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这一生义胆忠勇,最后却“输”在这个老头身上,确实令人深思

导读:关羽这一生义胆忠勇,最后却“输”在这个老头身上,猜猜所说的这个老头是谁?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想到可能会引来很多人对我的呵斥,乃至怒批,但是为了正确历史,区分正史与演义,我还是决定握紧戎笔,继续挖掘下去。

关羽这一生义胆忠勇,最后却“输”在这个老头身上,确实令人深思

武神关羽

关羽,对于大家的影响,可以说家喻户晓。不论是我们读三国,还是看影视剧三国演义,他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几乎无可挑剔,无法取缔。当然啦,我也由衷的敬佩。

但是历史终究是历史,演义就是演义,高大威猛的关羽,被罗贯中先生塑造的出神入化,几近于仙。这也正好呼应了现在后人对他的顶礼崇拜,以及民间口中的“武神”一称。

如果要正视历史谈关羽,我还是觉得关羽心胸窄,气度小。为什么?且听我一一说来;

关羽这一生义胆忠勇,最后却“输”在这个老头身上,确实令人深思

藐视的眼神

陈寿在《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基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明年卒,追谥刚侯。子叙,早没,无后。

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跟随着刘备那么卖力的杀敌立功打天下,被提拔一下,听听诸葛亮的语气,关羽知道了,会不高兴,刘备说:没事,我会好好劝劝他的。可以鉴得,老黄都一把年纪了,无嗣无后,拼了老命的忠诚刘备,关羽你还这么嫉妒人家,可谓属实心胸太窄也!

在这件事上,气度方面真的“输”给了这个老将黄忠,关羽义胆忠勇一生,在老黄身上找到了把柄,这也算是他人生的一个负面污点。

关羽这一生义胆忠勇,最后却“输”在这个老头身上,确实令人深思

老将黄忠

《蜀书 关张马黄赵传》记载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关羽这一生义胆忠勇,最后却“输”在这个老头身上,确实令人深思

关羽被擒


孙权最初也是比较敬重关羽,不管什么目的何图,人家好心好意的想与你联姻,孙权儿子娶你女儿。完全可以婉拒,你却倒好,直接大骂人家一顿,虎女岂配犬子,搞清楚,人家好歹也是个主公,不给别人留一点面子,确实,气度太小也!

陈寿对关羽的看法:"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

关羽这一生义胆忠勇,最后却“输”在这个老头身上,确实令人深思

三国志书籍

从陈寿的言辞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对关羽的褒贬分析的很到位,万人之敌,名不虚传,但是刚愎自用,傲视他人的秉性也着实令人反感。

回归演义,是罗贯中造就了关羽传奇之佳话,包括现在做生意的老板们,家家户户都摆着关公像,供着关二爷。贯穿历史,关羽并没有发财之欲,从曹操对他的评价来看,财贿不能动齐心,爵禄不能移其志,更能显露出来,但是为什么仍然被供奉?

关羽这一生义胆忠勇,最后却“输”在这个老头身上,确实令人深思

供关羽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相信在关公身上,确实有着值得后人敬佩的精神财富。以上是个人的观点,如若有不当之处、谬误之处,欢迎朋友指点交流!

贯穿历史,关羽并没有发财之欲,从曹操对他的评价来看,财贿不能动齐心,爵禄不能移其志,更能够显露出来,但是为什么仍然被商人所供奉?

欢迎回复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