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梗少复发、防猝死,这几招必须学会

冠心病、心梗、心绞痛......这些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常见,说起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谁的身边都能找出几个。据统计,农村男性根据世卫组织标准化的冠心病死亡率每年增加9.2%,而城市男性为6.4%;农村女性冠心病死亡率没见增加7%,而城市女性为每年4.3%。研究中,大于80岁老年人冠心病死亡在7年内增幅超过了50%。面对如此快的死亡率增速,如此庞大的心血管患者人群未来将如何面临长期的带病生活,如何减少疾病复发、预防猝死就成为了这一人群面临的首要问题。

冠心病、心梗少复发、防猝死,这几招必须学会

找出诱发冠心病、心梗的祸根,才能有效减少复发、预防猝死。

有一部分人发生了严重的冠脉狭窄、心梗,医生要求马上进行血运重建,给患者植入支架开通堵塞血管,而遭到了患者或家属的拒绝,非要要求进行保守药物治疗,而导致患者频繁胸闷、胸痛不缓解,甚至有人因为延误治疗时机而发生死亡。

冠心病、心梗少复发、防猝死,这几招必须学会

事实上,已经有充分的循证证据表明,完全血运重建(支架)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是安全的,还能降低他们再次重复血运重建的风险。发表在全球最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的最新研究(COMPLETE研究)则为完全血运重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所有病变动脉植入心脏支架,即完全血运重建可以将心血管死亡或再发心梗的概率减小26%!

2、不良情绪

冠心病、心梗少复发、防猝死,这几招必须学会

心脏和血管对于情绪的反应最为敏感,反复、长期出现的不良情绪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例如焦虑、抑郁、恐惧、悲观等情绪者,其冠心病发病率均呈现较高趋势。许多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高度焦虑者的心绞痛发病率为低焦虑者的2.2倍;有抑郁情绪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焦虑、惊恐以及其他情绪突变都容易导致猝死。许多冠心病患者就在不良情绪的刺激下心梗、心绞痛频繁复发,甚至发生死亡。

3、过度饱食

冠心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患病后都会注意清淡饮食,但是只吃的清淡还不可以,吃的太饱也不好。若是摄入了过多的食物,为了让肠胃消化,我们身体的血液会较多的集中到我们的肠胃部位,这就会导致我们身体的冠状动脉出现供血不足,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而言极易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的状态,若是供血严重不足,甚至还会发生急性的心肌梗塞,从而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

冠心病、心梗少复发、防猝死,这几招必须学会

因此,冠心病人的饮食最好坚持少吃多餐,尤其清晨不宜饱餐。少吃是为了减轻胃部负担,避免因为胃部消化不良从而诱发冠心病的发作,而多餐是为了保证身体的营养,冠心病人对于日常的饮食尽量保证少而多样化,既能补充身体所需,同时也容易消化,还能帮助冠心病患者预防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4、用力排便

因用力排便诱发心梗、心绞痛导致冠心病复发的案例并不在少数,相声演员马季先生和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都是在上厕所的时候突然倒下的。这是由于用力的同时,会使腹压升高、交感神经的兴奋以及冠状动脉的痉挛,同时心率加快,容易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心血管的破裂,极容易造成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冠心病、心梗少复发、防猝死,这几招必须学会

对于有便秘、排便困难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您还需要首先解决排便难的问题,千万别给“马桶上的心梗”留下祸根。

5、静养或超负荷运动

发生了心梗、心绞痛,患上冠心病的患者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是觉得患上心脏相关的疾病,就不能做什么体力活动了,运动更是别提;而另一种人则认为,要多运动,赶紧把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下来给血管减减负。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过于极端了,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既要坚持锻炼,又需要严格掌握一个度。通过有效强度的运动刺激,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冠状动脉斑块,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心功能,降低疾病复发率、再住院率和死亡率。

6、自行减药或停药

部分冠心病患者感觉没有不舒服了,就自行把所有的药都停了,有的看到自己血脂正常了,就把他汀停了,结果这些患者没有多久就有不舒服到医生这里来报到了。因此,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定期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药物,方为上策。

7、不能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冠心病、心梗少复发、防猝死,这几招必须学会

发生了冠心病,有些患者一边吃着大把大把的药,一边照样抽烟喝酒、大鱼大肉,丝毫不把饮食和运动锻炼放在心上,结果疾病又复发了,自己还很纳闷儿,我一直在坚持服药啊,怎么就又发病了呢?其实,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治疗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冠心病患者认为病要养,不敢去运动,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我们鼓励冠心病患者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对冠心病是有好处的。

8、及时的家庭健康监测

很多人觉得看病是医院医生的事情,自己在家什么都做不了,从而丧失了很多发现疾病早期信号的机会。其实很多健康指标例如:血压、血糖、心电图是患者在家中就可进行自我检测,自我健康管理的,而许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据统计,2012年我国电子血压计的普及率仅为1.2%,近年来有所提升,2017年达到5%左右,而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电子血压计普及率为50%和60%。而家庭便携心电图仪就更是很多家庭都没有。同心管家Checkme Lite 掌上心脏智能管家,可自动分析45种心电异常事件,捕捉到心律失常的心电图信息,这样可以对心律失常做一个预诊和粗筛,作为心脏类疾病的早期预警,减少猝死。

冠心病、心梗少复发、防猝死,这几招必须学会

作为心血管患者来讲,家庭健康监测血压、血糖、心电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监测疾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也是发现早期危险信号的有力就医佐证,能够更全面的像医生展示全面的健康数据,更为全面准确的判断治疗用药效果,对于疾病的控制、稳定更为精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