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內容來源:2020年4月8日,騰訊產業加速器全新社群產品“畢加所”舉辦線上發佈會。


講者簡介:陸奇,奇績創壇(原YC中國)創始人兼CEO


注:筆記俠經主辦方與講者審閱,授權發佈。


一、宏觀視角下,為什麼數字化是驅動創新的歷史潮流?

在宏觀視角下,為什麼數字化驅動創新是一個大的潮流?它是由一些非常重要的結構化因素決定的。

1.科技推動世界進步

這一點毫無爭議,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清晰地表明整個世界的進步都是由通用技術能力推動的。在通用技術能力的推動下,我們歷史上有三個財富創造體系(見下圖)。


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這裡要強調一點,因為在物理世界裡只有信息和能源,所以這三個體系基本上是由信息和能源的結構決定的。

第一個體系是農業體系。它的核心是用免費的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結構非常簡單。所以,在這個體系中,人基本上只要發明簡單的工具,馴化動物、馴化植物,開發農業就可以運轉了。正是因為信息結構比較簡單,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這條曲線比較扁平。

第二個體系是工業體系。它的核心是化石能源,載體是電,而電需要設備、基建、電器、電機等的配合,所以通過電力創造財富的結構更復雜,它需要加上設備和人的技能。因此在這個體系中,我們需要大規模地培養技能。

第三個體系是數字化驅動的財富創造體系。

它是以數字化為驅動的,核心是上世紀中期我們發明了電腦,發明了通用的計算能力,我們可以通過信息獲得知識,用知識來創造新的發明,然後通過組合利用資源,更快地創造財富。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這條曲線增長的速度特別快。

大家可以觀察世界上那些市值高的企業,如果倒退二十年三十年都會是石油公司、電力公司等等。過去十年、接下來十年大的公司都是在這條藍色曲線上的。


大家都是創業者,每一個創業者一定要想清楚你所在位置,如果不在藍色曲線上,你的增長速度、創造價值的規模不會有很大的增長幅度。


2.數字化的本質

其實,所有的數字化都有6個核心要素,缺一不可。


第一,獲取信息。數字化永遠是針對某一個自然現象、某一個社會現象來獲得它的信息。


第二,表達信息,用某一種特定表達方式來表達獲得的信息。


第三,存儲信息,把表達好的信息存儲在一個物理媒體上。


第四,傳輸信息到不同的使用場景。


第五,也是最為核心的,針對某一個任務進行信息的處理。


第六,交付信息,把處理好的信息交付到某一個終端來幫助人類完成任務,獲得我們的所需。


任何數字化都需要有這6個核心要素,並且是一直需要。有了這6個核心要素之後,我們就可以看為什麼數字化有這麼強大的、持久的驅動創新的效應和重要的意義。

從本質上講,科學技術和創新都是通過我們對自然的理解,用我們的通用能力來改變自然現象,滿足人的需求。

因此,任何創新都是物理過程、化學過程、生物過程與信息過程的一個綜合。數字化就是針對人的需求和人要完成的任務獲得相應的信息,然後通過軟件和計算大規模地提高我們解決任務、滿足我們需求的能力和效益。

在沒有發明電腦之前,信息過程基本上靠人的大腦,靠紙和筆來完成;現在,我們能非常高效地完成大量人類需要解決的任務。從這點上講,軟件正在吞噬整個世界。


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


比如視頻會議,它本可以在一個禮堂、在一個大教室完成,主要任務是交流討論、達成共識,但是通過數字化方式來完成這個會議會更有效。


在視頻會議中,數字化過程包括獲取信息,主要靠攝像頭和麥克風;表達信息方面,是通過codek把視頻表達得更加有效,然後存儲在雲端;再通過移動互聯網和主幹網絡進行傳輸;最後是處理信息,比方說我們要共享文件,有各種輔助任務需要完成,這些都是通過計算、處理來完成的,最終處理好的信息會交付到終端。


