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三個月前,我國暴發了一場兇猛異常的新冠肺炎疫情。經過舉國上下的協同奮戰,目前國內疫情已得到較好的控制。今天,高三年級的同學們終於迎來了開學的日子。宅在家中的這三個月,令每個人終生難忘。經歷了這場疫情,每個人,特別是青春少年,都會產生一種要更好地瞭解歷史,更好地規劃人生的願望。

因此,在這開學的第一課,我們想跟大家聊一聊,在數千年的文明進程中,人類是如何在與瘟疫的鬥爭中書寫歷史的。

目前,這場正在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將深刻改變今日世界,並以沉重的方式載入人類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人類不斷與疫病抗爭的歷史。而傳染病,正是微生物與人類相互作用的產物。幾千年來,瘟疫與人類社會發生過太多的糾纏。




公元前5世紀


在第二次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

古希臘雅典城邦暴發了

一場人類歷史上最早較詳細記載的大瘟疫

這場瘟疫直接導致了雅典約1/4的居民死亡

使古希臘文明遭到重創

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米希爾 《雅典鼠疫》




2世紀中期


傷寒、天花、麻疹

以及中毒性休克綜合徵等多種瘟疫

一起襲擊了安東尼統治下的羅馬帝國

整場瘟疫導致羅馬本土1/3人口死亡

總死亡人數估計高達500萬

大大動搖了羅馬帝國的根基

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居勒 《被瘟疫侵襲的羅馬城》




6世紀


世界第一次大規模鼠疫

於公元541年在埃及暴發

接著迅速傳播到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

鼠疫在拜占庭帝國流行半個世紀

奪走了帝國1/4的人口

隨後的一個多世紀裡

鼠疫沿陸海貿易

擴散到西歐與大不列顛

鼠疫所到之處,數千萬生靈塗炭

歐洲由此落入了漫漫黑暗之中

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尼古拉斯·普桑 《阿什杜德的瘟疫》




14世紀中期


鼠疫再次在中亞大暴發

並由此席捲歐亞非三洲

這次鼠疫來得更加兇猛

被人恐怖地稱為“黑死病”

黑死病在歐亞非三洲肆虐數年之久

總共奪去了上億人的生命

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彼得 《死亡的勝利》




15世紀末


隨著歐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陸

天花、霍亂、淋病等瘟疫也接踵而至

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

美洲大陸的原住民有2000多萬人

感染瘟疫後大量死亡

約100年後

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萬

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美洲大陸原住民感染瘟疫後大量死亡




19世紀


共有6次世界性的霍亂大流行

導致的死亡人數無法估量

僅僅印度

在不到100年間就死亡3800萬人

歐洲則僅1831年一年就死亡90萬人

故此

霍亂這場瘟疫被稱為“最令人害怕、

最引人注目的19世紀世界病”

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約翰·利奇 《霍亂滋生之地》




20世紀


1918年3月

正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際

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一處軍營發生流感

接著西班牙、中國、英國都發生了流感

在一年之內席捲全球

患病人數超過5億

死亡人數近4000萬

相當於一戰死亡人數的4倍

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西班牙大流感疫情中收治的病人

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戴著口罩準備參加救護活動的人員




回顧幾千年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不禁令人唏噓不已,小小的微生物——病毒造成的種種瘟疫,給人類帶來了多少苦難!但是,人類在一個又一個窮兇極惡的瘟魔面前,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奮起抗爭。

在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史上,世界各民族在長期的生存實踐中,探索、積累出不少抗擊瘟疫的辦法和經驗。

尤其是世界上唯一5000年傳承不斷的中華文明中的瑰寶——中華傳統醫藥學,在與瘟疫數千年的抗爭中,取得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成就,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發展和昌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3000多年前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已經有了“蠱”“瘧疾”“疾年”等文字。在《尚書》《山海經》和《左傳》中,都曾出現過表示瘟疫的“癘”字,說明在中國早期典籍中就已經記載了瘟疫的發生。

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甲骨文中出現“蠱”字


自西漢以來的2000多年裡,中國古代先後發生過300多次瘟疫的流行,但是由於中醫採取了各種有效的預防、治療措施,在有限的地域和一定的時間內控制了瘟疫的蔓延。

中國傳統醫學應對瘟疫的主要方法有三種:


01

東漢末年瘟疫大流行,當時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

這部書記載了大量對於治療瘟疫有效的方劑,其中很多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可靠有效的驗方,一直沿用至今。

後世的不少名醫,如明代的李時珍、清代的葉天士、晚清的吳瑭等,都是中國歷史上為治療瘟疫作出巨大貢獻的傑出醫家。

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02

第二種方法是隔離瘟疫傳染源

瘟疫有很強的傳染性,所以中國古代的醫師們面對瘟疫的侵襲,及時地採取了早發現、早隔離的預防措施。

《漢書·平帝紀》載,元始二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這說明至少從漢代開始,中醫就已經採用隔離的方法來防止瘟疫的傳播。

實踐證明,這種隔離病人的方法對於阻斷疫情蔓延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隔離病人是古代阻斷瘟疫傳播的重要手段


03

第三種方法是用免疫法來預防瘟疫

天花是一種烈性傳染病,死亡率高達25%。人類歷史上持續暴發的天花,導致的總體死亡人數遠遠超過鼠疫。

中國傳統醫學在宋代就發明了人痘接種術來預防天花,隨後亞洲其他國家和阿拉伯醫生也學會了此方法。

18世紀前後人痘接種法傳到歐洲,1796年英國人痘接種師詹納在此基礎上發明牛痘接種術,成為有效對付天花的無害疫苗。

此後各種疫苗接種方法相繼出現,有效地預防和控制了諸多瘟疫的暴發。

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人痘接種法之一:痘衣法




在人類踏入21世紀20年代的第一時刻,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驟然暴發並且迅速蔓延全球。諸多疫情嚴重國家都不得不拿出渾身解數,與之搏鬥。各國的公共衛生應急能力,乃至整個國家的組織動員能力,正在經受一場大考。

新冠病毒,是一個兇狠的人類公敵。它行蹤詭秘、狡猾刁頑,殺傷力巨大。現在看來,這場疫情已超出了生物學意義上對生命的侵害範疇,而正在對全球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等帶來全方位的重大沖擊,深刻地影響整個世界格局。

這場影響全球的疫情,呈現出的現實複雜性和歷史縱深度,有力地確證了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闡述過的一個重大判斷——“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毫無疑問,我們應該站在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認識高度上,充滿自信也充滿憂患意識,作出思考、謀劃並展開行動。

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當前,

我們既要努力鞏固國內抗疫成果,

又要盡力支持全球抗疫鬥爭,

在這場百年未有的鉅變中,

書寫中華民族的博大情懷和歷史擔當。


END


來源 | 綜合央視新聞網、中國歷史網、學習時報、解放日報等

開學第一課,和孩子們聊聊人類戰“疫”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