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癖好,

书画大师们也不例外,

比如“洁癖癌”晚期患者倪瓒

每天要给梧桐树洗澡,

......


01 王羲之:爱鹅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着极强的恋物癖,爱鹅胜于一切。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听说会稽有个老妇,养了一只很漂亮的鹅,王羲之托人去买没得手于是亲自登门拜访。老妇听说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来,把鹅杀了要招待他,王哭笑不得。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相传山阴有一道姑,欲得王羲之手抄的《黄庭经》,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后欣然为道姑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所以《黄庭经》又称作《换鹅帖》。


02米芾:跟石头拜把子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明末书画大家陈洪绶画的《米芾拜石》图


米芾喜欢异石,甚至到了痴迷之态。被称为“中国文人恋石癖小组组长”当之无愧。米芾来到安徽无为地方做官时,乡绅告诉河边有一奇石,因为不知道它的来历,没有人敢动它。米芾心里暗喜,因为,他知道这块石头的来历,他赶紧请人把石头搬进府来。石头进府的那一天,安置在院内,米芾走上前去对石头下拜说:“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后来有位画家画了米芾拜石图,可见此事是有的。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张大千 《米颠拜石图》


他调任到山东涟水当官后,米芾见这里的奇石更多,有的峥嵘嶙峋,有的千恣百态。米芾上任第一天,刚进衙门,突见庭院里有块奇石,像个佝偻的老者。米芾一见之下竟不顾身份,得意面忘形,躬身下拜,口称:“石丈”。他这一叫不打紧,把跟随的差役吓了一大跳。同僚们见这样玩石头,都在背后议论他“疏于政事”。按察使杨杰也下来查访,警告他不要迷恋奇石,说朝廷以千里付公,你竟终日弄石。米芾终是不听,最后还是丢了官了事。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米芾撰《珊瑚帖》介绍他的珊瑚笔架


米芾不仅爱奇石,还尤爱砚。米芾有一回得到一座砚山,就是一块既是盆景又是砚的奇石,他高兴极了。抱着砚山上床睡觉,三日后才准搬走。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米芾《吴江舟中诗卷》


又有一回,身为书学博士的米芾接旨进殿,替皇帝写块御屏,写完后皇帝过来一看,脸有喜色,夸奖了米芾的书法。米芾一看皇上高兴,就趁势讨封,说道:“皇上的砚石被臣濡染,陛下不能再用了,请赏给臣吧。”皇上没有料到身为大臣的米芾竟象孩子似的讨砚,也就答应了他,米芾高兴得忘乎所以,一边谢恩,一边拿起砚石就揣进袍袖里,也顾不得弄一身墨汁,看到他这幅狼狈样子,皇上也笑了起来。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米芾 春山瑞松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米芾还有洁癖,只要用手拿过东西,立马就去洗个手。而且米芾洗手从不用盆,嫌盆里的水不干净。所以仆人不管到哪都带着几壶水,洗手的时候就直接往手上倒,洗完后还不用毛巾擦,两只手拍拍,直到晾干为止。


米芾给女儿选的女婿名叫段拂,字去尘,因为米芾觉得这个人很干净。


03 倪瓒:洁癖的“处女座”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倪瓒画像 看看这考究的坐姿和床面整齐的摆放就知道他一定是个讲究人儿


同样有洁癖的还有元代画家倪瓒,不仅画画得好,他的洁癖和偏执更是流芳千古,下面8个生活点滴可以证明他是全宇宙处女座们的师祖。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这是赵元于 1352 年作的《倪瓒写照》,一看书籍的摆放和黄金分割的坐点就能知道画中人是什么星座的。PS:站在旁边的侍者随时准备打扫卫生。