這個終端要麼是電腦、要麼是手機,大家通過一個屏幕、通過一個揚聲器可以獲得信息。


大家可以看到,視頻會議本質上就是數字化提升效益的一個非常好的案例。


我們正在用數字化徹徹底底地改變世界,所以軟件吞噬世界是非常確切的,而且這個趨向一定在加速。

稍微提一下在線化,在線化是數字化的一部分,它往往在低延遲的情況下交付信息。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從數字化的本質看清楚驅動創新的動力和長遠的意義。

3.數字化的趨勢和發展規律

數字化是信息技術平臺驅動產生的發展規律,數字化的進程基本上是由大規模的計算平臺驅動的。

在歷史上,它是保持著一定的規模、一定的速度往前走的,平均每12年左右都有一代新的計算平臺出現。

任何一個計算平臺都有它統一的核心結構,包括前端獲得信息、交付信息的能力,比如說人機交互,鼠標、鍵盤、聲音、攝像頭、自然交付等;後端是計算資源、存儲、通信、規模和覆蓋空間的能力。

數字化的進程就是不斷由這些平臺推進加深的。我們分析一下歷史上已有的五代平臺,它們數字化了什麼。


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第一代平臺是從IBM開始的單板電腦,它是數字化了文檔的處理。


第二代平臺是蘋果和微軟開啟的,是通過有圖像顯示器的電腦再加上局部網絡,以及當時有的一系列新的軟件體系,包括數據庫、事務處理等綜合在一起。第二代的計算平臺,它數字化了整個企業內部的信息流通和信息管理,提高了辦公室效率。


第三代平臺是PC互聯網,它的前端是一個瀏覽器,後端是基於全球規模的光纖通信網絡,包括海底電纜,那PC互聯網數字化了什麼?


首先,它數字化了全球基於文字和圖像的信息傳播,所有以前用紙張傳播的信息都被數字化了;


其次,通過每個網站的內容、通過它的點擊、通過搜索關鍵詞,數字化了人的興趣和人的意圖。


這就是為什麼廣告本能地適合互聯網,因為有了興趣和意圖,有了商業的信息,我們可以做匹配。基於匹配,電商自然而成立,但是電商沒完成交易的完全數字化,支付在線上做,真正商品的交付都在線下做,電商只是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最後,數字化了人的社交關係,社交網站在PC互聯網誕生。同時,企業數字化的滲透更下沉,更多企業的信息處理和交流、管理可以通過網站、互聯網做更多的連接。


前三代有一個共同點:信息的獲取都是鼠標鍵盤,信息的交付都是圖像顯示器。這就意味著人在其中起著核心作用,是人把對世界的觀察用文字和圖像來數字化。


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


第四代平臺是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跟前三代有點不一樣,因為信息的交互是手指、攝像頭、定位器。數字化的範圍開始大規模的擴張,我們從數字化文字和圖像記載的信息開始轉向數字化人的日常生活(社交、出行、支付都可以掃二維碼),移動互聯網大大推廣了數字化的範圍。同時,雲服務使計算規模、計算結果的交付能力大大提升。


因此,企業數字化的深度和廣度被大規模推進了,企業數字化的程度,特別是客戶管理、CRM、整個客戶流程都是移動互聯網的結果,PC互聯網做不到。


第五代是AI+邊緣計算+5G,數字化的程度和規模將大規模提升。核心是基於技術,我們不再用手指、鼠標鍵盤輸入信息,而是用傳感器,此外,我們也不再用圖像顯示器讓人來看信息,而是直接用傳動器。


深度學習開啟了一個數字化的嶄新時代,人類的環境將被數字化和自動化,企業全方位數字化,進入工業4.0。

4.中國信息化發展、數字化未來的發展趨勢

首先,信息工業本身需要重構,因為AI是一個新的不同的計算基質(substrate),從芯片到底層軟件到操作系統再到應用,幾乎都要重新做。

其次,新的計算平臺會逐步開拓新的數字化前沿。


比方說區塊鏈本質上是數字化了信任,降低了交易成本。量子計算,可以數字化更微觀的世界,特別是化學過程和新材料,量子計算本身有很多計算的內容。還有腦機接口,它將會數字化人的大腦活動行為、思維等等,這一切都將開拓嶄新的、高價值的商業應用和社會價值。

但如何把握好數字化的進程?

