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交通乱象,普陀用这些“重拳”撬起“创城”难点!

针对交通乱象,普陀用这些“重拳”撬起“创城”难点!

交通环境

是观察一座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

针对交通乱象,普陀用这些“重拳”撬起“创城”难点!

今年上半年,从第三方测评来看,

城区交通秩序混乱,

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随处可见,

市政标识标线、城区停车位、

人车隔离设施配套不完善等现象,

仍是普陀“创城”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

↓↓↓

攻坚,如何亮剑撬动难点?

今年7月起,普陀城管和交警部门

聚焦交通环境秩序中的难点和短板,

围绕违法管控、疏堵保畅、

交通优化等方面综合施策,

聚集众力营造了交通安全畅通、

管理科学高效、出行文明有序的

交通氛围。

针对交通乱象,普陀用这些“重拳”撬起“创城”难点!

海珠路

东港市场附近

针对交通乱象,普陀用这些“重拳”撬起“创城”难点!

道路两侧清晰地划分了非机动车停车位,并用隔离柱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停车位进行隔离。

针对交通乱象,普陀用这些“重拳”撬起“创城”难点!

人行道上也合理地划分了盲道与非机动车停车位,界限清晰明确,避免车辆“火锅式”任性停放。

车辆停放有序,

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最真切。

附近居民 张红琴

东港市场人流量大,原先虽有电动车车道,但大家都贪图方便随意把车停放在店铺门口或是马路上,难免车辆混杂无序,电动车与机动车刮蹭也是常事。现在开车、停车都讲规矩,开车停车方便多了,整条马路看上去舒心多了。

针对交通乱象,普陀用这些“重拳”撬起“创城”难点!

在东港海莲路、海洲路、昌正街等街道,人行道及道路两侧整齐地划分了一个个机动车停车位,并且停泊了不少外地牌照的车辆。

外地游客 潘丹娜

这是我们第二次来舟山,这次来,停车比之前方便多了。

针对交通乱象,普陀用这些“重拳”撬起“创城”难点!

为科学划分停车位,城管和交警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停车资源调研摸底,在不影响辖区居民日常出行及周边道路正常交通秩序情况下,梳理出符合标准并适合停放的区域。截至目前,全区已新增机动车停车位26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68处。

针对交通乱象,普陀用这些“重拳”撬起“创城”难点!

海洲路东侧为莲花洋公园,

西侧为住宅小区,

来往公园和小区的人流量非常大,

不少居民横过马路时不走斑马线,

这一举动“方便”的是自己,

苦的是开车人。

海洲路

针对交通乱象,普陀用这些“重拳”撬起“创城”难点!

道路中间设置了一条隔离带,不但有效防止了行人乱穿马路,同时还规范了车辆按道行驶,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

滨港路南侧观景平台

针对交通乱象,普陀用这些“重拳”撬起“创城”难点!

原先不少机动车车主将车辆停在平台上,占据行人行走、观景的空间。如今,以绿化和隔离柱连接而成的人车隔离设施,避免了机动车驶入观景平台,还“景”于民。

按照市道路交通办公室组织开展全市道路交通设施立体隔离“百日攻坚战”要求,目前普陀已完成东河路机非隔离、人行道隔离1100米,东海西路中央隔离3900米,海洲路中央隔离1900米

针对沈家门小学门口

上下学高峰期人流大、车辆多,

不少车辆在人行道违停的实际情况,

区城管部门计划在道路两侧

设置隔离柱,防止车辆开至人行道,

确保学生安全通行。

针对交通乱象,普陀用这些“重拳”撬起“创城”难点!
针对交通乱象,普陀用这些“重拳”撬起“创城”难点!

7月26日,我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普陀重点整治东港海莲路、海印路、兴普大道等17条重点道路和5个重点路口的交通违法行为。在交警“火眼金睛”锚定下,行人闯红灯、驾驶非机动车违法载人、驾驶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陋习”无所遁形。

制服了“酒驾”,

电动车新晋为“马路杀手”。

数据告诉你

去年,普陀共发生1.38万起

道路交通事故,

涉及电动车的占55.3%。

为此,在电动车整治上,

交警部门也“敢亮剑”“出新招”。

1.口头劝导

2.参与路口执勤

3.观看交通安全片

4.签订守法承诺书

5.在朋友圈曝光自己的违法行为

……

除了罚款以外的“花式处罚”,

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

交通安全意识,形成守法的意识。

针对交通乱象,普陀用这些“重拳”撬起“创城”难点!

在朋友圈内“疯转”。

普陀的海天大道(普陀段)、海莲路、海印路、海洲路、中昌街、灵秀街、金城街、昌正街、麒麟街、文康街、东海东路、东海中路、东海西路、东河路、滨港路、滨港西路、兴建路被列为停车秩序管理重点道路,在这些重点道路违反禁停标志、禁止标线停放或临时停车的,交警部门将依照《浙江省实施办法》和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对驾驶员处以100元罚款、记3分的处罚。

“严”与“罚”的背后是

对交通违法的“零容忍”,

是对交通乱象的“强约束”。

破解城市交通治理“老大难”问题,

就是要长久保持提高违法成本、

保障执法权威的震慑力。

只有严管重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才有推进之力和必胜底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