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曾幾何時,醫生是公認的高風險職業,於是社會上出現了“醫鬧”這個詞,然而今天伴隨教育矛盾的頻發,教師行業的風險也越來越高,甚至有了“無限責任人”的戲稱,於是“校鬧”一詞應運而生。相比而言如果說醫生拯救的是你的過去,那麼教師無疑在規劃你的未來。如果說這世上除了你的父母外還有誰真心希望把你的人生童年教育好、培養好,那無疑是你兒時的老師。然而本該是伴隨我們每個人快樂成長的教師為何卻越來越多的受到家長們、社會媒體的責難,其原因令人深思……

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教師這一職業,毋庸諱言對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社會文明的引領與傳承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我國更是把教師喻做“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與“天、地、君、親”並列,然而遺憾的是雖然社會把教師供在了神壇之上,但卻沒有給教師“神”的地位。如今教師這一古老的職業越來越受到家校矛盾激烈的衝擊……

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河南駐馬店西平縣小學四年級班主任,因為想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把班級所有孩子在校默寫古詩的成績發至家長群裡供家長了解孩子。卻被指責洩露學生的隱私遭到家長的追責,甚至威脅要告到教育局去!該教師無奈之下被逼辭職,甚至一度“跪求”各位家長!

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因曾批評某學生在校玩手機問題引起家長有怨氣,在學生高考後一班主任被被學生家長帶來的兩人毆打,致使他全身多處皮外傷和頭痛頭暈,他當時抱著的3歲女兒也受到驚嚇。

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安徽五河某學校張老師因未及時回覆微信群消息遭受家長辱罵和毆打,施暴者更是叫囂“我有資格打老師,老師沒有資格打我”,多麼囂張的言語啊!這社會是怎麼了?

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安徽省淮北市第二實驗小學的女教師張昕被學生家長帶著一幫人暴打,臉被打腫,頭髮被一縷縷拽掉,事件的起因竟是該班兩位同學打架而家長卻牽怒班主任老師。誰知想象當教師多處躲避家長,卻仍被揪出來毆打,卻尋求不到幫助時該有多麼的恐懼。

在當下不斷提倡要解放學生的個性和嚴格束縛教師的大環境下,發生的這一件件令教師難堪噩夢,令教師的“高度”一降再降,再不復從前三尺講臺上那高大的身影。

本該是伴隨我們每個人快樂成長的教師為何卻越來越多的受到家長們、社會媒體的責難,其原因令人深思……

首先,從現代社會關係來看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的人們越來越急功近利,“供與需”成了決定人們的社會交往的首要條件,也決定了一個職業與之對應的社會地位。我們常說“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教師所從事的教育註定是一個漫長而特殊的行業,它的產出是短時間所看不到、摸不到的。正因為教育的漫長性,在一切向錢看的觀念下人們漸漸的輕視了教育,加之知識無用論和拜金享樂主義的盛行,漸漸導致人們對教師職業與教師本身的一再輕視。

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其次,社會對教師的定位與教師對自身定位之間的落差。古語對教師職業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之美譽,現代更是被比作“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似乎全社會對教師的印象就應該是“安貧樂道、無私奉獻”。而在教師自身看來自己首先應該是和所有人一樣的“普通人”,也會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煩惱和處事利己的想法。在家、校交流中人們往往習慣於以最高的標準來要求教師,卻下意識地降低對自身的標準,更忽視了對教師應有的尊重。一旦發現少數教師的不當語言或行為與自己心中對完美教師的標準設定不符,社會輿論便會產生了一種落差似的的憤怒,不遺餘力地口誅筆伐。

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最後,法律法規的難落實和教育主管部門的不作為。對學生而言有諸多法律、法規如《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等來保護其合法權益,而對教師而言《教育法》、《教師法》條款中更耳熟能詳的似乎是對教師的各種限制和懲戒。一旦教師與家長產生矛盾,往往缺乏可實地操作的法律依據來保護自身;一旦家校糾紛被媒體曝光引發關注後,教育主管部門的通常做法往往是忽視教師的權益,只為迅速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地平息事態。久而久之,面對“熊孩子”的破壞紀律,教師們往往不敢管、不願管;面對少數家長的無理挑釁,教師往往是處處忍讓,而少數家長則更是有恃無恐,一句“去教育局告你”就能逼的教師產生欲“辭職”的無奈。

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我們真心希望在這個愈發浮躁的社會里,不要將暴力帶入神聖的學校,讓教育成為這社會中最後的象牙塔。因為我們每個成人都曾經從中學會了做人、學到了知識,我們的孩子也即將或正在其中接受教育,完成由懵懂到博學的蛻變。


辱師何時休,教師地位函待“提升”

教室裡可以不再有三尺的講臺,但是尊師重道的精神要在留存在全社會每個人心間,希望我們每個孩子記憶深處都留有一位“高大”老師的身影,願我們全社會都能將尊師重道落於實處,用心、用愛、用行動去洗滌這灰色的暴力,還教育一片蔚藍的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