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教室丨扭腳怎麼辦?你知道“大米”原則嘛?

運動醫學有個“大米原則(RICE)”,是專門針對急性運動損傷的處理。對於羽毛球運動中腳踝扭傷、膝蓋拉傷、肌肉拉傷同樣適用。


羽球教室丨扭腳怎麼辦?你知道“大米”原則嘛?


“大米原則”包括下面四個步驟:

第一個字母R代表rest(休息),要求運動員停止受傷部位的運動,好好休息可以促進較快的復原,也能避免持續損傷。實際情況中,很多球友比賽中途輕微扭傷也不願下場。這樣對身體產生極大損害。受傷後應該第一時間休息。


羽球教室丨扭腳怎麼辦?你知道“大米”原則嘛?

素材來自@吳堇微


第二個字母I代表 ice compress(冰敷),這個環節非常重要,冰敷袋或者冰水冰塊等置於受傷部位,受傷後48小時內,每隔2~3小時冰敷20~30分鐘,冰敷時皮膚的感覺有四個階段:冷→疼痛→灼熱→麻木,當變成麻木時就可以移開冰敷袋。


羽球教室丨扭腳怎麼辦?你知道“大米”原則嘛?


第三個字母C代表constrict(壓迫),壓迫使受傷區域的腫脹減小,可以用紗布繃帶包紮於受傷部位,如足、踝、膝、大腿等部位,來減少內部出血。(繃帶方法:起頭纏繞成條狀壓在受傷部位,然後繼續纏繞)


羽球教室丨扭腳怎麼辦?你知道“大米”原則嘛?


第四個字母E代表elevate(抬高),抬高傷部加上冰敷與壓迫,減少血液循環至傷部,避免腫脹。傷處應高於心臟部位,且儘可能在傷後24小時內一直抬高傷部。當懷疑有骨折時,應先固定在夾板後再抬高。


羽球教室丨扭腳怎麼辦?你知道“大米”原則嘛?


當然,還是希望各位球友能遠離傷病,盡情享受羽球帶來的快樂。


羽球教室丨扭腳怎麼辦?你知道“大米”原則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