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不是溺愛,放手不是放任!教育孩子的5個誤區家長要避開


有的媽媽為了孩子更獨立自主選擇放手奔跑粗養式教育,有的媽媽不想孩子在任何環節出現不可追悔的閃失而選擇小心呵護式精養。但事實上媽媽的行為卻與之不符,因為你對此還有著這些誤區!

關愛不是溺愛,放手不是放任!教育孩子的5個誤區家長要避開

1、是伺候孩子,還是使用孩子?

很多的父母心甘情願作孩子的保姆,事事替孩子代勞。明明是孩子能幹的事,全由父母代辦了。孩子呢?全然不把父母的辛苦放在眼裡,他認為:你為我服務,應該!誰讓你生了我!

關愛不是溺愛,放手不是放任!教育孩子的5個誤區家長要避開

父親被擱置遞給他的小女兒

智慧的父母會巧妙地使用孩子,願意給孩子委以重任,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會支持孩子自己幹;凡是孩子為父母做的事,哪怕是端來一杯水,父母都會欣然接受,真誠地孩子,孩子聽了美滋滋的,覺得自己很有用,幫父母做事的勁頭倍增。

關愛不是溺愛,放手不是放任!教育孩子的5個誤區家長要避開

可愛的小女孩,和她姐姐一起坐在一張床上

2、小心呵護關愛等於溺愛慣壞

也許我們看到太多因為溺愛而寵壞的孩子,對細心呵護一詞產生了偏見,認為給孩子多一些關愛呵護就會慣壞孩子,其實不然。

我們都知道三歲以下的孩子都儘量避免和媽媽分離,因為這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重要階段,三歲以內的孩子並不能理解媽媽分離之後還會回來的道理,會誤以為被拋棄。以至於哪怕只是一天的短暫分離,我們都要和孩子好好告別。

關愛不是溺愛,放手不是放任!教育孩子的5個誤區家長要避開

3、是指責孩子,還是鼓勵孩子?

苛刻的父母容不得孩子犯錯誤,面對犯錯的孩子非打即罵,逼著孩子說謊話,由此孩子學會了逃避,學會了推卸責任。在指責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怨天尤人。

粗養精養一站到底,不變通不調適

孩子每個年齡都有不同的敏感期,例如2-4歲的孩子會出現秩序的敏感期,在這個時期教孩子穿衣服時,不要因為孩子穿不好就自己上手代替,你需要做的是,把衣服一件一件按次序放好,耐心等待孩子自己穿上身!

關愛不是溺愛,放手不是放任!教育孩子的5個誤區家長要避開

5、是放縱孩子,還是管教孩子?

很多的父母覺著愛孩子就是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不管合理不合理;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管該幹不該幹。於是孩子從小目中無人,無法無天,甚至違法亂紀,這樣做坑害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是需要管理的,規矩是需要學習的。放手不等於放縱,關愛不等於溺愛,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對孩子一生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