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成為《奇葩說》裡的鹹魚?3種方法找到自己的夢想

“沒有夢想,與一條鹹魚有什麼區別?”

新一期的《奇葩說》拋出一個非常現實的辯題:“伴侶不上進,要不要鞭策TA?”馬東把那些“能不做事就不做事,沒有追求和夢想的人” 界定為“鹹魚”。

不想做事、不願做事的根本原因還是沒有追求和夢,因此,樹立夢想,就成為了鹹魚翻身的根本路徑。


不想成為《奇葩說》裡的鹹魚?3種方法找到自己的夢想

不想成為《奇葩說》裡的鹹魚?3種方法找到自己的夢想


一、“夢想”是個什麼?

當你手執著地圖,行走在夜色森林中,你會發現,手上的地圖就是廢紙一張,根本幫不上忙。

因為地圖雖然看起來很精準,很有確定性,卻很容易讓你過於聚焦眼前的細節,而且這些細節是被篩選的,反而更容易讓你失去大方向。

同時,地圖描繪的是過去情景,而現實是在變化的,一旦有錯誤的信息,環境發生了變化,你就可能陷入原地打轉的困境。


不想成為《奇葩說》裡的鹹魚?3種方法找到自己的夢想


這時,你應該抬起頭,找到北極星,然後認定一個方向,一直往前走。雖然北極星很遙遠,形象也很模糊,但卻是確定性的永恆存在。

當然,在尋找出路的途中你會有一些小曲折,需要走些彎路,也會有突發事件,但沒關係,只要你盯緊那個星星,始終保持方向不變,就一定能走出黑暗森林。

夢想,就是那顆北極星。

拿著地圖,就如同你只靠過往的經驗,埋頭幹當前的活,這會把自己變成陀螺,轉得很辛苦,卻一直沒有前進。

“淡薄卻沒有志,寧靜卻走不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只會低頭走路,不會抬頭看天。很多人不知道應該看天上的什麼,你應該把你的夢想掛到天上。

不想成為《奇葩說》裡的鹹魚?3種方法找到自己的夢想


二、“夢想”有什麼用?

當你站在十字路口時,不知道前路怎麼走時,指引你前進的就是夢想。

當你面臨選擇時,取,也要以夢想為依據;舍,也要以夢想為理由。

當深陷人生迷陣時,夢想能始終保持你的方向,最終走出迷宮。

當年阿里巴巴對要不要發展雲服務有很大爭議,馬雲怎麼決定的?就一個標準,是不是符合企業的價值觀,也就是企業的夢想:“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雲計算可以把IT服務平民化,中小微企業都可以有極少的成本,擁有良好的服務,符合他們的價值觀,最終拍板,才有了現在的“阿里雲。”

不想成為《奇葩說》裡的鹹魚?3種方法找到自己的夢想


我們做決策也是,當你夢想開一家水果連鎖店,但自己的水果小店舉步維艱,而隔壁奶茶店卻門庭若市。此時,你是繼續優化自己的水果業務,還是拓展奶茶業務?

當你夢想成為一名律師,面臨晚上去看電影還是複習司法考試時,就會給你提供一個傾向性的選擇依據。

當我們往前走的時候,需要有一束光,來照亮前方的路。

不想成為《奇葩說》裡的鹹魚?3種方法找到自己的夢想


三、如何找到“夢想”?

在“夢想”這個概念中,我們最大的困惑是:我的夢想是什麼呢?

每個人都有夢想,年少時也都曾在小學作文裡寫過自己的長大後的樣子。但真的長大了,反而不知道自己的夢想去了哪裡。

人生一步步走來,有很多不由自主:大學選專業,18歲的人,怎麼可能知道哪個專業適合自己;戀愛結婚,天底下那麼多人,真正能讓我選的有幾個;找工作,能有單位要我就不錯了,每天渾渾噩噩,被推著走,哪裡還有什麼夢想。

在平凡的人生中,怎樣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夢想。

1、 專注分析法。

關注什麼是你最近不曾改變的,分析背後支持你不變的是什麼,找到她。

現在這個社會,“變”是主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但在你自己不斷變化的過程中,還是會有一些東西,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

比如你堅持每天學習,你就可以把自己的夢想定為:成為一名終身學習者;你堅持每天健身,成為健身達人就是你的夢想。

當有一股內驅力,驅動自己長期堅持去一件事情,使之成為習慣,並逐步改變自己。你可能沒去考慮過為什麼會有這個內驅力,現在把她點明瞭,意識到了這就是你的夢想。

有這個必要嗎?

當初沒意識到的時候,不已經在學習、在健身了嗎?

不一樣。意識到自己在堅持會麼之後,你就有了決策的標準,當你想去唱K的時候,你就要考慮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學習;當你想跟兄弟們好好去擼一串的時候,就會考慮會不會影響你的健康。你會因此而更自律,然而更自信,也更強大。

沒意識到之前,你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意識到之後,你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區別在於,你知道了山為什麼是山,水為什麼是水。

不想成為《奇葩說》裡的鹹魚?3種方法找到自己的夢想


2、“後悔預防藥”法

從小就懂得一個道理:世上沒有後悔藥。每當想吃後悔藥的時候,說明已經做錯了,或者錯過了某些決定。

那我們就把這個後悔藥提前先吃一遍。

當你做決策時,你一下問自己:當我在10年後、20年後,會因為做這件事情而後悔嗎?會因為不做這件事情而後悔嗎?

把自己的選擇放在時間上拷打,當你可以把時間的維度拉得越長,這件事在你心中的份量就越重。由此,你就可以推斷出什麼是你最在意的,你對什麼是最堅定的。

“我願意跟他在一起一輩子”,“我先跟他處處試試”,這兩種的戀愛體驗和結果會完全不一樣。前者你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後者你還處在漫無目的的撒網階段,收成不一定會好。

提前吃一顆後悔藥,看這個藥效如何,你覺得自己會後悔一輩子,那就是你真正想要的,也就找到了自己的追求。

3、“以始為終”法

《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要“以終為始”,就是明確了目標之後,就要努力去實現。而尋找自己的夢想,就要反過來:“以始為終”。

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導演,現在馬上要拍“戰狼8”了。如果你拿起攝像機,拍一步算一步,肯定拍不出一部好片子。

而是應該先從提綱、框架、劇本入手,詳細策劃好每個細節,每個畫面,讓電影在腦子裡形成清晰的構思,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才能開始拍攝。

如果這部電影是你的人生傳記呢?你想把自己的人生拍攝成什麼樣子?你腦海中出現的是什麼樣的畫面?

這些畫面,就是你最終那達到的目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終”,也就是你自己最終的追求,而且是一個非常清晰的追求。

然後,從這個終點出發,再倒推回去,思考一下:這些畫面應該是怎麼實現的?把實現的路徑一步一步策劃好,一直把這條路徑延伸到當前,延伸到你的腳下。

最後,照著這個思路,從當下出發,去一步步實現,就能達成你最終想要的效果。

不想成為《奇葩說》裡的鹹魚?3種方法找到自己的夢想


夢想,就是“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要做成什麼樣的事?”,你可以用三種方法,找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那就是屬於你自己的夢想。用夢想驅動自己的行為,就能讓鹹魚活起來、動起來、遊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