智能化、無人化。

梁添才介紹,當時只有德國和日本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貨幣識別裝備,每臺售價數萬歐元;貨幣識別裝備作為金融行業的基礎設施受制於人,將嚴重威脅國家金融安全。如果掌握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對保障國家金融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意義重大。2008年他剛入職廣電運通時,貨幣識別技術處於被國外壟斷的狀態,國內採購成本居高不下、國內假幣氾濫。

對應用場景需求的理解

助推技術解決現實問題

“剛過來時團隊已有些研究基礎,但是在視頻圖像識別、人工智能方面的核心技術還沒有突破。”梁添才說,當時為了攻克核心技術,研發團隊拉著隊伍做封閉式開發,又經過多年的攻堅克難,廣電運通助力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自主掌握金融裝備關鍵技術的國家。

丁穎科技獎梁添才:以場景數據驅動技術創新,讓智能科技便利人類生活

“當時團隊的封閉式開發,數十號人的吃喝拉撒全是在被農田包圍的村子裡。那是十年之前的廣州,村裡治安並不是很好,偷盜搶事件時有發生。”彼時的梁添才就同時開始思考人臉識別等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在公共安全治理的用途。“雖然早年我們是從金融的應用場景開始人工智能的技術應用,但也會思考我們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否幫助改善社會治安等問題。”梁添才認為,所有的科學設想都是源於日常生活的經歷,只有生活中有了真切的觸動,科技工作者才會產生更多技術應用的構想。但十年前的技術現狀是,通過人臉識別來抓獲犯罪人員的技術成熟度仍不夠,往往只能起到威懾的作用。

近年來,廣電運通已從一家以智能金融為主的企業,拓展到智能安全、智能交通、智慧政務等領域。梁添才團隊的科研成果視覺智能計算的應用場景之一是城市安全治理。深圳等地已於2016年上線了其團隊研發的城市安全計算平臺,城市安全計算平臺構建了以“智能感知、物聯匯聚、認知計算、雲端應用”為核心的城市安全治理“端、邊、雲”全棧解決方案

,以視頻圖像為切入,推出自主知識產權的人臉識別、車輛識別、ReID、行人軌跡刻畫、以圖搜圖、異常行為分析等核心產品技術,城市安全計算平臺上線三年來,所轄區域的犯罪案件數量從三萬多件降至六千多件,幫助公安民警提升辦案效率,最終做到“天下無賊”成了他努力的又一目標。

丁穎科技獎梁添才:以場景數據驅動技術創新,讓智能科技便利人類生活

以公共安全為基礎的智慧城市全棧產品解決方案

梁添才表示,圍繞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新零售、金融、交通、政務、文旅等產業的重大需求,團隊將以“以創新科技便利人們生活”為己任,研究出更多的科技成果來造福人類。“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有自主創新、科技強國的中國夢。對於初踏入科研領域的青年科研人員,要樹立遠大理想,更需清醒地認識到: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以科技來強國。科技強,國家才會強。科技興,民族才能興。”

以科技創新服務國計民生與發展戰略

2019年5月30日,廣東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表彰先進大會在廣州召開,會上對第十五屆丁穎科技獎獲獎者進行了表彰。梁添才作為獲獎代表發言。他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正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改變世界。為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我國提出人工智能的國家發展戰略,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多項工作規劃。而他所取得的科研成績,是國家賦予了時代機遇,是產業提供了實踐的契機,是單位提供了個人施展才華的平臺。

丁穎科技獎梁添才:以場景數據驅動技術創新,讓智能科技便利人類生活

梁添才說,在今後的科技工作中,他將繼續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科技創新原則、聚焦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用人工智能賦能行業場景:打造人工智能技術體系,構建AI+行業解決方案體系,搭建產業開放技術平臺和技術標準,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等建設目標,積極參與廣東省重點領域科技研發,儘快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解決產業發展中“缺芯少核”“卡脖子”問題,為建設科技創新強省、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工作者的聰明才智。

梁添才:作為科技工作者,在做好科研的同時也應弘揚科學家精神,弘揚志願服務精神,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科技志願服務,從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出發,從人民群眾的科技需求出發,通過科技工作者積極主動的責任與擔當,情懷與奉獻,踐行志願服務精神,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開展科技志願服務,提供科技解決方案,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助力企業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並瞄準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創新報國,科技報國,引領發展。

本文原刊於《廣東科技報》2019-12-20 10版「 以應用場景驅動技術研發,讓創新科技便利人類生活——記人工智能專家、廣電智能安全研究院院長梁添才博士 作者 胡漫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