數字化被大規模的計算平臺驅動的發展過程當中,它基本上有兩個現象:


① 新一代的數字化覆蓋了舊一代,或者覆蓋的情況下深度加深了。對這一類情況,在中國的創新環境、創業環境下,我們要考慮適當的補課;


② 新的數字化領域是一個後來居上、彎道超車的機會,這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數字化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向。


二、在新的格局下,數字化和科技發展加速的機會在哪裡?

首先,新冠疫情對整個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是巨大的;

其次,黑天鵝事件對歷史進程的影響非常大,整個人類歷史基本上都是小概率、高效率的事件改變的,因為黑天鵝事件可以改變兩個事情:


第一,經過黑天鵝事件,可以短時間內改變人的舊的習慣,養成新的習慣;


第二,可以在短時間裡讓社會、讓人類接受新的概念,比方說在9·11事件之前,機場安檢從沒檢查過鞋子,但9·11事件之後就變成了新的習慣。今天,金融業很多重要的原則都是經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後製定的。


由此,我們看到一些重要的加速機會。

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第一,對疫情爆發的防備能力將驅動核心科學技術的發展。

今年的疫情可以跟戰爭做類比,只不過敵人是我們看不見的病毒。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有新一代核心的能力,這些核心的能力在加速技術開發和數字化進程。

在面對這樣一個看不見的敵人時,拼的是科學技術的能力。

第二,數字化的能力,特別是數字化物理空間、數字化城市,可以在保護隱私的情況下快速地追蹤、快速地發現危險情況,在發生危險的時候,能夠快速地做好局部管理。

這兩者能力的總和,是未來任何一個國家防禦下一次瘟疫爆發的必要準備。

在商業上,會有很多機會加速數字化的進程,特別是這次看到的線上的核心服務。


比如雲計算已經是一個非常核心的能力,視頻通訊、遠程辦公等等成為支撐型的服務,會加速發展和應用。對機器人也好、自動駕駛也好,各種場景的應用也會加速,這樣的場景下,可以大規模減少病疫的傳播。同時,也會加速遠程醫療的發展和應用。

這一切是我們現在已經能夠看到的,對數字化、對科學發展和創新起到加速作用的推動器。

同時我們要引以為戒,因為人類面臨的不光是疫情的威脅,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威脅是地球暖化。在奇績創壇本期報名的創業者群體當中,已經有中國的創業者開始關注這方面的應用、技術和發展。

這裡我要強調一下,減緩地球暖化很有可能是未來十年最大的商業機會之一,因為它完全可以商業化。

廣義的財富是對人類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帶來能力,我們都願意為這方面買單。

中國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有非常好的機會。

首先,我們有非常堅實的基礎,技術、人才、資本、市場基本到位。我們有加速的前沿數字化、自動化、在線化等等。另外,中國的宏觀經濟驅動槓桿更為豐富,有城市化、消費升級、人口增加。

其次,經濟更多元化,科技與數字化可以加速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比方說只有中國可以長出一個拼多多、美團,其它國家很難長出來。

一旦一個拼多多、一個美團在中國站住腳之後,它可以去東南亞、拉丁美洲,我們的發展就會更豐富。當然我們也有國際化的機會,把我們的能力溢出,拓達到更多的國家。

三、更好地把握機會:8個字,2個維度

剛才總體分析了在宏觀的背景之下,為什麼數字化是歷史潮流,為什麼在新的格局下有很多加速的機會,我們如何更好地把握這些機會呢?

我將其歸納為判斷、決策、執行、建設8個字,可以分為做什麼和怎麼做2個維度。

1.判斷:方向和時機


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首先先講一下判斷,任何一個創新創業的機會永遠是三個方向判斷的交集:技術的趨勢、市場的趨勢和產品需求趨勢。

其次是判斷的時機,Bill Gross 說,創業公司或者一個創新公司成功有很多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時間。什麼時候進場是決定一切的因素,因為有結構化的原因。具體來說,任何一個技術驅動的產品,它都要走過這樣幾個階段:


第一波人是創新者,一些比較小眾的人,只要是新的產品,再爛他也用;


