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刻中找寻撬起大唐盛世的文明支点—浅议黄河梯子崖的历史定位


在石刻中找寻撬起大唐盛世的文明支点—浅议黄河梯子崖的历史定位


在石刻中找寻撬起大唐盛世的文明支点—浅议黄河梯子崖的历史定位

夜读一篇文章,叫《中华文明第一次被清华大学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感触颇深。文章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浅显的说理,清晰勾勒出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并且分析了中华文明为什么会别与其他文明,完整留存5000年,非常受用。


在石刻中找寻撬起大唐盛世的文明支点—浅议黄河梯子崖的历史定位

公元5世纪,地球上两个文明,东方的中华文明和西方的古罗马文明,都受到了北方蛮族的入侵。其中,古罗马文明被灭亡了,欧洲从此进入了黑暗漫长的一千年中世纪;而有幸的是,中华文明虽然也被北方蛮族占领了,但出了一个孝文帝。

文中对北魏孝文帝的历史功绩进行了非常可观的高度评价,称其废除鲜卑语、改穿汉服、迁都、通婚等系列汉化改革,使中华文明走向了健全平衡,走向了雄气勃勃的强大;同时,他克服了诸子百家“没有执行力的斯文”和“不了解其他文明的封闭”两个毛病,使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优秀因子融合。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开始,中华由此走向了一个伟大的盛世朝代——大唐。

对于北魏孝文帝这一功绩,著名学者余秋雨在给大同原市长耿彦波的一次颁奖典礼上的致辞中,也有一个中肯的评价。他说,北魏孝文帝看出了中华文明的两个毛病,一个是太书生气,一个是太保守。于是,他就以北方少数民族的粗狂,给中华文明注入了天苍苍野茫茫的气概;他又以一个年轻王者的眼光,拜中华文明为老师,拜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共同做老师。“这个关口上,中国正在孕育着一个伟大的朝代,那就是唐代。”

在石刻中找寻撬起大唐盛世的文明支点—浅议黄河梯子崖的历史定位

北魏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朝代,喜欢在石头上雕刻。这也许是游牧民族走出茫茫大漠后,对巍峨高山的一种敬仰,对先进文明的一种敬仰,把文明雕刻在大山之上,示之永恒。他们建都平城,也就是现在的大同,开始雕刻云冈石窟;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又开始雕刻龙门石窟。这些石窟不仅雕刻精美,规模宏大,而且更为难得的是里面有罗马的廊柱、印度的佛像、高鼻梁深眼窝的雕像等等,这是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的遗迹。这就是开放包容,克服中华文明“保守”“封闭”的有力证据。

而他又如何在中华文明的“斯文”中注入了“天苍苍野茫茫”的气概?

在石刻中找寻撬起大唐盛世的文明支点—浅议黄河梯子崖的历史定位

黄河梯子崖,早已听说,虽有几次准备攀登,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去冬,终于和几位好友相约进行了一次登攀。最为凑巧的是,恰遇此景开发者杜枝俊先生,在他帮助下,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黄河梯子崖。

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北魏孝文帝时,在黄河东岸龙门山上有一边防要塞,西临悬崖绝壁,为通黄河,在崖壁上凿石梯,这就是黄河梯子崖。后来,魏孝文帝又至此西巡军事要塞,祭祀先祖夏禹,这在《魏书》中,均有明确记载。

黄河梯子崖,北临黄河,南挂吕梁,在垂直90度的崖壁上,呈“之”字形开凿,共计300余台阶,盘旋直达山顶。遥想当年,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帝王,三百步登上万仞高山,俯瞰万里河山,逸兴遄飞,豪气纵生,升腾起一种舍我其谁的底气,那是何等的气概?

孝文帝不管对佛教是多么的虔诚,吕梁山一直未被雕刻成精美石窟;孝文帝也不管是多么喜欢精美的雕琢,黄河梯子崖也一直保存着粗狂的线条。这正是因为孝文帝看出了中华文明中的“斯文”毛病,不再需要精雕细琢,不再需要缠缠绵绵,给中华文明注入“粗狂”吧,使其更具实践性、实用性。黄河梯子崖不管是为了迎接帝王而凿,还是为了军事要塞而修,他之后的功用就是运煤通道。

所以,公元5世纪中华文明没有被隔断,中华民族能迎来最伟大的一个朝代,根本原因就是改革,而这次改革就是太和改革。太和改革,就是以河津龙门黄河梯子崖的粗狂为支点,以北起600公里外塞外明珠大同、南至300公里外中原腹地洛阳为杠杆,以融合众多文明为发力点,轻松地撬起了一个大唐盛世。这也是中华文明5000年不灭的原因,每次在重要历史时刻,中华民族都会内生改革动力,进而重焕强大的生命力。

1600年过去了,所有帝王将相功过已有定论,所有王朝繁华都已湮没,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梯子崖也失去了其交通的功用,但它在中华文明延续中所起的作用,永远不会消失,如同在它脚下世代奔腾的黄河一样,悲壮地吟唱着一首黄河梯子崖赞歌:

《临江仙·黄河梯子崖》

万里黄河万仞山,鱼鹰翱翔胆寒。

世有愚公凿平川。

绝壁挂盘旋,登顶转瞬间。

少年帝王少年梦,挥鞭吕梁云端。

脱尽浮华真始现。

不遇诵经院,唯见背炭汉!

在石刻中找寻撬起大唐盛世的文明支点—浅议黄河梯子崖的历史定位



在石刻中找寻撬起大唐盛世的文明支点—浅议黄河梯子崖的历史定位


在石刻中找寻撬起大唐盛世的文明支点—浅议黄河梯子崖的历史定位



在石刻中找寻撬起大唐盛世的文明支点—浅议黄河梯子崖的历史定位


在石刻中找寻撬起大唐盛世的文明支点—浅议黄河梯子崖的历史定位



▼▼▼


地址:山西省河津市下化乡半坡村黄河大梯子崖原生态风景区。


在石刻中找寻撬起大唐盛世的文明支点—浅议黄河梯子崖的历史定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