1. 倪瓒每天洗头时要换水十几次,穿戴衣服时也得调整无数次。


2. 他的书房里,标配不光是书,还有书童,两个可怜的小仆人每天拿起扫帚就像吃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就连院里的桐树,也得从树叶洗到树皮,全部光洁如新。长此以往,蓬勃如同朝阳的桐树不堪受辱,竟死了几株。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倪瓒的画寒烟清静,很少有人,他宁愿偏执地画上一堆点。


3. 譬如他要喝茶,仆人辛辛苦苦从山里挑来的泉水,倪瓒只用前桶煎茶。他坚信后桶的水已经被仆人的屁污染了,只能用来洗脚。看来即使较真如倪瓒,也完全没考虑到仆人也许会打喷嚏的问题嘛。


4. 即使沦落入狱,在吃饭的时候,倪瓒也要求狱卒把碗举到与眉毛同高,不然狱卒的唾沫会喷到饭里。狱卒大怒,竟要把他锁到马桶旁边。对倪瓒来说,这真的是一个最严厉的惩罚啊。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既不见飞鸟,也不见帆影,处女座的内心是孤独的,现实中完美的树都那么少,更何况是动物和人。


5. 有次,倪瓒看中了歌妓赵买儿,但又怕她不洁,于是让她反复洗澡。洗完以后,他总觉得赵买儿身上还有异味。洗来洗去,直到“东方既白”,只好作罢。


6. 一次,倪瓒留客住宿,因怕客人不洁,起夜好几次视察,终于听到一声咳嗽。这可不得了,一晚睡不好。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让仆童展开地毯式搜寻痰迹,可怜仆童实在找不到,只好指着一片挂着晨露的梧桐叶说是痰迹。倪瓒马上命令仆童剪下那片梧桐叶,并扔到十里之外。秦有赵高指鹿为马,元有仆童指露为痰……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李可染《倪迂洗桐图》


7. 倪瓒的“香厕”,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用香木建了个空中楼阁,下面填土,中间铺满洁白的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不闻有秽气也。”可怜的小仆人在这个时候,就必须随时移走秽物,不然倪瓒就不高兴了。


04 齐白石:抠门大师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齐白石,是个艺术大师,也是个抠门大师。早期的齐白石家庭比较穷,可以说,70岁之前的齐白石一直是在为钱而奔波,所以,对钱的钟爱导致了齐白石非常吝啬。所有东西都要亲自保管,每天拖着半斤铜钥匙走来走去,卖了画就换成金子,然后偷偷藏在犄角旮旯里。那个可爱劲,真是乐死人!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齐白石不差钱,却非常节俭。家里的一坛油、一桶米,齐白石都会锁起来。汪曾祺在《老舍先生》一文中曾提到齐老先生家里量米的竹升子都是自己保管的。每天吃饭要由他量了米才行。一大家子人,吃米不少。老先生舍不得。量一筒,手抖一下。家里做饭媳妇就说不够“您再给添一点”。齐老先生就嘀咕着:“你要吃这么多啊!”然后再给量一筒。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有时他伏案作画,家人在一旁择菜叶,齐白石会放下画笔,走上前捡起几片菜叶,满脸不悦地说:“这些还能吃,怎么就扔了……”李可染曾谈到,“齐白石家吃螃蟹前小保姆必须先让他数清楚,不然他就认为保姆偷吃。”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齐白石先生对自己抠,待客也自有一套礼仪。


据黄永玉先生回忆:“第一次拜见白石老人是可染先生带去的。老人见到生客,照例亲自开了柜门的锁,取出两碟待客的点心。一碟月饼,一碟带壳的花生。路上,可染已关照过我,老人将有两碟这样的东西端出来。月饼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浅浅的一碟。“都是坏了的,吃不得!”寒暄就坐之后我远远注视这久已闻名的点心,发现剖开的月饼内有细微的小东西在活动;剥开的花生也隐约见到风动着的蛛网。这是老人的规矩,礼数上的过程,倒并不希望冒失的客人真正动起手来。天晓得那四分之一块的月饼,是哪年哪月让馋嘴的冒失客人干掉的!”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中央电影纪录片厂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时让他拿点精品出来拍,他怎么也不愿意。后来还是徐悲鸿去做工作,他才勉勉强强从画台的“消息”里掏出几卷画子出来。他是细木匠出身,在画台里做几个暗格或者小抽斗之类的“消息”那还不是驾轻就熟。这些画被掏出后,一卷一卷放在画台上。徐先生一打开只见宝光四射,全是老先生毕生的精品。呕心之作!