第二波人對未來有一定的看法,想找新的技術、新的產品實現他對未來的理想;


第三波人是早期應用者,但這些人比較務實,採用的條件是參考我的競爭對手、同事他們用不用。


是否使用新產品還和人的年齡、收入、地域的分佈有關,人在年輕時更開放,老了以後越來越保守。

任何一個技術性的產品都會走過這樣一個曲線,關鍵要抓住時間點,跨過鴻溝的時候是進場的最佳時機。我這裡也強調下,要找到突變到量變再到質變的機會,尤其是把握好突變帶來的加速機會。

2.決策:進和出

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判斷好方向和時機之後就必須做決策,大公司和小公司都一樣,要做進和出的決策,這個決策分五個層次。

第一,先看賽道,進入哪個賽道,賽道一定要看風口的大小、增長速度和發展規模。


第二,選好賽道之後要看公司的實力,創業公司就看創始人跟你所選的賽道是不是符合。

舉個例子,假如姚明決定不打籃球了,他如果去打羽毛球,沒有人會害怕他,但是姚明如果決定打排球,打排球的人會重視他,把他作為一個競爭對手。

你一定要判斷你這個公司是不是有這個實力,你這個創始人是不是跟這件事情相符合。

第三,看市場實力,假定姚明決定打排球,他是去中國打、法國打,還是在美國打。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機會,核心是:一定要選一個池塘,而你是裡面最大的魚。

第四,看產品是不是有差異化的能力。

第五,看團隊的執行能力是不是夠強。

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另外,判斷和決策是持續的動態過程,不是做一次就好,創新創業在早期能見度是非常低的,這裡是創業起點,目的地大致是這個方向,但是你往前走,前面是山還是橋,是坑還是水你只能看一點點,看不了那麼遠。

因此,你必須要快速迭代,不斷找信號,不斷做調整,按照新的明確的信號,朝著新的目的地進行調整。歷史上做的很大的企業基本上都是一邊摸索一邊調整。

按照前面講的判斷方向、判斷時機做動態決策,我們能看到的在中國創業創新的機會,分成C端和B端來講。

① C端

如果我要在C端創業,如何考慮未來的機會?

分析C端時有一個長期結構和原則:一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二是最近幾年在業界越來越重要的一個認知,用戶永遠不滿足。

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基於這個原則,我們可以把C端分為人群和時長。基本分類為以下幾項:

一是通訊,通訊是永遠的剛需。視頻通訊、短信通訊、實時異步通訊、微信、whatsapp等工具長期發展空間非常大。群聊,絕對不要小看,目前所有計算、體驗等基本針對單個用戶,還沒有群體計算,群聊是第一個有這樣發展空間的產品。

二是娛樂,尤其是短視頻,短視頻開啟了新一代的交互,因為它是基於攝像頭,我們以前都是基於文字和圖像。

三是社交,社交永遠有機會,不同的年齡群、不同的年代需要不同的社交產品,不同的社交工具和載體也會產生新的機會。

四是消費,零售、服務和建立大的品牌都有很大的機會。

五是出行,出行是長期的剛需,短期會有些挑戰。

六是體育健康,這會越來越重要。

七是教育和醫療,這兩項業務在中國的機會特別多,因為需求遠遠大於供給。

② B端

在B端,我也跟大家分享一個長期結構和原則:任何一個企業都需要降低成本和提高產出,這是它們永遠的剛需。具體可以分為生產端、銷售端、客戶、員工、供應鏈、資金等。

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第一,企業信息化。

對目前To B端在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情況分大B和小B,他們的需求非常不一樣。

這也跟數字化的平臺有關,第一代、第二代數字化基本針對大B,主要是大B的信息化。最早期是做OA(辦公室工作效率),後來做資源管理、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到了移動互聯網之後是客戶管理。同時,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機會還有很多在垂直領域,比如說MES是製造業的。

小B的信息化滲透率比較低,小B的剛需永遠是獲客,通過搜索引擎、臉書這樣的線上獲客對小B非常重要。

第二,企業自動化,人工智能會把企業自動化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第三,數字孿生,以後企業裡面任何一個設備都有一個數字化的模型,可以端到端的模擬、端到端的自動化、端到端的分析和預判等等。所以工業4.0是長期的數字化B端的需求,現在已經有很多創業機會了。

