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家庭孩子和一般家庭孩子的差距

作为一个已经接受完9+3+4教育的中国学生,聊中国式教育的范围太大了,因为毕竟不是所有的中国家庭的教育都是一样的,有失败的,也有成功的。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评判一个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

简单聊一下个人的经历吧。

农村人,家里也特别穷,爷爷在爸爸十二岁的时候就双目失明了,所以家里的所有农活都在爸爸的肩上。等到父亲结婚的年纪,经过家里亲戚介绍相亲认识的我妈。也不知道我妈是为什么看上我爸的,他们那个时候的感情估计就只有爱情了,因为我爸家里实在是穷的很。也有可能是我妈说的,我外公看我爸这个人勤奋老实。

结婚之后一年生了我哥然后过了几年生了我,在我有模糊记忆的小学时期,爸妈好像不是很关心我的学习,纯属放养,因为那时候完全属于他们的谋生阶段。除了农忙时间种地,其他时间卖水果卖鱼,什么生意都做。到初中好像他们也不会关心成绩怎么样,只会一心说教。“看我们干活多辛苦,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啊”等等之类的,除了这些语言攻击,其实我最讨厌的是要下地干活,炎炎夏日,顶着大太阳。总是会想爸妈为啥不是有钱人,我为什么不是有钱人的孩子。学习上父母也帮不上什么忙,只有自己顿悟了,实在顿悟不下去就是只能那样了,就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了,所以学习这件事也感觉就是自己学到饱和了,可是到中考失利,没考上重点高中之后就只能继续挖掘一下我的潜能。挖完了之后发现其实 自己还是有这个能力的。等到了高中,可能觉得能力发掘了就跑步走了,高中三年一晃过去,又没考上本科,又花了一年时间深挖自己的潜能,果然还是之前3年太堕落了。两次复读爸妈也没说什么我怎么怎么没出息,他们就是尽其所能支持我鼓励我。现在自己养活自己是没问题了,读书也不是为了赚钱吧,是为了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

作为一个女性,我也思考过以后怎么教育我的孩子,也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富裕家庭孩子和一般家庭孩子的差距

首先,要教会小孩子讲礼貌。尊重别人在这个社会是很有必要的,讲礼貌就是尊重别人的最基本的做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韩国的一个综艺《超人回来了》,是一档爸爸带孩子的育儿节目。里面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出生到四五岁大小,我感慨里面的小孩子被家长教育的很有礼貌,十分令人讨喜,跟中国的一小部分孩子有这天壤之别。读者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讲到:“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需要成为怎样的人”,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记得最清楚的事情我妈妈小时候一直教育我的很简单的第一就是不要讲脏话,第二就是看到亲戚邻居都要叫。所以我现在在家里面也是不会当着他们的面飚一些脏话,但是我会讲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在学校潜移默化的,其他同学可能会讲,偶尔“耳濡目染”自己也会讲一些,但是在家里面是不会讲的,因为那样会让我父母不舒服,在外头当然我也会克制我自己。所以以后教孩子的话更要摒弃这些陋习。

其次,要给孩子找一个兴趣爱好。纯接受学校教育生活总是会枯燥的,因为我小时候除了读书可能就是在家干农活了,我记得小学的时候,邻居家的同龄人独生子女,爸妈给报了舞蹈班,家里还有各种录音机,电子琴 ,反正是那时候我家不能给我提供的。 就特别羡慕别人,后面可能是路边上拖电子琴卖的三轮车经过,我妈给我买了电子琴,但是好像我就是图个新鲜玩了几天,可能是没有人教吧,自己那几天还是很喜欢那个琴的,拿出了我小学所有的音乐书,把我看得懂的数字乐谱都弹了个遍,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当时只会单手弹 不会多手弹,所以这个兴趣爱好是暂时搁浅了。到了大学,室友很会弹琴,能看懂五线谱的时候就感觉这差距太大了。以后有机会应该还是会去报个班学一下,弥补一下我儿时的遗憾。

最后才是书本知识吧。因为书本知识实在是有限的,《银河补习班》里头的马皓文对儿子的教育方法我十分欣赏,带着孩子到各地历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人生不仅仅是活在书本里,总有一天是要回到社会,跟常人一样上班生活。若是只拘泥于书本知识,就难免会养成过度依赖。

辅导孩子作业也应该讲方法吧,不能光靠吼,孩子不理解的话,我应该自己找办法给他扯明白来,所以在封建时期,最该读书的还是女性,谁让带孩子的是女性呢,所以我顺便批判一下重男轻女的思想。

这就是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