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雙管齊下”新格局,互利共贏新篇章——中俄能源合作再上新臺階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劉書辰)產自俄羅斯的天然氣2日正式通過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進入中國,標誌著兩國又一重大能源合作項目投入運行。連同此前已經投入運營的中俄原油管道,兩國能源領域互聯互通已形成“雙管齊下”的新格局。

當前,中俄各領域合作持續深化,能源合作是中俄兩國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範圍最廣的領域。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與歐亞研究所所長劉華芹認為,中俄原油管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等戰略性大項目的相繼落地,表明雙方能源領域的務實合作不斷加深,標誌著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更加密切。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是中俄能源合作重大戰略性項目。中國境內段起自中俄邊境城市黑河,止於上海市,途經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等9個省(區、市)。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後,中國每年將從俄羅斯引進380億立方米天然氣。

“双管齐下”新格局,互利共赢新篇章——中俄能源合作再上新台阶

在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黑河首站場區,工作人員從管線旁經過。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近年來,中俄在能源領域不斷加強跨境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積極探索新型合作模式。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等重大項目先後順利投產,雙方在油氣領域的互利合作不斷開花結果。

2011年1月1日正式投用的中俄原油管道一線工程是跨國工程,起自俄羅斯斯科沃羅季諾,止於中國大慶。中俄原油管道改變了過去中國主要靠鐵路運輸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歷史,不僅輸送量大幅提高,運輸成本也大大降低。2018年1月,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正式投產。

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是全球最大的北極液化天然氣項目,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在俄羅斯實施的首個特大型能源合作項目。項目由俄羅斯諾瓦泰克公司、中石油、法國道達爾公司和中國絲路基金共同合作開發,第三條生產線已於2018年12月11日正式投產,比計劃提前一年。根據協議,在項目第二條、第三條生產線投產後,中石油將從2019年起每年進口來自這一項目的300萬噸液化天然氣。

中俄兩國在不斷鞏固現有能源合作領域的同時,正在向石油化工下游領域拓展合作,推動能源合作實現新的突破。今年10月,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與俄羅斯天然氣開採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總額近千億元的俄羅斯波羅的海化工綜合體項目總承包合同,成為全球石化領域單個合同額最大的項目。

中俄能源合作空間廣闊,潛力巨大。隨著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進入新時代,在兩國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兩國能源合作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