以上這是在供給端的B端的機會,接下來看看流通端。

第四,企業間流通,企業之間需要信息流通、資源流通、交易流通、資金流通,包括B2B交易網站、供應鏈管理、物流倉儲管理,特別是資金風險管理。

最後總結一下,我們面臨的挑戰和機會,主要是整個全球的IT工業在B端需要全站式的重構。在中國,我們有機會找到彎道超車的能力,因為我們有足夠的內需,關鍵是要有足夠的時間建立核心的生態和技術。

因為開發技術在IT工業是需要生態的,不光是技術需要時間,生態也需要時間。但是我們有足夠的內需,我們可以建立一系列核心IT的能力,數字化的進程中需要補課的地方補課,需要加速的地方加速。

3.執行:找到市場和活下去

接下來講一講該怎麼執行,企業的執行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方法。任何一個技術驅動的企業都會經歷種子期、早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一個早期創業公司只有兩件事:找到產品市場匹配和活下去。

① 如何找到產品市場匹配


隨著技術的發展,發明越來越多、想法也越來越多、技術開發越來越多、但是人只有24小時,每個用戶不可能一天到晚使用新的產品,唯一可以做的的是儘快找到市場反饋,快速迭代是唯一能找到產品市場匹配的方法。

MarcAndreessen是一個投資人,也是Netscape的創始人,他認為真正的產品市場匹配,有三個標誌:一是能夠賺到錢;二是產品供不應求;三是競爭者開始出來了。


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如何在C端和B端更好地找到產品市場匹配?

對於C端,要協調好這四大核心要素:用戶、獲客、變現、裂變。只有把這四個核心要素協調好,快速迭代才能跑通一個模式。

對於B端,要做好這兩點:


產品端,客戶滿意度是關鍵,一定要看復購率和NPS。形式與交付,產品在早期基本是解決方案,不能過早地產品化。

銷售端,要找到可行的收費模式,保證高毛利,要保證給到渠道足夠返點,很多產品都是卡在渠道上推不下去。

最關鍵的是要跑通一個盈利模式,是要全方位的產品和業務一起開發,快速迭代。


比較好的例子是ZOOM,為什麼它到40分鐘開始收費?zhe是不斷迭代和AB test測試出來的。快速迭代,找到盈利模式,是To B公司找到真正產品市場匹配最重要的關鍵。


② 活下去


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在早期,一定要活下去。任何一家公司的收入,沒到一定規模,根本沒法養活自己,所以必須要把生存的能力打造好。

打造強勁的生存能力,核心是:想清楚,只有想清楚才能溝通好,只有溝通好才能融到資,只有想清楚才能造血,特別是在艱鉅的情況下想辦法造血是非常核心的。

我還想特別強調,在疫情的情況下,情況還不明確,一定要嚴格控制財務,保持高度的警覺,把自己生存的能力提高到最強的狀態。

4.企業建設:打造能勝任的團隊組織


陸奇:新格局下的機會


任何一個企業不光要打造產品,還要打造好“團隊”這個產品。對創始人團隊來講,一定要堅持做適合自己做的事情。

① 不斷提高認知。一個企業的好壞基本上跟創始人的認知提高速度,他能夠看得遠、他有多大的見解有關。看得越遠、越有見解往往沒有競爭對手,這個很難。

② 保持強勁的長期驅動力。外在因素(如財務回報)是短期驅動力,內在因素(如使命、熱情)是長期驅動力。

③ 磨鍊溝通的能力。在公司早期,只有好的溝通才能僱到好的人、融到好的資、建立好的戰略合作關係等等。

④ 找到核心人才

。找到好的技術人才很難,找一個牛人更難。ToB行業人才特別重要,比如銷售。

⑤ 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組織管理。早期是家庭,再下面是部落,然後是村莊、城市,不同規模採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我深信中國的創業者都有非常好的機會,在未來五年、十年裡面建立一流的企業,成為一流的創業者、企業家,為整個中國的騰飛起到我們應該起的作用。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