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名片——貢芹

封丘名片——貢芹

封丘芹菜栽培歷史悠久,當地自古有“封芹延菠”之稱,號“貢芹”,又簡稱“封芹”。據《封丘縣誌》記載:“芹菜四時均有。而春種、夏移、冬成者,嫩而無渣,為封特產,遠近馳名。”

封丘名片——貢芹


當地流傳許多關於封丘芹菜的傳說。其一:後周顯德七年,新春方至,軍報忽傳遼國入侵,名將趙匡胤奉命北上禦敵。大軍方渡黃河,軍士多感風疾,頭昏目眩,不能前行。趙匡胤令兵馬駐陳橋驛站休整,苦悶之際,親兵通報有一僧來訪,見曰:城北十里有香芹,乃靈草,可愈此疾。趙匡胤躬身稱謝,僧曰:“此乃將軍大德、百姓福祉,從此改天換日,天下定矣”。言畢,退而不見。趙匡胤稱奇,遂責人采芹數千斤,眾人分服之,果愈。次日是夜,將士擁戴,黃袍加於趙匡胤之身。自此,開創了大宋三百餘年的基業。太祖趙匡胤登基後,當年採食之芹遂成貢品,號“貢芹”,因其產自封丘,故簡稱“封芹”。後來“杯酒釋兵權”,大將石守信等人亦可年獲恩賜貢芹數百斤,故有“封隱勳臣天下貢,丘野一方雪底芹”之藏頭藏尾聯相傳。民族英雄岳飛之孫、南宋文學家岳珂在其詩《宮詞一百首》中,亦有“金花詔紙夜封芹,首錄先朝社稷臣”之句表述。

封丘名片——貢芹

清光緒帝與西太后庚子西狩自開封返京途經封丘,隨扈責令當地進貢特產以迎聖駕。封丘知縣手捧封芹覲見聖上及慈禧太后,慈禧看到將芹菜作為貢品,頓感不快,知縣見太后不悅,一時驚慌將貢芹失手跌落,封芹應聲碎為數段,慈禧見而稱奇,令御廚烹製後品嚐,入口覺得爽脆非凡,齒頰生津,神清氣爽,連聲稱佳,讚不絕口。慈禧太后迴鑾後仍念念不忘,即責令封丘知縣連年歲貢,並賜號“琉璃脆”。封丘貢芹在歷經黃河水患,數度興衰後再次名揚天下。後來開封蔬菜研究所將“琉璃脆”經過雜交改良培育出新品種,正式定名為“開封玻璃脆”。

封丘名片——貢芹

封丘芹菜因其珍稀曾作為北宋宮廷專屬貢品而譽滿九州。明清時期亦被列入御膳房貢品,清乾隆皇帝食後御筆題詞:“封芹飄香宴佳賓”。1958年,毛主席寫了《介紹一個合作社》,時任封丘縣應舉鄉合作社社長的崔喜彥應邀到毛主席家做客,崔喜彥帶了家鄉特產封丘芹菜,毛主席品嚐後大為讚賞。封丘芹菜還曾經受到胡耀邦、李先念等歷屆國家領導人的品嚐和稱讚。1993年曾在鄭州召開的全國農副產品博覽會上受到農林漁業部領導的高度讚揚;1996年被命名為“新鄉一絕”,中央電視臺、河南電視臺都曾作過專題報導。2006年1月獲得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09年12月獲2008年註冊“繼隆”商標,並於2010年3月獲得註冊證書。“封丘芹菜”於2009年12月通過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