05 丰子恺:实力爱猫狂魔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丰子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如果给民国知名“铲屎官”们搞个排名,丰子恺肯定是能进前三甲的,他不仅爱画猫,也会以爱猫的名字为题,为它们专门“立传”,就连拍照片也要让小猫坐在自己头上,实在有种极大的反差萌。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惹怒了客人以后,让自家的猫卖萌讨好对方;猫离家出走,夸它有名士之风;猫偷吃了鱼,多买了几斤专门喂它;写字、画画、拍照都把猫放在头上……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在他的笔下,猫也是一个重要角色,他的画作和文章里均出现过许多猫咪,这其中包含丰子恺先生曾经养过的“小四”、“白象”、“猫伯伯”……这些猫跟丰子恺先生一起经历了乱世,就像他的画一样,简约却不简单。如此的陪伴也让丰子恺先生即便在最艰难的时期,都不曾放下猫。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他的爱猫“白象”是一只极有福气的猫,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而没有遗失。白象与丰子恺一起生活了两年,直到1947年的一天忽然失踪,怎么找也找不到,后来才听说白象在一根大柳树根上死去,后又被人踢入水沼中。


猫迷丰子恺自然明白,这是老猫自知大限将至,不愿在家中死去,故而出走。他感叹“我觉得这点‘猫性’颇可赞美,这有壮士之风,不愿死尸牖下儿女之手中,而情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又有高士风,不愿病死在床上,而情愿遁迹深山,不知所终。”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就是因为丰子恺先生对猫的这种特殊感情,使得他在刻画猫的时候能够活灵活现,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虽然猫咪在丰子恺的画中,往往都只是配角,但因为它们的出现,却让画变得更加恬静有趣。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也许是因为养猫的缘故,即便已经年过古稀,童心在丰子恺先生身上依旧体现得淋漓尽致。跟猫相处的时候,丰子恺就如同一位老顽童一般,这位大师任由一只猫骑在自己头上,不愠不怒,温和却有力量。


06 傅抱石:向周总理索酒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百年巨匠傅抱石,被誉为“当代吴道子”。女儿说他“一睁开眼就要喝酒。”家里的柜子总是放满各种酒,有绿豆烧,有五粮液,还有汾酒和茅台。父亲平时常喝的是高粱酒,有段时间也爱喝金奖白兰地,但他最爱的是“茅台”。中年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硬化等毛病仍然大量喝酒。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在他的客厅里悬挂着一幅对联:左壁观图右壁观史,有酒学仙无酒学佛。他有一枚白底朱文闲章,刻着“往往醉后”四个字,通常会钤在他的得意之作上,颇有些自嘲的意味!傅抱石作画时,身边是少不了一壶酒的。他常常一手执笔,一手执壶,不时仰头饮上几口,酒像一团火一样从喉管滑入胃中熊熊燃烧,烧起一腔豪情。于是笔在手中,壮气盈胸,肆意挥洒勾勒,抒发满怀激情。笔下涌现幅幅波澜壮阔的佳作。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傅抱石与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饮酒,还有一段有趣的佳话。1958至1959年间,傅抱石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诗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当时国家经济正值困难时期,供应十分紧张。傅抱石在作画时买不到酒喝,口内苦淡,灵感枯竭,画兴索然。无奈之间他试着写了一封信,倾诉无酒之苦。


书画大师的怪癖,不疯魔不成活!感谢分享转发

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500x900cm 1959年9月5日 人民大会堂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